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華先鋒魯比奧自上任開始就沒停止過對華的詆毀:剛上任就竄到巴拿馬拉攏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G7外長在魯比奧的運作下G7罕見地在聯合聲明中對台灣問題說三道四,甚至刻意不提「一個中國」原則。如今又對香港指手畫腳,發佈所謂「香港政策法報告」,還制裁了6名中國官員;緊接着又跳出來對西藏事務說三道四,聲稱要替美國外交官和記者要「進藏通行證」!
難道因為其沒當國務卿時登上我國的制裁名單,被限制進入中國,就對中國的報復嗎?中方又是否會由着美方胡來呢?
近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了一份關於香港的報告,並宣布對包括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在內的6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制裁舉措具體為凍結他們在美國的全部資產,並禁止其與美國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針對美方的這一舉措,談談三點看法:
首先,此次制裁行動的 「操盤手」,直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魯比奧早就登上了中方的制裁名單,且至今未被移除。這嚴重影響到了魯比奧在特朗普政府的地位和影響力。此前特朗普派參議員戴安斯訪華,更被視為 「棄用魯比奧」 的信號,讓他在白宮的影響力一落千丈。魯比奧怎麼可能不對中國記恨在心呢?眼看自己在對華事務中被邊緣化,他急需通過製造 「反華政績」 挽回顏面。眼下魯比奧對華下禁令,很有可能就是他夾帶個人感情因素私貨的一起政治操弄。
第二,李嘉誠港口交易,因為中方反壟斷調查出手而中止。對於我國國家安全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因為它意味着美國至少在短期內無法獲取巴拿馬運河港口的經營權,從而難以對中國遠洋航運構成實質性制約。對於特朗普正在強力推進他的全球海運霸權戰略:奪取巴拿馬運河,收購全球重要港口,控制關鍵海上航道,打壓中國造船業,這無疑是一個「挫敗」。因此,美國可能尋求報復中國。鑒於李嘉誠作為香港商人的身份,以及香港政府在此事中明確表態交易必須遵循法律法規,美國遂企圖通過操控香港問題,破壞香港的繁榮與穩定,以此作為對香港特區政府的報復手段。
第三,美方老調重彈,再次提到了所謂的「香港人權問題」。而近年來,不止美國,整個美西方陣營都在炒作所謂的「中國人權問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就是個幌子,它們只是想找個試圖干涉中國內政的借口。事實上,世界上最沒有資格談人權的國家,正是美國自己。國內亂象: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壓致死,系統性種族歧視使少數族裔處底層;新冠疫情中,底層民眾無救治,富人花錢買命,貧富差距觸目。海外罪行:關塔那摩虐囚、伊拉克戰爭「洗衣粉」人權借口、敘利亞偷運石油致民生凋敝……美國每次「人權」干預,皆釀地區災難。
面對美國霸凌,中方都絕不會坐視不管。在美方公布制裁決定後,不到90分鐘,中國便迅速作出反應,香港特區政府率先表態,對美方的此舉予以嚴厲批評和強烈譴責,並明確指出其性質系企圖恐嚇維護國家安全的官員。然而,美方的此舉註定徒勞無功,中國官員對此毫不在意,將繼續忠實履行自身職責,這反而凸顯了美國霸權主義的蠻橫行徑。
香港不是任人擺弄的 「棋盤」,而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中國官員不是屈服於霸權的 「軟柿子」,而是捍衛國家利益的鋼鐵長城。一方面,鑒於近年來中美博弈日益加劇,所謂香港問題已被美國視作對華施壓的一張籌碼。有鑒於此,香港特區政府的任何官員想必都已做好應對美國政府制裁的充分準備,這種準備既涉及心理層面,也包括物質層面。因此,當香港特區官員真的遭受美國制裁時,其工作幾乎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依然能夠正常進行。另一方面,眾所周知,壓迫之處必有反抗。美國當前所展現出的霸權主義行徑,無疑將激起香港民眾的強烈反感,反而會進一步促使香港的愛國愛港力量更加團結。
同時,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16字表態:「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強烈譴責,堅決反制」。雖然郭嘉昆並沒有明說,中方會採取什麼反制措施,但結合過往經驗來看,中方可能會採取「對等反制」措施,即將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最為激進的美國官員列入「黑名單」,並凍結他們在華的資產,禁止他們與中國任何機構進行合作,他們走上魯比奧的「老路」,在特朗普政府的對華事務中坐「冷板凳」。
寫在最後:任何企圖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都必將遭受應有的懲罰!香港,永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