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是非常奇妙的,很多的事物都能讓人們大開眼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只是創造了許多風景名勝,同樣也創造出了很多的奇特生物。
屁步甲 :開火!開火!開火!
氣步甲族(Brachinoid)和屁步甲族(Paussoid)的甲蟲,可以說是昆蟲中裝備最齊全的,它們裝上了大炮……在屁股上。
這些甲蟲腹內藏着彈藥庫。左右對稱的一對小房間,每個房間又分成兩個小隔間,一個隔間里裝着名叫「對苯二酚」和「過氧化氫」的化學物質,另一個裝着酶,這些東西混合之後,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苯醌和氧氣。像搖過的可樂一樣,體積劇烈膨脹的氧氣,帶着苯醌液滴從小室里噴出來,出口是甲蟲腹部尾端的兩個小孔。
氣步甲 圖源:百度百科
這個反應相當彪悍,會生成熱到(氣步甲族噴出的苯醌,溫度達到100℃)足以燙痛手指,而且能發出人耳清晰可聞的爆炸聲。
苯醌有毒,不僅能有效地驅逐昆蟲,人類也覺得它惡臭難聞,這一發炮打出去,再嘴饞的動物也倒胃口了。在英語里,這些小怪物被稱作「炮手甲蟲(Bombardier Beetle)」,不過,中文名字就沒那麼炫酷了,放屁蟲。
中文對於放屁蟲最出名的描寫來自魯迅:「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斑蝥是芫菁科的成員,放屁蟲則是步甲科。斑蝥並不會射炮,先生張冠李戴了。
昆蟲學家托馬斯· 艾斯納(Thomas Eisner)熱愛調戲毒蟲。為研究屁步甲的化學武器,他捉來甲蟲,用一滴蠟粘住,用小鑷子夾它的腿,逼迫它開炮反擊。這些炮手會瞄準,夾後面的腿,苯醌溶液噴往後面,夾前面,就噴到前面,雖然炮口是長在接近肛門的位置。
氣步甲族靠轉動腹部的尖兒來調節發炮位置,屁步甲族另有一套簡單而巧妙的辦法。學名為Metrius contractus的屁步甲,鞘翅(外層的硬翅膀)邊緣上有一條溝,開炮之後,苯醌溶液會順着溝朝前流去,在身體前端發生劇烈的反應,像啤酒一樣,飛沫噴濺。流動的物體會脫離水流(或氣流),貼着一個凸出的物體流動,叫做康達效應(Coanda Effect)。我們都很熟悉這個煩人的現象:倒湯倒水的時候,總會有幾滴沾在碗上,順着碗的外壁朝下流,流出一道長線。
如果要往後開炮,甲蟲把腹部往下壓,讓「炮口」脫離那兩條溝,苯醌溶液直接流到屁股後面。至於往左右噴,只要選用左側或右側的彈藥室就可以了。
Metrius contractus屬於比較原始的炮手,其他的屁步甲,鞘翅上突出成兩條棱,棱的上面才是溝,這樣,順溝流淌的「彈藥」可以從翅膀上飛濺出來,越過甲蟲的頭直噴向前,變成真正的毒炮。
角蜥 :對汪星人的惡意
荒木飛呂彥的漫畫《JOJO的奇妙冒險》,裏面的大反派迪奧,擁有把體液從眼睛裏射出的能力,其破壞力有如利箭。
角蜥(Phrynosoma屬)也把眼睛變成了奇門武器。它生活在美洲的沙漠中,長相丑怪:身體又圓又扁,彷彿比目魚,頭、背和尾巴上長滿了尖刺,這又有點像恐龍,有些角蜥還有鮮明的花紋。
角蜥 圖源:百度百科
如果犬科的捕食者,例如敏狐(學名Vulpes macrotis)或者郊狼(學名Canis latrans)來招惹它,角蜥會從眼睛射出血來,遠及1. 5米。如果人或者別的食肉動物嚇它,它很少會玩這一招。演化君創造這一招,可能就是專門為了對付汪星人。
蜥蜴脖子里的大靜脈,周圍包裹着肌肉,角蜥可以通過收縮肌肉,把靜脈堵住。幾乎所有從腦袋流過的靜脈血,都要經過這些大靜脈,血液的通路堵上了,許多血積在腦子裡流不出,血壓大大升高。藉助這股力量,血液衝破眼瞼上的靜脈,鮮紅的、細細的血柱,激射而出。
除了外觀中二感滿載,這一招還附帶化學殺傷效果。雖然我們對角蜥體內的化學物質所知甚少,韋德· C. 舍布魯克(Wade C. Sherbrooke)和J. 拉塞爾· 曼森(J. Russell Mason)曾用郊狼和角蜥做了實驗。把角蜥血用針管射到郊狼臉上,可憐的汪星人就表現出痛苦的樣子,伸出舌頭舔嘴,嘴一張一閉,使勁搖頭。用別的蜥蜴血不會有這種效果。
如果吃下死的角蜥,郊狼會嘔吐,雖然有時它會吐了、吃下去、吐了、再吃下去循環多次(好像很捨不得),但最後總會剩下一些殘骸。顯然,角蜥體內含有讓它厭惡的物質。
槍蝦 :鏗鏘有聲的真漢子
生活在溫暖淺海里的鼓蝦屬(Alpheus spp.)與合鼓蝦屬(Synalpheus spp.),外貌上最大的特點是,有一邊的鉗子特別壯碩(隨機左手或右手),另一邊是正常的大小。
鼓蝦 圖源:百度百科
它們的英文俗稱是手槍蝦(Pistol Shrimp)。手槍蝦鉗子上的「手指」有一個凸起,而蝦鉗上又有一個凹陷,用力合上鉗子,凸起和凹陷碰在一起,就會發出「噼噼啪啪」的巨響(聽起來有點像乾柴在火中燒爆的聲音)。手槍蝦把蝦鉗合上,僅需0.6毫秒(1毫秒=10–3秒),如果錶針的旋轉能像手槍蝦的全速那麼快,在1秒內可以轉過550圈。
蝦鉗上的凸起塞進凹陷之中,這個搗米一樣的動作,會把原先在凹陷中的水「擠」出來。水流的速度可達25米/秒,流動的東西速度越高,壓力越小,而壓力小,會使液體的沸點降低。這些中學物理課的知識點湊到一起,產生了意想不到之效力。蝦鉗中間,壓力極低的水氣化了,出現了氣泡,這叫做空穴(Cavitation)。氣泡很快爆開,產生巨響。在一米外,這聲音可以達到210分貝,以至於曾被當成是地殼活動。
手槍蝦靠着這一把手槍打天下,可以擊暈小魚小蝦當飯,可以嚇退敵人,如果離開遠一點,不至於彼此中槍,還可以靠着槍聲跟同類交流。
鼓蝦 圖源:百度百科
這還不是全部。手槍蝦的聲波穿過氣泡時,會產生閃光。雖然肉眼看不到,但發光時的力量不可輕視,氣泡內有巨大的壓力和5000開爾文(但開爾文是從絕對零度算起的,所以開爾文溫度數值–273. 15=攝氏溫度數值)的溫度,稱為聲致發光(Sonoluminescence)。這閃光產生的原理,我們尚不清楚。
有科學家認為,利用人工製造的聲致發光(當然,比槍蝦強力許多)的極高溫,可以進行核聚變,雖然目前還沒有成功過。
科學家開玩笑說,手槍蝦的這一招,應該叫做蝦致發光(Shrimpoluminescence,其實叫做「閃蝦狗眼」也不錯)。蝦致發光的持續時間極短,以皮秒(1皮秒=10–9毫秒)計,否則這些小東西真的要上天了。
·
文源:《羚羊與蜜蜂:眾生的演化奇景》
作者:陶雨晴
部分圖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