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的變術真是一出接一出。這次又輪到了對華鷹派納瓦羅吃了「閉門羹」。
白宮一紙命令,這位曾揚言要讓中國"付出代價"的美國貿易顧問被踢出了即將在瑞士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隊伍。
特朗普政府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讓不少人看到了緩和中美關係的希望。可這背後,真有特朗普所謂的"誠意"嗎?
2025年5月7日,美國財長貝森特站在財政部宣布了一個震驚華盛頓政治圈的消息:
被稱為"中國死對頭"的彼得·納瓦羅將不會參與三天後在瑞士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
這位財長面對記者提問時表情嚴肅,語調平穩,彷彿這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事變動。
納瓦羅這個名字在中國政商界幾乎無人不知。
這位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不僅是"對等關稅"政策的主要制定者,還出版過多本批評中國的書籍,包括廣為人知的《致命中國》。
他曾多次公開稱中國為"經濟侵略者",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現在,就在關鍵談判前夕,這位鷹派人物被踢出了談判團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確認了談判消息,語氣冷靜而剋制:
"我們注意到美方相關表態,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
他沒有對納瓦羅被排除一事做出直接評論,只是強調中方希望美方"拿出誠意,共同尋求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
特朗普這步棋下得妙。表面看來,排除納瓦羅是對中方釋放善意,為即將到來的談判創造良好氛圍。
可細究背後,這位商人總統的算盤打得精明。
就在納瓦羅被排除的同一周,白宮悄然宣布了另一項任命:對華態度同樣強硬的戴維·珀杜將出任新一任美國駐華大使。
珀杜這個人物同樣值得警惕。
這位前商業巨頭在公開場合多次將中國描述為"美國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主張限制中國企業獲取美國技術。
在一次國會聽證會上,他甚至聲稱"每一個中國留學生都是潛在的間諜",引發廣泛爭議。
特朗普一手排除納瓦羅,一手任命珀杜,這種"兩手策略"令人不禁懷疑其真實意圖。
美方提出談判的背景也耐人尋味。
5月6日,中國與歐洲議會宣布相互取消交往限制,標誌着中歐關係進入新階段。這讓華盛頓坐不住了。
美國一直試圖構建"圍堵中國"的全球聯盟,中歐關係的改善無疑是對這一戰略的重大打擊。
美日貿易談判的不順利也給了特朗普壓力。
4月底在東京舉行的美日經濟對話幾乎無果而終,日本堅決拒絕了美方提出的汽車關稅調整方案。
面對亞太地區不斷變化的經濟政治格局,白宮不得不重新審視其對華策略。
談判前景如何?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明指出:
"特朗普政府的動作更像是一種表面姿態,實質性內容有限。在美方真正採取降低關稅等實質性行動前,不應對談判成果抱有過高期望。"
對於特朗普來說,中美貿易談判既是外交棋局,也是國內政治的一部分。
當前美國經濟面臨通脹壓力,消費者對高關稅導致的物價上漲怨聲載道。
通過展示談判"誠意",特朗普既可安撫國內民眾,又能為可能的談判失敗預先甩鍋給中方。
隨着5月10日「談判」的到來,國際社會的目光都聚焦在瑞士日內瓦。中美貿易關係能否迎來轉機,讓我們拭目以待!
信息來源:
中國外交部2025年5月7日例行記者會記錄
美國財政部2025年5月7日官方聲明(No.2025-0507-TRD)
國際貿易研究院《2025年中美貿易關係前景分析》報告(第85期)
《環球時報》2025年5月8日國際版報道
路透社2025年5月7日華盛頓專電
《金融時報》2025年5月8日"國際貿易"專欄分析文章 數據截至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