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曾經是最要好的合作夥伴,如今,OpenAI與其最重要的金融支持者微軟公司陷入了艱難的談判,雙方正就合作關係的未來展開磋商。
此次談判旨在重新定義雙方戰略聯盟的性質,同時,ChatGPT 的開發公司 OpenAI 正尋求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來開闢未來的發展道路。《金融時報》於本周末率先報道了這些高風險的談判。目前,OpenAI 正試圖將自身重組為一家公益企業,以吸引額外的數十億美元資金,推動更強大的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與已經向 OpenAI 投資超過 130 億美元的微軟進行的談判,對於這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未來至關重要。OpenAI 由一家非營利實體運營,該公司正努力平衡其 「造福人類」 的原始使命與投資者的商業需求,投資者投入了巨額資金,使 OpenAI 得以引領人工智能革命。與此同時,微軟希望確保在 2030 年的截止日期之後,仍能夠使用 OpenAI 的未來技術,這也是雙方現有合同協議中規定的內容。
本月早些時候,OpenAI 表示將放棄一項重組計劃,該計劃原本旨在分離其非營利部門和營利部門。這意味着其創始非營利實體將繼續保持對公司的整體控制權。該公司的商業部門仍將轉變為一家公益企業。這一轉變旨在滿足 OpenAI 投資者的商業需求,但仍需獲得其最大的金融支持者微軟的批准。
其中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涉及微軟將在新的公益企業中獲得的股權數量,同時,雙方在 2019 年達成的原始協議條款也將重新談判。一位消息人士告訴《金融時報》,微軟正在考慮放棄在營利實體中的部分股權,以換取在 2030 年截止日期之後對 OpenAI 開發的任何新技術的使用權。
此次談判正值 OpenAI 與微軟的關係受到密切關注之際,兩家公司的利益存在差異。近年來,OpenAI 變得更加雄心勃勃,其人工智能產品瞄準了企業客戶,同時還與微軟的競爭對手,如甲骨文公司和軟銀集團,合作開展 「星門」 項目,這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大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據報道,微軟的一位高管抨擊了 OpenAI 的不良態度,抱怨這家初創公司只希望微軟 「提供資金和計算資源,然後置身事外」。
這位未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說實話,這是一種糟糕的合作夥伴態度,顯示出傲慢。」 但他堅稱,微軟仍然希望合作取得成功,並補充說,這是一場 「艱難的談判」,但兩家公司都有信心解決細節問題。
OpenAI 已經從最初的非營利研究實驗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19 年,OpenAI 成立了營利性子公司,並告訴投資者,他們提供的任何資金都應被視為 「捐贈」,這與其非營利使命相符。
投資者最初同意了這一點,但在 2024 年 10 月 OpenAI 籌集的 66 億美元,以及今年 3 月軟銀牽頭的 400 億美元融資中,情況已有所不同。現在,OpenAI 的投資者要求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
OpenAI 決定成為一家公益企業,與競爭對手人工智能公司 Anthropic PBC 採用了相同的模式,這被認為是對繼續籌集數十億美元投資所需條件的 「高級認可」。但從純粹的非營利組織轉型引發了大量反對意見。
其中最主要的批評者之一是埃隆·馬斯克,他曾與其他九人共同創立了 OpenAI,並通過法律手段試圖阻止該初創公司的企業重組。
OpenAI 上周修改了其計劃後,馬斯克的律師馬克·托貝羅夫告訴彭博社:「這家慈善機構仍在將其資產和技術轉讓給包括山姆·奧特曼在內的私人,以謀取私利,同時將慈善機構在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方面的實際工作全部轉移到一家大型營利性公司。」
特拉華州總檢察長凱西·詹寧斯表示,她的辦公室打算審查這家初創公司的最新計劃,以確保其符合州法律,並符合 OpenAI 的 「慈善宗旨」。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多蘿西·倫德表示,OpenAI 被迫走在一條非常狹窄的道路上。她說:「當你是一家以使命為導向的公司,需要從投資者那裡獲得資金時,你就處於一個危險的境地。你希望投資者繼續開出數十億美元的支票,所以你需要讓他們滿意。」
說明:文章為牛透社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