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圖卡
最近幾天,佛羅里達州的民眾心情很糟糕,美國有史以來最強的颶風之一,「伊恩」橫掃了這個地方,造成了至少100人死亡、上百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但是更加痛苦的是,倖存者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了絕望。
《華盛頓郵報》日前在一篇報道中寫道,「什麼都沒剩下,颶風伊恩只留下了情感上的創傷」;報道稱,當地多個社區被颶風摧毀,許多居民變得一無所有,沮喪和迷茫正在加劇倖存者的心理健康問題,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較為頻繁的倖存者自殺情況。事實上,有很多信息表明,颶風「伊恩」既是天災、更是人禍,由於當地政府的拖沓,轉移的指令發佈太晚,很多民眾都猝不及防;有當地媒體披露,一個少年犯管教所在颶風中損失慘重,但救援遲遲未到。
但是颶風「伊恩」也僅僅只是美國當下社會治理混亂的一個點綴。在沉寂了一個月後,美國鐵路工人總罷工的風險,又再度升高;此前美國面臨過兩次總罷工風險,白宮都在最後一刻從中斡旋,暫時平息了危機。但是美媒最新報道顯示,美國道路維護工人兄弟會(BMWED),否決了貨運鐵路公司與所有12個工會簽訂的臨時協議,這將意味着美國可能會爆發一次鐵路系統的工人總罷工。
眼下白宮、貨運鐵路公司與工會之間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斡旋期,但如果出現總罷工潮,這對美國經濟將會是一場致命打擊,屆時美國近30%的貨物運輸將陷入停滯、每天直接經濟損失將達到20億美元,而且損失還會隨着罷工時間的延續「呈幾何倍數增長」。
在美國經濟衰退風險高企的背景下,這個消息無疑會打擊市場的信心。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當天通過媒體發出警告:歐洲經濟已陷入衰退,美國也很可能陷入嚴重的衰退,現在只剩下半年左右的時間。戴蒙表示,在他看來,通脹率失控、利率上升超預期、量化緊縮政策的未知影響以及俄烏衝突,都是美國經濟的潛在風險;路透社預計,美聯儲在本財年還有兩次貨幣政策,可能還有125個基點的加息預期,這讓業內人士非常擔憂,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查爾斯·埃文斯(Charles Evans)就公開表示:美聯儲的腳步太快、太遠。
颶風、罷工、經濟衰退,這些都是美國內部存在的結構性風險,而且有的還迫在眉睫;但是白宮在幹嘛?援助烏克蘭消耗俄羅斯、制裁中國、威脅中東。
烏克蘭因為襲擊了克里米亞大橋,正在遭遇俄羅斯的猛烈報復,總統拜登很快就和澤連斯基通了電話,並且承諾將會一如既往地的予以支持,並將提供先進防空導彈系統。美國商務部也宣布了對中國芯片行業的制裁升級措施,儘管外界認為,這些制裁實際上已經無法阻止中國在芯片行業取得的進步,只會進一步傷害全球芯片產業鏈。
而在中東,「歐佩克+」的減產決定,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的表態,都被認為是狠狠打了拜登的臉,氣急敗壞的民主黨想通過國會對沙特「攤牌」: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民主黨籍參議員鮑勃·梅內德斯(Bob Menendez)威脅「將動用否決權否決一切對沙特的軍售」,並且要求白宮「立刻凍結」所有與沙特的合作項目。
在華盛頓的眼裡,烏克蘭、俄羅斯、中國、沙特,都比美國民眾的福祉更加重要;為了證明自己的霸主地位,這些政棍可以站在任何一國身邊、可以盯着任何一國的瑣事,但就是不會正眼看一眼自己的人民。
我們還能說什麼呢,這大概就是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