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馬士革5月20日電(記者程帥朋 冀澤 馬曉成)去年12月政局劇變後,敘利亞安全局勢仍不穩定,襲擊頻發。治理體系崩潰、經濟發展困難、宗派矛盾與外部干預難以擺脫等挑戰,讓敘利亞的和平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5月3日凌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附近地區遭到以色列空襲後升起濃煙。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里攝)
多地衝突再起
敘利亞多地近日頻遭襲擊。據敘利亞媒體5月18日報道,敘東部代爾祖爾省當天發生一起汽車炸彈襲擊事件,造成3名安全人員死亡。5月3日,敘首都大馬士革附近地區、中部哈馬省、南部德拉省等遭到以色列空襲,至少4人受傷。
這是3月13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空襲現場。新華社發(阿馬爾·薩法爾賈拉尼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齋月期間,敘利亞烽火四起。在西部,新政權安全部隊與效忠前政權的武裝人員發生大規模暴力衝突,敘利亞安全部隊與黎巴嫩軍隊短暫交火;在南部德魯茲人聚居區,安全部隊與地方武裝人員發生摩擦;在東北部地區,土耳其及其支持的「敘利亞國民軍」與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主導的「敘利亞民主力量」衝突持續。與此同時,以軍空襲了大馬士革、東部巴爾米拉、中部霍姆斯等多個地區。
3月9日,敘利亞安全部隊人員在拉塔基亞省傑卜萊的街道上巡邏。新華社發
其中,敘利亞西部沿海地區的暴力衝突尤為激烈,拉塔基亞省和塔爾圖斯省的大規模暴力衝突導致逾千人死亡。這兩個省份是敘利亞阿拉維派聚居區,是同屬這一派別的阿薩德家族發跡地和大本營,大量前政權官員和軍人出身於此。
西部地區衝突爆發後不久,敘利亞新政權與「敘利亞民主力量」領導人簽署協議,同意將該組織及其實際控制的敘東北部地區所有民事和軍事機構整合到敘利亞國家治理框架內,雙方還同意在敘利亞全境實現停火。隨後,敘利亞德魯茲派也與新政權簽署了類似的停火協議。然而,外界普遍認為,這些協議能否得到切實履行仍有待觀察,敘利亞的和平前景依然充滿變數。
公共治理薄弱
去年12月8日,「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宣布「解放大馬士革並推翻阿薩德政權」。該武裝領導人艾哈邁德·沙拉迅速組建新政權,對內動作頻頻:召開全國對話會議,制定「憲法宣言」;將過渡階段定為五年,並努力整合「敘利亞民主力量」等地方勢力。對外政策方面,新政權積極尋求地區和國際社會支持。
2月27日,人們在敘利亞大馬士革的一處市場採購。新華社發(阿馬爾·薩法爾賈拉尼攝)
然而,新華社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敘利亞普通人對生活困境和未來局勢的擔憂並沒有明顯好轉。許多民眾對新政權的施政能力缺乏信心,認為前政權的治理體系已幾乎瓦解,而新政權的公共治理架構仍處於摸索階段,其他公共機構也面臨類似困境,導致公共安全、社會治理等方面都出現權力真空。
34歲的大馬士革的士司機馬哈茂德·薩拉姆說:「現在大馬士革的狀況非常混亂,盜搶事件頻發,車輛至今無法正常登記,駕照也難以辦理。」
57歲的退休政府工作人員阿蒂夫·侯賽因則憂心忡忡地表示,解散軍隊和警察的決定帶來了嚴重後果,「現在人們習慣用武器而不是法律來解決爭端」。
4月30日,安全人員在敘利亞大馬士革西南郊區阿什拉菲耶·薩赫納亞區街頭守衛。新華社發
更令人擔憂的則是經濟困境。在大馬士革,許多人為了領取微薄的月薪,不得不在時常癱瘓的自動取款機前排隊數小時;銀行因流動性短缺,開始嚴格限制取款額度;匯率如過山車般劇烈波動,市場物價也隨之忽高忽低。
聯合國2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敘國內生產總值累計損失約8000億美元,九成人口生活在貧困中。2018年至2024年,敘利亞年均經濟增長率僅為1.3%,按此趨勢計算,需要55年才能恢復至內戰爆發前的水平。
各方角力不休
敘利亞政局劇變以來,外部勢力的影響依然凸顯:土耳其支持新政權且在敘利亞境內駐軍;以色列要求敘南部三省「徹底非軍事化」並大力拉攏德魯茲人;今年齋月以來,以色列對敘利亞軍事設施的空襲顯著升級;約旦採取行動控制約敘邊境;俄羅斯在敘利亞繼續保留駐軍;美國此前一直和歐洲盟友在敘利亞東北部駐軍,並支持「敘利亞民主力量」。
這是2024年12月10日拍攝的敘利亞大馬士革街頭。新華社發(阿馬爾·薩法爾賈拉尼攝)
3月中旬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第九次敘利亞問題會議上,敘外交部門負責人阿薩德·哈桑·希巴尼應邀出席。歐盟方面在會上明確表示,堅定支持敘利亞的統一、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強調包容性國家機構在敘未來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歐盟還承諾向敘利亞提供25億歐元(約合27億美元)援助,並暫停部分制裁措施,以加強對敘重建和政治過渡的支持。歐盟與敘利亞新政權在聯合聲明中表示,防止「伊斯蘭國」等極端或恐怖勢力在敘利亞捲土重來至關重要。
3月25日,在敘利亞德拉省西部,民眾躲避襲擊逃離家園。新華社發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牛新春認為,反恐、建立包容性政府是國際社會對敘利亞新政權的普遍期待,也是敘利亞能否真正被國際社會接納的關鍵。目前,中東和歐洲國家與敘利亞的接觸仍限於有限範圍。沙拉領導的新政權當前受到內部保守和極端勢力掣肘,在組建一個能被國際社會接受的包容性政府方面仍面臨重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