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嚷嚷着要給烏克蘭輸送戰略導彈,並以此威懾俄羅斯。但俄羅斯現在真正在乎的是缺乏兵源。
以俄羅斯的能力,即使是來自於美國本土的導彈都不足為慮,更不要說美國送給烏克蘭的二手貨了,俄羅斯現在最需要的是用地面部隊奪取烏克蘭領土,所以他們怕的不是導彈,而是兵源不足。
也門胡塞武裝
所以,導彈問題並不是烏克蘭的需要,而是美國繼續炒作的需要。
這場俄烏戰爭本來就是拜登政府的傑作,拜登在即將退休的時候,看來還是打算在俄烏戰場繼續把攤子搞得更爛,為繼任者特朗普的停戰決策設置障礙。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拜登的一個大動作,就是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程導彈攻擊俄羅斯。
今年以來,美國會不會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程導彈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一直是國際社會和觀察人士們討論的焦點,最先對這個消息給出答覆的,是美國的《紐約時報》,順便說一句,中國網友可能不了解,《紐約時報》在美國基本上就被稱為民主黨的機關報,但信息上還是很準確的。
果然,這個消息很快就得到了確認,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科比在2024年11月25日表示,美國已經就戰略導彈的使用問題向烏克蘭出指示——聽聽這詞彙用的,美國現在已經直接把烏克蘭當成下屬了。而烏克蘭果然也非常聽從於美國的指示,2024年11月25日,烏克蘭繼續使用導彈進攻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州長在當天表示俄羅斯的防空系統摧毀了該地區7枚防空導彈。
而對於普京來說,在某種程度上美國和烏克蘭的這波關於遠程導彈的炒作倒不足為慮,只是由梅德韋傑夫11月26日在社交媒體上做出了回應,他說美國向基輔提供戰略導彈就等於是對俄羅斯的宣戰。其實俄羅斯更關心的,是他們要持續進攻烏克蘭,現在面臨的問題還是兵力不足。
為了解決地面部隊的兵力問題,俄羅斯最近採取的最重要措施,是把也門的僱傭兵邀請到俄烏戰場上參戰,此消息最早是由英國《金融時報》在2024年11月24日報道的,其稱也門胡賽武裝所屬的僱傭兵已經到俄羅斯作戰了。
據說一個化名叫納比勒的僱傭兵對英國《金融時報》提供消息說,他們今年9月就到達莫斯科了,和他一起來到莫斯科的大約有200人,幾天後他們被發給了俄羅斯軍裝,來到了俄烏前線的一片樹林里,主要是負責建造掩體。
按照這條報道的說法,經過他們的調查,這件事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有數百名也門人在也門的一家和胡賽武裝有關的公司協助下來到俄羅斯,準備以僱傭兵身份加入俄軍,然後再到俄烏前線作戰。而這家公司是已經退休的,以前也門議員阿卜杜勒瓦利·阿卜杜·哈桑·阿爾賈布里所創立的。
與此同時,美國也門事務特使蒂姆·倫德金則發表消息說,他也獲得了情報,俄羅斯正在與胡賽武裝接觸,莫斯科打算給胡賽武裝提供可以出口的武器,主要是反艦導彈,所以他認為胡賽武裝到俄羅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你看現在西方的這幫媒體和政府官員,對於俄羅斯招募軍隊的炒作,簡直就是風聲鶴唳一驚一乍,一會兒滿世界嚷嚷朝鮮軍隊去了俄羅斯,一會兒又嚷嚷也門士兵去了俄羅斯。也許是他們特別害怕俄羅斯的作戰隊伍增加,但是我看更多的可能恐怕是他們打算以這些事情為借口,擴大對烏克蘭的軍工出口吧。
但是,如果這件事兒是真的,那麼它很大的一個意義是讓俄羅斯有了新的兵源,那就可以持續作戰了。雖然這件事兒也不確定是不是真的,但是——俄羅斯現在缺少兵源卻是可以確定的,比如在2024年11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又簽署了一個命令,宣布從2024年12月1日開始,凡是與俄羅斯國防部簽署協議入伍一年的人,可以免除1000萬盧布(約合9.5萬美元)欠款。通過這種方式招兵,所以必須看到現在兵員確實是俄羅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也門僱傭兵去了俄羅斯,確實可以援助俄羅斯。
而對於也門胡塞武裝乃至整個中東反對以色列的國家和軍事力量來說,這件事兒一個非同小可的意義在於他們的活動範圍已經擴展到了俄烏地區。
今年也門胡塞武裝襲擊以色列之所以戰果一般,主要原因還是武器裝備太差,如果也門胡塞武裝有了俄羅斯出口的高級武器,乃至中東所有伊斯蘭反對以色列的武裝都和俄羅斯達成武器貿易,那麼以色列囂張的攻勢將會被極大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