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2024年01月04日20:15:19 軍事 1628

隨着2023年悄然接近尾聲,我國與印度藏南地區的衝突已經發生了3年了,有一些關注此事的軍事愛好者對這次衝突中的現象感到了好奇。

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 天天要聞

從2020年開始,儘管中印雙方在這次衝突中,一度抵達了"車馬炮互相對峙,坦克大炮互相對峙"的程度,但雙方的實際交鋒卻仍然被局限於冷兵器上。

在時代已經逐漸進入熱兵器時代的背景下,明明有如此之多取下敵人首級的辦法,中印雙方似乎卻有意在控制着衝突的規模與強度

中印之間的戰爭衝突

事實上,這也不是我國第一次與印度在雙方邊境線的問題上爆發衝突了,只是上次衝突的時間略有些久遠。

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 天天要聞

中國和印度是鄰國,兩國的邊界線長達2000餘千米。

長期以來,按照雙方行政管轄範圍,早已形成一條傳統的習慣邊界線。在這條習慣線以北的大片領土,歷來是屬於中國。

1914年,英帝國主義為侵略西藏炮製了一條所謂「麥克馬洪線」強行將中印傳統的邊界線以北超過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英屬印度。

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 天天要聞

1951-1962年期間,剛剛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獲得獨立的印度方面則趁中國和平解放西藏之際,向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中印邊界東段地區推進,大肆侵佔我國主權領土。

且還一而再再而三地違背雙方協定內容,不斷試圖繼續在我國主權領土問題上「佔便宜」。

1962年10月20日,時任印度總理的尼赫魯公然下令要把守衛我國固有領土主權的解放軍「清除掉」,並以10多個旅的兵力,在中印邊境向我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不得不從那時開始迎戰印度軍隊的進攻,在經過1個月的激烈戰鬥後,我軍取得了自衛反擊戰的勝利

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 天天要聞

隨後,我國主動把繳獲的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全部交還印方,釋放和遣返了全部被俘的印度軍事人員,以控制衝突的進一步擴大

在那場持續1個月的戰爭中,中印雙方都相對較為克制地選擇了控制衝突規模,我軍並未調動其更多的部隊參與到戰爭中,也未調派空軍參戰,更沒有加派軍事力量發動對印度本土的打擊和進攻。

既有優勢,為何不打?

談完了之前的內容,有人自然也會提出問題——「既然印度面對中國可謂是毫無優勢,那為什麼中國不幹脆『痛快』地打一架,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麻煩?」

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 天天要聞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可以非常簡單——對印度再度開戰,於情於理不合。

別的不說,我國一直以來是堅持「和平發展」的外交理念,秉持的也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發展邏輯,即便印度軍隊大搞邊境摩擦,也一般是以擊退嚇阻為主要目的。

這也是為何我國將1962年的中印之間的武裝衝突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而非「中印戰爭」的主要原因。

外交路線的轉變,會隨之引發非常眾多的震蕩,甚至會誘發世界級的問題和危機,而且這類問題和危機往往是不可控的。

沒人能夠保證一次戰爭能在世界上產生怎樣的變動——更遑論是世界上擁有最大工業體系與能力的國家了。

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要控制衝突?

當然,在一般人對衝突的經驗和認知,往往是基於簡單的「以牙還牙,以血還血」邏輯,本着的是「你殺我,則我殺你」這樣的邏輯。

在這種敘事角度下,既然印度已經選擇了「公然進犯領土」的這條路,我軍本應採取「禮尚往來」的措施之類云云……

誠然,這種敘事角度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從歷史的角度上來說,這樣的邏輯一直都不是一條適合的「解決問題之道」。

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 天天要聞

在古典戰爭時期,由於雙方的殺傷手段有限,在衝突升級至「戰爭」後,對人力物力的消耗還沒有到達如今的水平,雙方往往會因為這樣簡單的「以牙還牙,以血還血」邏輯,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戰爭。

而隨着時間來到20世紀,被稱為「打破了戰爭歷史形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技術的進步與提升,舊有的許多戰爭邏輯與交戰規則被以機槍、塹壕、火炮等擁有更高殺傷效能的武器形成的新體系撕碎。

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 天天要聞

在這兩次衝突的失衡與升級中,人類通過技術的進步與升級,將過去尚能限制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提升到了「世界中所有人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將全世界都變成了一台被「牙還牙,血還血」邏輯下的戰爭所裹挾的血肉磨坊,將參戰雙方都折磨到筋疲力竭,最終一方兵敗滅亡,而另一方失去大量國力數十年無法恢復。

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將曾經世界工業發展的頂點——西歐變為廢墟一蹶不振。

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 天天要聞

但殺戮的武器進化的腳步並不會停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廣島長崎上空的兩朵蘑菇雲彰顯着戰爭正式進入了「原子時代」。

人類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將戰爭造成的可能後果,從「世界中所有人的戰爭」提升到了「毀滅所有聞名的戰爭」這一步。

正是察覺了這樣的可能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個世界主要國家都開始呈現出「主動降低戰爭規模,降低衝突升級可能性」的趨勢

中國為什麼總是用棍子「打」印度?因為我們有坦克、飛機和大炮 - 天天要聞

這也是為什麼說「正是因為有了飛機大炮,我們才總是用棍子『打』印度」的原因。


參考資料:

【1】央視網《外交部:中印邊境有關事態責任完全在印方》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3】中華網《中國媒體實地走訪:中印邊境反蠶食鬥爭什麼樣?》

【4】當代亞太《 對抗還是讓步?——大國崛起進程中的鷹鴿策略取捨邏輯》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英國陸軍測試德國GEREON機械人運輸車 - 天天要聞

英國陸軍測試德國GEREON機械人運輸車

礪道智庫2025年5月19日據防務博客報道,德國國防技術公司ARX Robotics向英國陸軍和英國國防部代表展示了其GEREON機械人運載系統(RCS),展示了該平台在作戰條件下的實際能力。
巴印停戰後,印度對華 「算賬」,巴鐵為何舉國謝華? - 天天要聞

巴印停戰後,印度對華 「算賬」,巴鐵為何舉國謝華?

近期,南亞地區局勢風雲變幻,印巴衝突吸引了全球目光。在這場衝突中,印度空軍發起代號為 「硃砂行動」 的跨境空襲,目標直指巴基斯坦北部山區疑似恐怖組織營地。然而,這場看似 「正義」 的行動,卻很快演變成一場讓印度顏面掃地的軍事鬧劇。
喜上加喜!印度衛星發射後失聯 - 天天要聞

喜上加喜!印度衛星發射後失聯

然而,在火箭發射之後就傳來噩耗,這顆衛星失聯了。據央視新聞、路透社等媒體消息:5月18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的 EOS-09衛星于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0:29搭載極地衛星運載火箭 從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升空。
俄外交部發言人:德總理試圖淡化對烏供應遠程武器問題 - 天天要聞

俄外交部發言人:德總理試圖淡化對烏供應遠程武器問題

當地時間5月1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就德國總理默茨有關「不計劃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的表態作出回應。她指出,此類聲明不應被輕易採信,認為其真正目的是將該話題從公眾視野中淡化。扎哈羅娃稱,表面上看,這似乎表明德國希望以和平
美國加州突發爆炸 - 天天要聞

美國加州突發爆炸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棕櫚泉市一家生育診所外17日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至少4人受傷。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認為,這是一起針對該診所的「蓄意恐怖主義行為」。據美國媒體報道,爆炸事件中的死者為案件嫌疑人。爆炸發生於當地時間11時許,棕櫚泉市中心附近的「美國生殖中心」單層建築嚴重受損。棕櫚泉市長羅恩...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當印度全國正在忙着慶祝在印巴衝突中再次「大勝」的時候,印度「領先全球」的航天事業自然也要來湊熱鬧。當地時間5月18日上午,一顆「EOS-09」雷達成像衛星」載着印度十四億人的勝利喜悅飛向了浩渺的太空,然後——飛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