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為了儘可能減少美國政府加征關稅造成的成本激增,許多美國商家正密切關注兩個「怪異但合法」的避稅方案:保稅倉庫和海關編碼。
先說保稅倉庫。根據cnn的介紹,保稅倉庫是一種可以在不繳納關稅的情況下,給商家們暫時存放進口商品的特殊倉庫,存放期限最高是5年。
cnn稱,儘管這種倉庫通常是用於做轉口貿易,或是服務於免稅店的,但在眼下美國政府對外國商品加征高關稅的情況下,美國進口商正打算利用這樣的倉庫去規避短期內關稅以及美國政府混亂的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待情況明朗後再將貨物取出。而且取出時,商家們只需要按照最新的政策繳納關稅。
報道還提到,有提供這種保稅倉庫的美國服務商承認,在特朗普政府對多個國家加征高額關稅後,其原本在近些年已經放緩的倉儲業務最近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倉庫堆放的產品則五花八門,包括鋰電池、家電,還有跑步機等。
除了保稅倉庫,另一個正在被美國商家探索的避稅途徑,是對照「海關編碼系統」(又稱hs編碼)中關稅更低的產品類別,對部分進口產品進行材料和設計上的微調。這樣一來,一些原本需要繳納更高關稅的產品,就可以通過被認定為是其他類別的產品,實現少繳納關稅的目的。
報道舉例說,比如有的品牌運動鞋會選擇使用毛氈底而並非傳統的橡膠底,這是因為毛氈底可能能讓這種運動鞋被認定為是海關編碼中「室內拖鞋」這類產品,而這類產品通常要繳納的關稅會比其他鞋子要低一些;又比如在襯衣的腰線下加一個有拉鎖的小口袋,便可以讓這種襯衣符合海關編碼上關稅更低的另一個產品類別。
cnn還提到,美國有專門做運動服裝貿易的企業老闆表示,他有一個團隊就是專門圍繞海關編碼中關稅更低的產品,去對產品進行這種微調工作的。
不過,cnn也指出,這種操作存在的一個風險點在於,如果產品的微調不夠徹底,一旦被美國海關認定為有問題,那麼除了要補繳更高的關稅,還得繳納罰款。
耿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