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及其團隊似乎頗為不甘。從近期的動向來看,其在美國國內進行了一系列操作,目的就是推翻大選結果,讓特朗普實現連任。而在外部,挑起戰爭或是最危險但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可能,即成為"戰時總統"。日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抵達以色列展開訪問。這看上去只是一趟普通的"出訪",但就在蓬佩奧抵達的當晚,以色列出動包括F-16和F-35戰機群,在戈蘭高地展開了一場空襲,打擊的目標是敘利亞境內的伊朗武裝力量和軍事基地。
據悉,伊朗"聖城旅"、軍事基地、導彈陣地等設施都遭到了重創,針對此次行動,以色列軍方給出的回應則是:這是對伊朗武裝"侵略"行動的一次報復。
事實上,據特朗普身邊的官員透露,總統曾在大選後打算用導彈襲擊伊朗本土核設施,但被五角大樓高層以"如果美軍突襲伊核基地,將引發不可控的武裝衝突"為由阻止。當時就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或在對外關係上盡量製造爭端,甚至是挑起戰火,然後利用"戰時總統"這一看似名正言順的理由繼續留任。而今,特朗普派遣心腹蓬佩奧去以色列訪問,然後以色列空軍當晚就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目標發起打擊,這真的只是簡單的巧合嗎?
我們知道,拜登曾在競選中表示,如果勝選並就任總統,其會考慮讓美國重回《伊核協議》,必將放棄許多對伊朗的制裁束縛,這對以色列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由此想來,特朗普上任以來就對以色列多加關照,大選的失利絲毫沒有改變以色列的忠心,其或幫助特朗普在中東製造爭端,拖延特朗普的交權時間,為大選添加更多變數。另外,以色列一直視伊朗為"眼中釘,肉中刺",此前曾放言:如果拜登政府重返《伊核協議》的話,不排除以色列將和伊朗爆發戰爭。由此看來,以色列或是想借特朗普尚在任之際,將伊朗打得服服帖帖。
對於特朗普來說,現在唯一的翻盤手段或只剩下了挑起戰火,走"戰時總統"之路,中東這個火藥桶最合適不過,能讓美國"師出有名"地以"保護盟友"為名出兵。而以色列或正好藉此機會,掃清身邊的威脅。於是乎,在未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特朗普會對伊朗出手嗎?這一點確實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