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流剿滅日偽殘餘勢力
「三股流戰鬥」是到東北後在肖華司令員領導下,我所指揮的第一個戰鬥。是經過周密布置、精心指揮並取得預期戰果的一次戰鬥。這次戰鬥的勝利影響很大。
1945年9月中旬,我們到達安東。此刻蘇聯紅軍已按日軍受降協定,將鐵路沿線及大城市的日本關東軍受降,繳械。城市的治安警察和偽滿洲國的所謂「國軍」,則乘混亂之際,分散成股,偽裝逃到離安東西北方面25華里的三股流一帶的大森林中匿藏起來。
特別是安奉線和安東火車站的鐵路警察,他們則化整為零,偽裝成鐵路工人、技工等;又以「妓女院」、「戰犯之家」、「日本戰死者之妻」等名目,以「美人計」的手段,引誘蘇聯紅軍中的極少數下級軍官和士兵,來迷惑蘇聯紅軍的耳目,藉以保護和掩護了日本關東軍中、少將和文職官員百餘人,校尉級軍官數百人於安東市12萬日本移民之中。當時蘇聯紅軍剛進入東北,既不了解日本軍隊的情況,也不了解我黨、我軍的情況,更不了解國民黨安東省黨部及其特務活動的情況,致使這些日、偽殘餘勢力及特務等基本上控制了安(安東)沈(瀋陽)鐵路的交通系統和部分的服務行業。
日本法西斯帝國主義分子,不甘心失敗,就利用這些隱藏下來的人員作內應,有的分散成股到山區的森林地帶潛伏下來,妄圖做白日夢,有的化裝為民等待蔣介石、國民黨軍來接管,有地準備東山再起舉行反革命暴動。總之,這些日、偽殘餘勢力,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在夢寐以求和等待適當的時機,將城市暴動和隱藏在山區的殘匪搞裡應外合,以實行其奪取安東市的反動計劃。
到1945年10月,我軍先後進到安東市,為貫徹「向北發展,向南防禦」、「搶佔東北」的方針,中央從山東、華東、華北抽調了10萬大軍,兩萬幹部到東北。其中從山東調了一批婦女幹部和青年幹部到東北參加各項工作。這些幹部大部分從膠東的黃縣、龍口上船,到達皮口、庄河一帶下船,然後再抵達安東市。這些幹部都是從各個戰場上初次進入城市的。安東市約有四五十萬居民,其中日本移民就佔全市人口的二分之一。
暗藏的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分子與國民黨特務分子勾結在一起,襲擊和槍殺我幹部,個別婦女幹部被姦汙,或被綁架、失蹤。這類事情頻頻發生,引起了東南滿分局和東南滿軍區領導的嚴重注意。領導上對發生的這些事件,進行了嚴肅認真的分析、研究,作出了指示,採取了如下措施:
一、對新到達安東的幹部和部隊進行教育,規定夜間不出駐地,白天不.單人外出,必要外出時,可三五人同行。
二、對日本居民分為五個區,採取突然搜查,對一切可疑之人,實行拘留審查,每隔三五天搜查一次;可沿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我人民的辦法,用「十家一聯」「五家一保」的形式,責令聯、保組織按時向我們報告,逾期不報者受罰等措施,這種辦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剛從外地逃進來的居民,一定要向街道報告。我們將清查的情況,及時地向駐安東市蘇軍司令講明情況,要他們心中有數,提高警了惕,以免上當受騙,被日偽特務分子鑽空子。
這些日本法西斯帝國主義分子、國民黨特務分子,還採取暗殺蘇聯紅軍軍官和士兵的手段,然後將責任嫁禍我軍,以挑撥我軍與蘇軍的關係。由於蘇軍有些下級軍官不了解情況,一時也難以聽進我軍領導同志的意見,故此也發生一些不應該發生的事故。如安東以及安沈線的一些鐵路部門,就成了日本帝國主義分子和國民黨特務分子的庇護所,他們在城市和郊區,存在不住的時候,就分散跑到山區和森林地帶與我們對抗打游擊。有的從安東市跑到三股流、九連城東面的山溝里的森林裏去躲藏。這些亡命徒,所經之處,大肆向群眾擄奪,搶劫群眾的糧食、宰殺群眾的雞、鴨、牛、羊,搶掠衣物,姦汙婦女,罪行滔天。群眾滿懷憤恨地紛紛來向我報告。
我們接到報告後,立即將那時的機關的直屬支隊,也就是現在的四十二軍三七0團,用從蘇聯紅軍處秘密要來的部分槍枝和我軍收繳城市的武器裝備起來,進行緊急訓練。經我偵察員和群眾的報告,證實確實有1000餘人帶輕機槍一挺,長短槍700餘支,在三股流一帶活動。故決定使用四個步兵營,一個重機槍連,一個迫擊炮連,分路向敵進剿,由翟毅東同志帶一個營,隱蔽於三股流的西北角,王奎先率一個營(系過路的部隊),迂迴到三股流的東北角。王子衡同志帶兩個連在三股流的西面阻敵,我帶機炮連和一個步兵連在三股流南面,待敵被迫向三股流南面的山溝森林內逃竄時,發起三面合圍,將敵聚殲于山溝之內。
估計敵受圍之後,可能向哈馬塘衝過鐵路,向九連城北面的森林裏逃竄,故我預先派黃國忠同志帶一個營,在哈馬塘鐵路以南隱蔽,控制了幾個山頭,將向東逃竄之敵,殲滅於鐵路上;決定北面先打響,則逼殘匪向山溝的森林深處,進行頑抗,我則集中炮連、輕重機槍猛打,將敵壓迫到山溝之內,予以殲滅。
行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我軍處於極有利之勢,迫擊炮、輕、重機槍一齊開火,三路猛攻,最後將殘匪壓到一個小山溝內,經5個小時的激烈戰鬥,逼迫敵人繳械投降。此戰鬥俘虜日本鬼子中將以下780餘人(內有日本軍官320餘人),繳獲輕重機槍、擲彈筒、長短槍900餘支,各種子彈50餘萬發,汽車23輛,軍用物資一部分。結束戰鬥後,我們凱旋而歸。
此戰鬥後,由肖華同志親自向蘇聯紅軍駐安東司令講明情況。據俘虜供詞:安東鐵路系統(火車站),還有五、六百餘日偽軍準備逃竄,敵人已被我所包圍,蘇軍駐安東司令少校營長格爾紐斯,了解這些情況後,才同意了由我們來解決火車站的問題。同時,他們亦同意組織部隊,協助我們解決安東到本溪湖各鐵路站,也同意我們派駐部隊接管,也繳獲了500餘支長短槍,20萬發子彈。
至此,我們控制了安東的制高點和所有的交通要道。偽裝隱藏在鐵路的日偽軍特務亦被迫向我投降。清查出偽滿洲國鐵路局長日本中將赤田勇人以下700餘人。清查出少將、大佐以下日本關東軍軍官50餘人。
此次行動,共進行大、小戰鬥七次,俘虜敵人1600餘人,斃傷敵370餘人,繳獲步、手槍3000餘支,各種子彈20餘萬發,收發報機5部,戰刀和其他軍用物資甚多,汽車20多輛。這次戰鬥的收穫,更為重要的是徹底殲滅了一個日本關東軍的十個特工隊中最強的一個隊。據俘虜交待說:「這個特工隊,組建一個師,不僅沒有問題,而且是戰鬥力最強的。只要裝備解決了,就能夠與八路軍戰鬥到底」。他們多次襲擊過蘇聯西伯利亞,取得過成功的戰鬥,得到日本關東軍總部的各種嘉獎證章,在這次戰鬥繳獲中,找到了100多個。
經過這次戰鬥,解決了蘇聯紅軍對我黨我軍的信任問題。用文件、證章來說話,用事實作證明,比一般的介紹情況強百倍。繳獲的文物中,有襲擊蘇聯的十多次之多的證章。這個特工隊的隊長,是大佐(團長)名叫左滕雄一。他戰鬥到最後,自殺而死(是俘虜口供材料)。
這次戰鬥中,繳獲了五萬分之一、二十五萬分之一、二十萬分之一的三種全東北地區包括熱河在內的軍用地圖三份。這是我解決東北戰場作戰指揮的重要工具。得到東北軍區羅榮桓政委的表揚。
進人東北初戰勝利的經驗:
一、「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毛澤東主席給我們的教導,對打仗來說更是如此,不了解敵情,沒有準確的情報,就不可能打勝仗,這是歷史的規律。這次戰鬥的勝利,就是對這一歷史規律,以更加確切的證明。蘇聯紅軍是在殲滅了日本關東軍主力,才進人南滿的,我們一進到安東市後,就着手進行調查研究。對日本關東軍是怎樣被蘇軍殲滅和接管的;對偽政權人員是怎樣處理的等等問題,逐個地進行了調查研究。
對社會各階級的情況,地主、富農和貧佃農的情況,城市中一般市民與資本家的情況,一併作了初步的調查研究。然後整理成材料,印發給部隊和新到的幹部及部隊,也發到我們新建立的縣、區級單位,對幹部、工作人員進行教育。當時,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統治時期的東北人民,過着苦難深重的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人民沒有糧食吃,以配給的橡子面充饑,冬天沒有棉衣穿,以麻袋、草袋遮身。農村山區的農民的生活,則更慘更苦。我們選好典型材料,印成教材,對從我根據地調來的幹部、戰士進行教育,提高他們的階級覺悟,激發民族仇恨。並將敵特行動通報大家,提高警惕,防止暗藏敵人的破壞。提高我黨、政、軍、民的戰鬥情緒,隨時準備打仗。以上這些工作,對部隊、幹部起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
從戰鬥中繳獲的文件看出,敵特準備分三路,擴大三個師。一路到帕岩南的步雲山,二路到帕岩北面的摩天嶺,三路到寬甸以北的賽馬集去打游擊。而後準備成立一個軍,由偽安東省長曹成宗任軍長,配合國民黨接管安東。這些材料都是日偽特務與蔣匪國民黨互相結合,互相勾結的活證據。
二、積極地解決部隊的裝備問題。武裝部隊是準備執行戰鬥任務的極為重要的措施。根據中央「搶佔東北」的指示,所有調入東北的部隊,將原有武器都留在關內的規定:「每個班帶一支槍,每連或營只帶一挺輕機槍。」因而所有部隊都搶先趕到東北後,都面臨著就地解決裝備問題的緊急任務。而我駐安東、東南滿司令部,當時主要就是肖華同志擔負著解決部隊裝備和改裝的任務,成為我出關部隊的重要基地。
當時,武器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在剿匪中收繳敵人的武器,在短短的一二個月的剿匪戰鬥中,收繳敵人的輕武器(各種槍支)五六千支(主要在鐵路系統),對裝備部隊,起了重要作用。二是搞好與蘇聯紅軍的關係,做到互通情報、互相了解、互相支援、密切配合,發揚國際主義精神。蘇聯紅軍將他們收繳日偽軍的部分武器,以秘密的方式,交給我們一些以裝備我部隊。使我軍迅速的裝備成為兵強馬壯、能打善戰的精銳的部隊。
三、在這次戰鬥中,繳獲了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三種地圖。保全東北五萬之一、二十萬分之一、二十五萬之一的地圖各一整套,成為當時東北戰場的戰略指揮的無價之寶。
繳獲到這隻套地圖之後,肖華同志非常高興地說,「老吳啊,這比飛機、大炮和金銀財寶都重要啊!甚至超過它們幾百倍。這是對東北戰場具有戰略意義的勝利品」。他放下其他日常工作,立即與我一起去察看了安東印刷廠的情況,準備立即複製。並派去保衛於部、宣傳幹部,加強了印刷廠的領導和管理。令作戰處肖劍飛同志負責指導複印,肖華同志親自寄信給大連的負責同志,要來了複製地圖用紙。地圖複印成功,解決了整個東北戰場我軍軍用地圖的問題。
羅榮桓同志從東北局到安東後,極其高興地笑着說:「你們送總部的50份地圖很重要,但要解決東北作戰指揮的大問題,還是不夠用的。」我回答說:「我們將繼續印,繼續送。」羅政委又指出:「你們將三種比例的地圖各制一套底版送東北總部,以便總部印發東北所屬各軍,供東北全軍長期作戰使用。」他並親自發電報給總部,派專人負責管理和印刷。
四、我在肖華同志的指示下,親自組織帶領直屬支隊、團、營、連幹部,察看了地形,特別是先熟悉安東市各街道,城區和郊區日本人的居住區,以及附近20餘公里,各山地森林區的地形道路情況。
依據過去作戰的經驗,我們採取邊看,邊研究,就地交待任務的方式。對街道發起突然搜查,起了很大作用,對流竄到郊外的日偽軍的剿滅,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還充分運用了在城市要控制要點、在郊區控制制高點。在日偽軍可能逃竄的方向,設埋伏等戰術。三股流山溝戰鬥中,我們事先估計到,敵人在我打擊下,可能向哈馬塘鐵路以東的森林地區逃竄,我即在此設了兩個埋伏點,以兩個連,控制了三個要點。當一股由日本軍少將率領百餘人的殘匪,竄到鐵路東時,即遭到我伏兵的猛烈打擊,我追兵趕到,很快便消滅了逃竄之敵。
五、擊傷了十惡不赦的安東偽省長曹成宗,擊斃了安東省警察局長王里明。
曹成宗外號「曹扒皮」,王里明外號「王吃人」,他們都罪行累累,殘酷地剝削和鎮壓人民群眾。設苛捐雜稅百多種,搜刮民財。不但基層群眾對他們恨之入骨,連安東市工商界的知名人士,都稱他們是日本帝國主義的孝子賢孫,是死心塌地的大特務、大漢奸。曹任偽省長期間,設有各種日本顧問十餘人。特別是軍事顧問甘野進一,對我東北人民更加殘酷。偽省長曹成宗在日、英、美銀行存有幾萬美金,控制了安東十幾家工廠,大、中、小株式會社20餘處。我們尊重群眾意見,按規定沒收了他的財產。在這次戰鬥中,將他擊傷,後被群眾處死。外號「王吃人」的偽警察局長王里明的罪行更大,在這次戰鬥中被我擊斃。群眾對他義,憤填膺,群起將他扒皮示眾,我們亦沒收了他的財產。
在這次戰鬥中,除掉了這兩個大惡霸,大振民心,大振軍心。對徹底摧毀日偽各級政權,起了極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接管安奉(安、沈)鐵路,收繳了槍枝1200餘支,子彈20多萬發的大勝利。
六、救濟城市失業工人和城市貧民,協助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宣傳我黨我軍的主張、政策,提高群眾覺悟,動員參軍,擴大部隊,提高部隊的戰鬥力,是獲得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選用苦大仇深的典型,控訴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和蔣匪、國民黨特務互相勾結的罪行,教育廣大群眾,提高群眾的階級覺悟和民族覺悟,號召群眾踴躍參軍。半個月之內,就有幾千人參加我軍,壯大和充實了我軍的戰鬥力量。
七、突擊訓練部隊(包括軍事訓練和政治訓練),亦是這戰鬥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於部隊的擴大,新成份增多,提拔的新幹部亦多,作戰條件也不同於關內。這裡是嚴寒之地,冰雪封山。根據這些實際情況,必須有針對性地進行緊急訓練,不訓練就不能馬上作戰。因此部隊必須邊擴大、邊裝備、邊進行政治訓練和軍事訓練。軍訓中先解決打槍,扔手榴彈,輕、重機槍射擊,擲彈筒,迫擊炮等武器的使用,這些都是緊急的應戰措施。政治訓練的內容是:主要是解決為誰當兵,為誰服務,為誰打仗這個帶根本性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提高了新兵的參戰信心和勇氣。在戰鬥勝利之後,又鼓舞了士氣,提高了戰士連續作戰的求戰情緒。
八、加強政治宣傳鼓動工作。
號召群眾保衛勝利,鞏固戰果,擴大勝利,要為今後解放全東北而戰。部隊雖有傷亡,但士氣飽滿。雖然氣候嚴寒,但所有從山東、華東、華北調來的幹部、戰士都很快適應了東北的嚴寒氣候。在戰場上,加強政治攻勢,對敵喊話。對敵偽軍中的一般士兵,按我軍的俘虜政策辦。對俘虜者和投降者區別對待。對投降者,經教育,釋放回家。對俘虜要進行審訊後,根據其情節,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對民憤很大的,要進行公審宣判。這樣做到既平了民憤,又鼓舞了士氣。
九、做好戰地的群眾工作。
這次戰鬥的村莊,是受盡了日偽的長期剝削、殘害的地區,人民生活很苦。特別是近半個月以來,又遭受了曹成宗(曹扒皮)、王里明(王吃人)殘酷蹂蹄。戰鬥結束後,對他們進行了救濟慰問,宣傳我黨我軍的政策、方針,號召群眾組織起來,組織自衛隊,保護自己的家園。迅速的將群眾組織起來,將收穫的戰利品和非戰物資,大量的散發給群眾。戰鬥中受傷的群眾亦給送醫院治療。對個別勾結敵人,給敵人送情報出賣人民利益的人,就地處決。經過這些工作的結果,擴大了我黨、我軍在群眾中的威信。逐步建立起黨的組織。哪裡有匪徒活動,哪裡的群眾就立即向我報告,進一步的密切了軍民關係。
十、善後工作。
對戰鬥中陣亡的烈士,開了追悼會,對傷員進行慰問。對受傷的群眾也送醫院醫治。對罪大惡極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分子和漢奸特務,進行公開審判和宣判。這對安東市和郊區人民,是一次極大、極生動的民族教育和階級教育,擴大了我軍的影響,也改變了蘇聯紅軍當時看不起我軍的情況。這對促進解決由蘇聯控制安東市及安東到本溪鐵路線上的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殘餘勢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將此情況報告給東北局、東北軍區。經過交涉以後,安東市到本溪鐵路段,由我軍接管。這樣僅安東市鐵路局,即繳獲各種槍1000餘支。清出少將以下的日本軍官百餘人,士兵兩千餘人。使我完全控制了安奉鐵路段,保證了重要交通線,暢通無阻。
此戰我軍犧牲王副連長以下23人,均追認為烈士,並召開了追悼會。傷馬副營長、張連長以下37人。對負傷人員進行了慰問。對烈士家屬寄了慰問信和優撫。肖華同志和我,多次去醫院看望傷員,給傷員同志以很大的鼓勵。馬副營長傷口痊癒之後,立即出院重返前線。給部隊很大鼓勵和影響。
綜上所述,這次戰鬥,是1945年10月中旬,在東南滿分局、東南滿軍區、肖華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直接領導下,我山東調來部隊取得的進人東北後的初戰勝利。特別是對偽安東省長曹成宗的活捉,對偽公安局長王里明的擊斃,是大得人心,大得民心的,鼓舞了軍心,鼓舞了鬥志。是穩定社會秩序,穩定物價的重大勝利。提高了我軍搶佔東北的信心,鞏固了安東戰略要地。同時也提高了我軍繼續對日偽殘餘勢力作戰的勇氣。對各階層人民起了擁護我黨我軍的重大教育作用。這是我黨我軍正確執行黨中央、毛主席的決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戰略,以及「搶佔東北」指示初戰勝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