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越來越多的視頻公布,中國第6代戰機的面紗也越來越清晰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中國第6代戰機現在看來起碼有成飛,沈飛兩款,西飛是否還有一款還為未可知。第6代戰機的定位也有待商榷,有戰鬥機說法,也有殲轟機的說法。但是總的來說,新款戰機超越第5代戰機,建立了一套新一代的標準已經非常明確。
第6代戰機標準的定義權,已經掌握在了中國人的手上。
中國第6代戰機之一「銀杏葉」
從第5代戰機的發展和列裝來看,除了美國和中國,其他國家已經事實上無法追趕新戰機研製的步伐。俄羅斯蘇57與其說是第5代戰機,不如說是特別增強版的4.8代戰機,那空缺的0.2,由於隱身造型的缺陷和雷達性能的不足,蘇57在面對真正第5代戰機時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不過,現在面對中國第6代戰機的公開,最頭疼的並不是大毛,而是美國人。而且美國人真正頭疼的並不是美國的第6代機研製問題,而是現在已經大規模量產列裝的F35項目。
F35大量外銷,也填補了美軍5代機的數量要求
美國空軍F35A 機體主要參數
在已知的過千架F35里,除了美國有更高級的F22,其他國家都是把F35作為殺手鐧使用的。同時,在美國軍隊內部各軍種里,F35A,B,C也是絕對戰鬥主力,畢竟F22有點老了,而且維護嬌貴,使用率其實並不高。這體現的也是F35項目最關切的一點,大規模生產裝備以便儘可能地降低採購成本,讓美國繼續保持戰機的先進性質量和大規模列裝的數量。按美國的理解,自己的戰機起碼要領先對手一代。
由此,當美國知道J20和J31/35項目成規模列裝的時候,F35的產量優勢還能繼續讓美國保持數量上的領先。這樣美國還能繼續仔細進行其第6代戰機所謂「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的研究(美國海軍的F/A-XX項目因要上艦面臨諸多限制,不能全面展示其技術優勢所以暫且不表)。雖然期間國會老爺們對撥款問題有所微詞,但是只要F35繼續生產銷售和交付,那麼NGAD的基本資金還是有保障的。
美國NGAD項目概念圖
好了,現在的問題來了,面對突如其來的中國第6代戰機,F35項目是否還有繼續的必要?
按良性發展邏輯,F35的產量越來越高,對應造價越來越低(實際卻因為貨幣超發通貨膨脹導致更貴,只不過比起其他項目的超支,這點根本不算什麼),生產商就能夠有利潤支持下一代戰機的研發。尤其是美國盟友很多還是典型4代機向5代機過渡階段,潛在交付量還會繼續增長。更何況F35這個大蛋糕美國各州都多少拿到了好處,雖然紛爭不斷,總體上還是賺錢的買賣。政治上來說,要爭取搖擺州的選票,幫助當地就業和經濟永遠都是一張好牌。
洛克希德-馬丁官網可查F35項目對美國各州經濟的拉動情況
F35的產量也的確在線,第1000架F35在2024年8月6日的官宣中被證實。到今年12月初的交付量已超過1080架。
F35走量的體質非常明顯
洛克希德-馬丁公布的F35生產車間一角
可是,現在中國的第6代戰機出現了。如果要是繼續大量生產F35, 不但會擠壓後面第6代機換裝的進度,還會讓美國盟友嘗到苦等多年拿到飛機已經是過時貨的酸楚。這些盟友的內心來說目標也不可能再會是F35戰機。
事實上,美國的盟友們也多少有自己的5代機夢想,如果美國F35不再是一面旗幟,那為什麼自己不能成為一面旗幟呢?畢竟中國人能行,我也行[奸笑]。
土耳其第5代戰鬥機項目-「可汗」
特別是日本,在被強迫下馬「心神」項目後,鉚足了勁放在F35項目上。如果F35已經落後了,再繼續走這個線路就會非常可笑。日本人的小心思不會活泛起來,說了美國人都不信。
F35項目全球供應商分佈
也許美國能做的只能是加快第6代戰機的研發和列裝,讓F35的生產再擠壓一點剩餘的價值,然後全力投入到第6代機的生產上。至於成本問題,從五角大樓聖誕加班來看,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另外,美國的第6代戰機要發展成怎麼樣的也不用糾結了,摸着熊貓過河是最簡單的辦法。
當年星球大戰的迴旋鏢現在兜了一圈回來,直直地打到了山姆大叔的腦門上。但是鷹醬有辦法嗎,沒辦法,有金融的甜就不可能回頭吃工業的苦。
F35已行將就木,眼見它從JSF走來,一路曲折,磕磕絆絆,最後也就在不痛不癢中完成時代的交割。
再見了肥電,最後一款美國制定標準的戰機。
F35的餘暉行將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