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求生欲」:資源大國遇上現實困境,只能抱緊中國大腿?

2025年05月19日18:23:08 國際 1123

最近國際局勢有點熱鬧,俄羅斯在美歐的夾縫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求生記」。從被美國忽悠又拋棄,到在糧食市場上對中國「示好」,再到被歐盟能源制裁逼得轉向亞洲,這個資源大國的每一步,都透着無奈和現實。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俄羅斯那些藏在「友好合作」背後的真實盤算。

俄羅斯的「求生欲」:資源大國遇上現實困境,只能抱緊中國大腿? - 天天要聞

美國的「套路」:合作是假,利用是真

還記得特朗普剛上台時,美俄關係一度被傳「要破冰」。結果呢?特朗普政府就像拿俄羅斯當「工具人」——需要的時候笑臉相迎,用完就翻臉不認人。

最典型的就是稀土合作:美國一開始說「咱們一起搞」,俄羅斯剛準備投入,美國突然宣布「不玩了」,直接把俄羅斯晾在一邊。這種「彈到一半就停」的操作,說白了就是利用俄羅斯的資源和國際影響力,達成自己的短期目標,比如在其他國際事務中撈好處。等目的達到了,美國扭頭就走,留下俄羅斯在風中凌亂,說好的「戰略夥伴」呢?全成了空頭支票。


俄羅斯原本想通過和美國合作,緩解西方制裁的壓力,順便在國際上刷點存在感。結果倒好,被美國耍得團團轉,不僅啥好處沒撈到,還耽誤了和其他國家談合作的時間。這事讓俄羅斯徹底看清了:在大國博弈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美國靠不住,那就只能另尋出路了。


對中國「示好」?其實是來「求救」的

就在俄羅斯被美國坑得難受的時候,中國糧食市場的一個變化,讓俄羅斯看到了「商機」。今年四月,中國大豆進口量創下十年新低,為啥?因為中美貿易博弈,中國在調整進口策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俄羅斯一看,機會來了,趕緊跑過來跟中國說:「要不把你們的輕工設備搬到我們這兒生產,我們給你供農產品,就像賣石油那樣!」


表面上看,這是俄羅斯想和中國「深化合作」,但說白了,這其實是俄羅斯的「求生欲」在作祟。這幾年,俄羅斯經濟被制裁搞得半死不活,農業出口又被烏克蘭、美國擠壓,急需找個大市場「回血」。中國呢,正好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消費國,只要鬆鬆口,俄羅斯的小麥、大豆就能源源不斷地賣進來。

俄羅斯的「求生欲」:資源大國遇上現實困境,只能抱緊中國大腿? - 天天要聞

但問題是,合作的主動權在咱這兒——價格怎麼定、條件怎麼談,都得按中國的規矩來。俄羅斯說是「友好合作」,其實是在向中國「求助」:大哥,拉兄弟一把吧!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說明中國市場的影響力真的夠大。一顆大豆的進口量變化,就能讓俄羅斯主動上門談合作,這不就是「市場槓桿」的力量嗎?中國手裡握着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相當於握着國際談判的「王牌」,俄羅斯想緩解經濟壓力,就得跟中國好好合作。


歐盟制裁:把俄羅斯逼向亞洲的「推手」

要說對俄羅斯最狠的,還得是歐盟。最新的第17輪制裁,直接斷了俄羅斯的「財路」:一年期的能源短期合同明年不準簽,長期合同執行完也得終止。

這意味着,俄羅斯以後再也不能靠賣能源給歐洲賺大錢了。沒辦法,俄羅斯只能把目光轉向亞洲和發展中國家,比如印度。


但印度也沒那麼「單純」。以前印度買俄羅斯的烏拉爾油,現在改買庫頁島的輕質油了。為啥?因為輕質油容易煉化,印度買回去加工成汽油、柴油,再轉手賣給歐洲,賺個差價。俄羅斯呢,相當於給印度「打工」,低價賣原油,看着印度高價賺歐洲的錢。

這事兒透着無奈:俄羅斯空有豐富的能源,卻在貿易鏈里被當成「原材料供應商」,連定價權都沒多少,只能眼睜睜看着別人賺大頭。

歐盟這招「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制裁,雖然讓俄羅斯難受,但歐洲自己也不好過——能源短缺導致電價飆升,老百姓怨聲載道。現在歐洲不得不轉頭去非洲、美洲找能源,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內日子肯定不好過。而俄羅斯呢,被歐盟逼得只能「向東轉」,和中國、印度等國合作,這或許也是一種「塞翁失馬」吧。


俄羅斯的「求生欲」:資源大國遇上現實困境,只能抱緊中國大腿? - 天天要聞

中俄合作:不是「兄弟情」,而是「現實選」

說了這麼多,俄羅斯現在最靠譜的合作夥伴是誰?毫無疑問,是中國。你看,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貫通,每年能送幾百億立方米天然氣到中國,俄羅斯賺了錢,中國也有了穩定的能源供應,這叫「雙贏」。但背後的邏輯很現實:俄羅斯沒了歐洲市場,必須靠中國消化過剩的能源;中國呢,需要多元化進口渠道,減少對中東、非洲的依賴,避免被別人「卡脖子」。


有人說,俄羅斯這是「抱緊中國大腿」,其實沒錯。在美歐的雙重壓力下,俄羅斯已經沒有太多選擇了。和中國合作,不僅能賺外匯,還能在國際上找個「幫手」,一起應對美國的霸權。而中國呢,有俄羅斯這個「資源後盾」,在和美國博弈時也更有底氣。這種合作不是「兄弟情深」,而是基於各自利益的「現實選擇」。


不過,這種合作對雙方都是好事。俄羅斯有資源,中國有市場和技術,正好互補。比如俄羅斯的農產品、能源換中國的輕工產品、機械設備,各取所需。在國際政治上,兩國背靠背,美國想同時對付中俄,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大國博弈,從來都是「實力說話」

俄羅斯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國際舞台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隨時拋棄盟友;歐盟為了政治正確,不惜犧牲經濟利益;俄羅斯為了生存,只能在大國之間找平衡。而中國呢,憑藉龐大的市場和強大的製造業,成了各方都想拉攏的「關鍵玩家」。


從俄羅斯的「求生欲」到中國的「市場槓桿」,這背後都是國家實力的較量。當一個國家有了足夠的實力,別人才會尊重你、重視你,甚至不得不依賴你。俄羅斯的困境,恰恰凸顯了中國的崛起——我們不再是被動接受規則的一方,而是能主動影響全球格局的重要力量。


未來,中俄合作還會有更多故事,但無論怎麼變,有一點是肯定的: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在國際博弈中站穩腳跟。至於俄羅斯能不能真正「抱緊中國大腿」,就得看它有沒有誠意和眼光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蘇丹領導人任命伊德里斯為政府總理 - 天天要聞

蘇丹領導人任命伊德里斯為政府總理

當地時間5月19日,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布爾漢發佈命令,任命伊德里斯為總理,負責組建蘇丹新政府。伊德里斯出生於1954年8月,曾於1997年至2008年擔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2010年,伊德里斯還曾作為獨立候選人參選蘇丹
世衛組織總幹事呼籲全球團結應對衛生挑戰 - 天天要聞

世衛組織總幹事呼籲全球團結應對衛生挑戰

當地時間5月19日,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在日內瓦開幕,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開幕致辭中強調,當前全球公共衛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呼籲各國加強合作,推動衛生系統改革。譚德塞強調,疫情暴露了全球衛生體系的脆弱性,必須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提升衛生系統韌性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健康危機。譚德塞還提到,全球衛生組...
H5 | 地震來臨,哪些是正確的應急方式? - 天天要聞

H5 | 地震來臨,哪些是正確的應急方式?

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地震災害更是讓人防不勝防地震的發生難以預測但我們可以未雨綢繆學習科學的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掌握避險技能才能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和家人!本期長圖我們通過「震前」「震中」「震後」的互動式體驗場景帶領大家學習實用的地震應對方法識別下圖二維碼還可體驗配套H5小遊戲快來參與互動還可以點擊...
正式啟動!讓我們一起展開陽光「心」行動 - 天天要聞

正式啟動!讓我們一起展開陽光「心」行動

5月20日 多雲轉小到中雨 氣溫23~32℃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5月19日下午,第三屆咸寧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輔導活動在咸寧市銀桂學校報告廳舉行。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團...
這7個小國都想主動加入俄羅斯,聯合國一個也不肯承認 - 天天要聞

這7個小國都想主動加入俄羅斯,聯合國一個也不肯承認

這7個小國都想加入俄羅斯,為何聯合國一直不承認他們?一、德左共和國德左共和國是摩爾多瓦的領土,面積4163平方公里,人口90萬。德左地區40%以上的居民是俄羅斯族,70%以上的人說俄語,該地區很多人認為自己就是「俄羅斯人」,情感上親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