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日報》刊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論深入學習貫徹州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

5月20日
《楚雄日報》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論深入學習貫徹州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楚雄答卷的「必答題」。州委十屆九次全會提出,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完善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交出更有溫度、更有質感的民生答卷。
就業是民生之本。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積極促進就業創業。強化制度保障,深入實施「創業楚雄」建設行動,落實「貸免扶補」「雲嶺創業貸」等扶持措施,完善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培訓+就業」就業幫扶機制,健全脫貧人口就業動態監測機制。整合服務資源,盤活閑置資產「招小商」,建設「家門口務工車間」,加強零工市場及服務站(點)建設。提升服務效能,培優特色勞務品牌,深入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百日行動」,實現就業市場供需有效對接,持續擴大就業規模。
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是每個家庭最大的願望。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公平是基礎,要加快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優化城鄉一體學校布局,加大城區學位供給,加快基礎教育集團和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示範區建設,不斷縮小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擴優提質是關鍵,要深化普通高中提質增效行動,實施名校長培養、教師全員培訓、教育科研提升「三大工程」,探索州屬優質普通高中託管縣市高中或合作辦學改革;促進職業教育提升質量,爭創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推動高等教育再上台階,支持建設一流學科,通過把優質教育資源的「蛋糕」做得更大,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
美好生活始於健康。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守護人民群眾健康。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健康楚雄,是州委對全州人民的鄭重承諾。州委全會明確提出,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醫保基金總額打包付費和drg付費方式改革,健全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持續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促進中(彝)醫藥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全州上下要狠抓落實,讓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有所「醫」靠,以全民健康推進全面小康。
社會保障關乎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擴大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積極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不斷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加強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健全促進人口增長的激勵措施。發展居家、社區、機構等多元化養老服務,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健全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實施牟定縣全國服務類社會救助改革試點,強化失能失智老人、困境留守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幫扶。以內涵不斷豐富、層次不斷提升的高質量社會保障水平,體現制度優勢,堅定製度自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以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滿意度作為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的生動實踐。

來源丨楚雄州融媒體中心

一審丨楊芬

二審丨農耀

三審丨符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