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2024年01月17日19:15:23 國際 1182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視察該國遠東地區時表示,雖然俄「受到全方位壓制和扼殺」,但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後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顯示,俄已超過德國成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塔斯社報道截圖

這個說法並非第一次出現。

早在去年8月,普京在主持召開俄羅斯戰略發展和國家項目委員會會議時就表示,儘管西方對俄實施了制裁,且一直在唱衰俄經濟,但是俄羅斯包括工業在內的經濟實現了穩定增長,國家預算狀況也不存在風險。

普京當時援引世界銀行發佈的相關數據強調,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俄羅斯可能在2022年就已超過德國,躋身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之列。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報道截圖

「誰還敢說俄羅斯只是個『加油站』」

對於俄方的說法,雖然一些西方輿論不無酸意地提出質疑,但也不得不承認,西方的制裁沒有對俄羅斯產生太大經濟影響。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學者亞歷山德拉·普羅科彭科近日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採訪時就提到,儘管受到美國及其盟友的制裁,但俄羅斯經濟依然保持了強勁,與許多經濟學家的預期背道而馳。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網站報道截圖

這其中,最大的笑話就是所謂的石油限價令。

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後,為了最大限度減少俄羅斯的能源收入,美西方國家從2022年底開始,對俄海運出口原油設置了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

可事與願違。

限價令並沒讓俄羅斯蒙受預想的損失。很快,俄就將受制裁影響的石油出口全部轉向友好國家。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歐洲商業新聞網:美國主導的限價行動已告失敗,幾乎沒有俄羅斯海運出口原油是以低於60美元上限的價格出售的。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近日接受採訪時說,根據俄財政部數據,2023年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收入達到約9萬億盧布(按當時匯率計算約合890多億美元),大致與俄烏衝突爆發前的2021年水平相當。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塔斯社報道截圖

西方「石油政治」的荒謬不只表現在對俄油的限價上。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等國家多次威逼利誘沙特阿拉伯等歐佩克產油國增加產油量,以平抑俄石油遭西方禁運後暴漲的國際油價。

但為維護國際石油市場穩定以及自身利益,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多次宣布減產原油。這也對俄石油出口起到了扶助作用。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總裁德米特里耶夫日前表示,「歐佩克+」石油減產協議已經給俄財政帶來了30萬億盧布的額外收入。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彭博商業新聞台網站報道截圖

穩定且豐厚的能源收入,為俄羅斯經濟向好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

俄總統普京日前表示,鑒於2022年俄羅斯經濟只收縮了1.2%,遠低於之前預測的收縮2.1%,2023年俄GDP增長率或將超過目前預測的3.5%,達到4%以上。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意大利NOVA新聞社報道截圖

與此同時,能源之外的俄羅斯經濟部門也有不俗表現。

普京近期在俄外貿銀行舉辦的投資論壇上表示,在俄羅斯2023年全年的經濟增長中,基礎性非原料部門佔比54%,貿易、餐飲等服務業佔比44%,僅有2%的增長來自採礦業。

「現在,誰還敢說俄羅斯只是一個加油站?!」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塔斯社報道截圖

「大家都在高度懷疑地看待西方體系」

反觀西方,意在「削弱俄羅斯」的加碼制裁不僅遠未取得預期效果,還讓自己陷入由制裁助長的高通脹漩渦,至今難以自拔。

特別是迄今已對俄發起12輪制裁的歐盟,更是在能源危機中成為了最大輸家。

標普全球公司最新報告顯示,去年12月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4.4,連續第18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仍明顯低於50的榮枯線。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外匯行動網」(Action Forex)報道截圖

有分析認為,歐元區經濟目前或已陷入衰退,而且看不到任何有望立即反彈的跡象。

其中,傳統上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嚴重的德國首當其衝受到「制裁迴旋鏢」的傷害。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地時間1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受高通脹、高利率和外部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2023年德國GDP比上年下降0.3%,處於衰退狀態。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英國《衛報》報道截圖

不少經濟專家分析稱,德國受能源危機的影響比其他歐洲國家更大,因為工業在德國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而且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遠高於其他歐洲國家。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莫里茨·舒拉里克指出,德國近幾十年來下了幾大「賭注」,包括押注俄羅斯天然氣將一直是德國工業的廉價能源,以及押注美國會一直確保歐洲無安全之憂。但現在看來,德國全都賭輸了。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資料圖:莫里茨·舒拉里克

對於歐洲盲目隨美起舞,俄羅斯不止一次發出警告:不要將自己的戰略自主權拱手讓人。

日前,俄總統普京會見楚科奇自治區民眾時再次強調,俄羅斯能夠自給自足,儘管受到制裁,國家經濟仍在增長;而歐盟國家卻正在經歷「困難時期」。

「事實證明他們更依賴我們,而不是我們更依賴他們」。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報道截圖

英國劍橋大學王后學院院長、國際知名經濟學家穆罕默德·埃里安日前在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指出,儘管受到高壓制裁,俄羅斯仍設法保持了對外貿易關係,並沒有因為與烏克蘭的衝突而被孤立。

「隨着西方製造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越來越多的國家決定在西方主導的秩序之外另闢蹊徑。世界各國除聽命西方之外別無選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

埃里安認為,對於西方而言,2023年是「災難性的一年」,而2024年看來也不會好。現在,「大家都在以極大的懷疑態度看待西方體系」。

「歐洲最大經濟體」易主?西方「制俄」制了誰 - 天天要聞

德國《商報》報道截圖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80後江蘇泰州泰興市女副市長秦娟擬任泰州市市直單位正職 - 天天要聞

80後江蘇泰州泰興市女副市長秦娟擬任泰州市市直單位正職

5月28日,江蘇泰州市委組織部發佈領導幹部任前公示。其中包括:秦娟,女,漢族,1983年2月生,在職研究生,碩士,無黨派人士,現任泰興市副市長、三級調研員,擬任泰州市市直單位正職。秦娟公開資料顯示,秦娟曾在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學習,畢業後進入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擔任教師,2008年12月出任泰興團市委副書...
3萬餘株野生蘭草有了新「家」 - 天天要聞

3萬餘株野生蘭草有了新「家」

運用短視頻平台直播採挖場景,售賣時使用暗語,採挖、加工、直播、發貨由專人負責,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2024年4月,湖北省隨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偵破15件非法銷售野生蘭草系列案。經查,2022年以來,該系列案犯罪嫌疑人非法銷售野生蘭草1萬餘單,涉案蘭草數量達
特朗普稱普京「在玩火」,克宮回應:俄羅斯不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稱普京「在玩火」,克宮回應:俄羅斯不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當地時間5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再次發文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他宣稱:「普京沒有意識到的是,要不是因為我,俄羅斯早就發生很多非常糟糕的事情,我的意思是非常糟糕……他正在玩火!」他沒有說明「糟糕的事情」是什麼,也沒有提出任何具體威脅。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對於特朗普的言論...
日本網民熱議:外國人上了中國的廁所,受到了「文化衝擊」 - 天天要聞

日本網民熱議:外國人上了中國的廁所,受到了「文化衝擊」

最近,日本一網民發帖吐槽了「中國廁所」。該網民曬出了某外國網民發佈在視頻平台上的短視頻,視頻中,博主稱在中國受到了「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文化衝突,文化衝擊)。他看到公共廁所里所有的單間竟然都是沒有門的,大便的時候完全可以
日本學歷貶值30年:博士批量失業、大學生無奈啃老 - 天天要聞

日本學歷貶值30年:博士批量失業、大學生無奈啃老

十年苦讀付流水,一代人的血與淚。作 者丨大南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1222萬——這一創紀錄的數字,是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數量。正在奔赴職場的他們組成了「史上最大應屆生求職潮」。與這一龐大求職群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4屆碩士及博士畢業生offer獲取率為44.4%,不僅同比下降12.3%,更是低於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