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海南是兩個人口小型省區。2023年末常住人口分別為729萬、1043萬。但海南近年來人口增長迅速,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時(2020年)已增加了35萬。
根據五經普結果,寧夏2023年gdp調增54億,1.0%。加上本年的增長,2024年寧夏全區gdp為5503億。
【為保證城市之間的可比性,本號仍列出各地本年初核對去年初核的名義增速。但要注意,因上年底第五次經濟普查結果出爐,對2023年度gdp進行了調整,再加上2024年各地本身的上漲,所以各地的名義增速是兩者的疊加。】
以火電、煤化工為主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寧夏經濟的主要引擎。寧東基地於2003年開始建設,立意很高,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和陝西榆林並稱「能源金三角」。2024年,寧東基地位列中國化工園區百強榜第3名(第1第2分別是寧波石化經開區和山東淄博的齊魯化學工業區),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工業增加值增長達20.6%,對寧夏全區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超65%。
分市來看,首府銀川經濟總量最高,本年已接近3000億,佔全區總量53%,其名義增速也是全省最快。而寧夏剩餘4個地市gdp都不足千億,其中石嘴山在本次五經普中被大砍一刀,gdp削去五分之一。
從人均gdp來看,排序為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固原。其中銀川、石嘴山超過1萬美元。受地理環境因素限制,區內南北差距明顯。人均最高的銀川是最低固原的2.51倍。


根據五經普結果,海南2023年gdp調增39億,0.5%。加上本年的增長,2024年海南全省gdp為7936億。
近期海南經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自貿港的建設。2024年,海南省跨境收支總額首破千億美元,同比增長24%。到2025年年底,海南自貿港將正式完成封關運作,更深入地參與到國際貿易往來和產業分工中去。
海南結合自身海洋、熱帶的地理特色,提出了「4+3」產業發展方向。「4」代表主導產業,包括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和熱帶農業。「3」代表面向未來的產業,分別是南繁種業、深海科技、商業航天。不過,因為發展起點低,偏向傳統的石油化工業目前仍占海南工業產值近一半。
海南共有4個地級市和15個省直轄縣級單位,除去性質特殊的三沙,其他3個地級市gdp總量排序為海口、儋州、三亞,且本年度三亞gdp突破1000億。人均gdp排序為儋州、三亞、海口。3市人均都在1萬美元以上(但15個縣級單位人均平均為9102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