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俄國防部方面已經證實,國防部副部長德米特里·布爾加科夫因工作需要,卸任目前擔任的國防部副部長一職,該職位將由米哈伊爾·米津采夫上將接任。據了解,國防部副部長主要負責俄軍的後勤管理工作,考慮到後勤是現代戰爭中的一個重要制勝因素,國防部副部長也被認為是俄軍最為重要的職位之一。考慮到被包圍的風險,俄軍決定從紅利曼撤離,在安全的地方重新構築防線。這裡需要說明一下,俄方強調的是「聯軍」,因為頓巴斯武裝也配合俄軍在作戰,「聯軍」一共應該有幾千人,這支部隊算不弱了。但可能是考慮到對手的人數更多,因為烏軍這一次是動員大批作戰人員,在奪取哈爾科夫之後繼續猛攻紅利曼的,「聯軍」意識到不是對手,不想被殲滅就只能撤離。現在俄羅斯需要考慮如何應對這種局勢,據說因為不滿俄軍的一再撤退。
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已經再次公開抨擊俄軍高層,甚至已經直接點名俄總參謀部。據環球網報道,赫爾松發生了導彈襲擊事件,烏軍發射導彈襲擊了預定目標,並直接「斬首」一名赫爾松高官,使其橫屍當場。俄媒援引赫爾松軍民行政機構方面發佈的消息,確認該機構的安全高官卡捷里尼切夫因導彈打擊而身亡。烏軍還不斷轟炸赫爾松等州的公共基礎設施,這些打擊行動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而且也導致生活在這些地區的烏克蘭人面臨生命安全風險。
雖然卡德羅夫一向強調他是「普京的步兵」,但是從他近期一再批評俄軍表現的情況來看,俄軍表現應該確實是很糟糕的,至少在烏克蘭東部戰場,俄軍已經很久沒有像之前一樣奪得勝利了,連剛剛拿到的城市,也能輕易丟失,這實在不應該。烏克蘭也無法高興太早,儘管澤連斯基早早就在宣傳烏軍旗幟飄揚的紅旗,但面對那些已經宣稱加入俄羅斯的地區,基輔要如何處理?至今為止,在俄烏衝突爆發以後,俄軍控制的地方更是各種意外,很多親俄高官都成為被襲擊的對象,而且刺殺行動也不局限於爆炸,有的人是在家裏面被殘忍殺害,有的人則是被下了毒。比如赫爾松州州長薩爾多之前就疑似被女僕下毒,他在用餐之後毒發不省人事,隨後他被輾轉送往莫斯科進行緊急搶救,最終恢復了健康,而俄方也宣布掌握了烏方人員投毒的證據。
烏軍都只是奪取了城市,卻始終沒見到俄軍的蹤影,這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俄軍擰成一股繩反撲,那麼鹿死誰手也尚未可知。這盤戰局,要從現在來定義勝敗,仍然是為時過早。自從此前烏軍發起赫爾松大反攻以來,俄軍就在各條戰線上都處於防守態勢。由於兵力不足,烏軍在北部地區接連取得勝利。在成功奪取伊久姆地區後,烏軍又繼續南下,繼續攻擊盧甘斯克州的腹地。就在烏軍進攻的同時,俄軍這邊則出現了一個較大的人事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