國內首例!她的卵巢切片冷凍3年後,16歲移回體內啟動青春期發育

2022年07月07日21:17:04 健康 1600

將卵巢切片後冷凍保存,幾年後作為「生育力電池」重新移植回體內,啟動重度地中海貧血女孩的青春期發育……這樣略顯「科幻」的情節,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得以實現。這是國內首例重度地貧兒童採用自體凍融卵巢組織移植成功誘導青春期發育,讓更多重度地貧患兒看到如同齡孩子一般正常生長發育的希望。

國內首例!她的卵巢切片冷凍3年後,16歲移回體內啟動青春期發育 - 天天要聞

團隊通過腹腔鏡為患者進行卵巢組織移植手術

摘除右側卵巢並冷凍保存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貧血疾病,在我國多見於南方地區。患者體內的珠蛋白鏈合成存在障礙,會導致血紅蛋白結構發生變異,影響正常帶氧能力,造成肝脾等功能受到損傷。重度地中海貧血患者多在嬰兒期就會夭折。

來自廣東順德的曉曉(化名),出生後就被診斷為重度β地中海貧血,從4個月大開始就要每月輸血、排鐵,以維持正常生活。長期與醫院為伴的曉曉很瘦弱,14歲時身高只有1.48米,生長發育指標明顯低於同齡人。

為了讓孩子擺脫每月輸血的生活,曉曉的父母決定放手一搏,讓曉曉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這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癒重度地貧的方法,但手術前要先進行放療和化療,對曉曉的卵巢造成「毀滅性」的損傷,破壞她的「生育力」(指女性產生卵母細胞、卵細胞並孕育胎兒的能力)和青春期發育。

怎麼辦?輾轉求醫,曉曉和父母來到中山六院,尋找保存生育力的方法。

中山六院婦產生殖新生兒科首席專家、生殖醫學中心教授梁曉燕和團隊為曉曉制定了一份「生育力保存方案」——在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前,先摘除她的右側卵巢,進行切片冷凍保存。造血幹細胞移植術成功後,再選擇合適時機把冷凍保存的卵巢組織移植回體內,讓曉曉恢復卵巢功能,啟動青春期發育。同時,手術也能取出曉曉的卵子,並在體外誘導成熟,未來有望滿足她的生育需求。

為什麼要把卵巢切片保存,而非整個保存?梁曉燕介紹,目前的技術可以將某些人體細胞、組織進行冷凍和解凍,並保留功能,但越大、越複雜的組織越不容易冷凍保存,在器官層面,目前臨床上還做不到冷凍和解凍後仍保留功能。

2019年11月,梁曉燕團隊聯合該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王德娟,摘下曉曉的右側卵巢,在主任醫師方叢及胚胎師孫鵬的操作下切為11片組織,經過嚴格的操作流程進行冷凍。同時,團隊將從卵巢脫落的24個卵子放入該中心特製的卵子營養液,最終在體外誘導成熟並冷凍保存了9個成熟卵子。

2019年12月,曉曉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後無需再通過輸血維持生命。但術後的複診評估結果也和預料中一樣——曉曉剩餘左側卵巢的功能已完全衰竭,無法分泌雌激素等,導致她的正常生長發育停滯。

用卵巢切片為青春「充電」

今年1月20日,16歲的曉曉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已近3年,她的自然青春期發育計劃是時候重啟了。

在嚴密計劃和反覆討論後,手術醫生李滿超等為曉曉移植了5片解凍的卵巢組織,整個手術僅花費1個小時。李滿超說:「含有卵子的卵泡大部分處於卵巢皮質層。我們在術中將曉曉的腹膜打開,將卵巢皮質切片『貼』到血液運行比較好的地方,相當於卵巢原位移植。卵巢皮質切片可以存活並發揮功能,替代卵巢的作用。『貼』的過程越快越好,我們花了不到10分鐘。」

梁曉燕介紹,這些卵巢皮質切片可以像「電池」一樣為曉曉提供生殖內分泌功能,替代卵巢的功能,分泌雌激素等,促進其他器官和組織發育。「女性的卵巢有700萬個基礎的生殖細胞,而一般女性一生中只會成熟約400個卵子,其他『沒有用上』的生殖細胞都會自然凋亡。所以,雖然切片上的卵子數比正常卵巢少,但仍然能保持卵巢在體內的功能。」

平均而言,一次移植可以作用4年,最長可達7年至10年。如果首次移植的卵巢皮質切片「電池」已經失效,而曉曉仍有生育的需求,則可以考慮實施第二次、第三次移植。如果成年後的曉曉希望生育孩子,也可以用此前保存的成熟卵細胞,通過試管嬰兒技術來實現。

術後5個月的複查結果顯示,曉曉的卵巢功能已開始恢復,性激素恢復到正常水平,影像學檢查發現曉曉的子宮、乳房已開始長大,證明移植的卵巢組織已存活,曉曉的青春期發育已經啟動。兩周前,曉曉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月經來潮,說明「通過卵巢皮質的生育力保存技術」獲得成功。

梁曉燕表示,卵巢組織移植技術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可用於臨床,而在國內還有待進一步推廣應用。「技術對軟硬件的要求都很高,需要非常好的團隊和實驗室條件,有穩定的凍存技術,才能服務更多有『生育力保存』需求的患者。」

【記者】鍾哲

【實習生】李艾蓮

【通訊員】簡文楊 戴希安

【作者】 鍾哲

廣東健康頭條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看東西模糊不一定是老花眼,警惕「黃斑變性」這個「致盲殺手」! - 天天要聞

看東西模糊不一定是老花眼,警惕「黃斑變性」這個「致盲殺手」!

今年70歲的肖叔叔,被確診患有老年性黃斑變性已經四五年了,如今他視力維持較為穩定,堅持注射抗VEGF鞏固治療,同時定期會到衡陽愛爾眼科醫院進行複查並調整用藥。肖叔叔回憶起幾年前自己的視力剛開始減退的時候,當時他認為只是自己的「老花眼」加重了而已,便沒有太放在心上。誰知後來視力下降的厲害,肖叔叔無論看什麼都...
第四屆「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動走進河北石家莊 - 天天要聞

第四屆「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動走進河北石家莊

「實用的科普,暖心的服務,『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動真正做到了把健康送到大家身邊。」「年紀越來越大,總擔心自己患上『三高』。通過今天專家的科普和健康諮詢,心裏有譜兒了。」「今後要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讓晚年生活更健康、更精彩!」……6月26日,由人民健康發起,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
中醫智能創新產業園落地 開啟醫藥發展新格局 - 天天要聞

中醫智能創新產業園落地 開啟醫藥發展新格局

封面新聞記者 劉雨曦6月26日,由中共成都市金牛區委、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政府、成都中醫藥大學主辦,金牛壩科技服務功能區管委會、金牛國投集團承辦的「中醫智能創新產業園」創建啟動儀式在成都中醫藥大學十二橋校區圓滿舉行。現場成立:醫藥智能大模型信創聯盟據了解,中醫智能創新產業園將圍繞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全新賽道,...
中國醫科大學60多位同等學力博士無法畢業?有學生稱或將損失近百萬元 - 天天要聞

中國醫科大學60多位同等學力博士無法畢業?有學生稱或將損失近百萬元

近日,多位中國醫科大學同等學力博士研究生髮文求助,稱該校有60多人在通過同等學力博士論文答辯後,被校方告知他們無法授予學位,需「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及發表高質量文章」,才能取得學位證。不符合要求的學生,需要簽署自動退費退學協議。6月26日,多位中國醫科大學同等學力博士研究生向新黃河記者證實,帖文情況屬實...
4種食物傷脾傷胃,想要養胃護胃多吃這幾樣 - 天天要聞

4種食物傷脾傷胃,想要養胃護胃多吃這幾樣

早餐匆忙,午餐外賣,晚上應酬......脾胃功能越來越差,脾胃作為消化系統的核心,承擔著轉化食物為營養的重要職責。然而,不當的飲食習慣往往會對脾胃造成傷害。揭露4種傷脾傷胃的食物,並推薦幾種有益於養胃護胃的食品,幫助您構建健康的飲食結構。
對眼睛好的食物,一定要吃夠! - 天天要聞

對眼睛好的食物,一定要吃夠!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給您分享專業的醫學科普知識,幫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質,感謝您的支持!現代社會,大家無論是上班還是下班,幾乎都離不開電子設備。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看手機,到了公司盯着電腦工作,晚上回家繼續刷手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