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第16個「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同一個健康,零死亡」。
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導致的人畜共患病,發病後會出現恐水、畏光、怕風等癥狀。一旦發作,臨床上沒有有效治療手段,病死率幾乎100%,但做好預防幾乎可以100%防止發病。

9月27日,奔流新聞記者採訪了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計劃規劃室主任徐閣含,就狂犬病有哪些危害,哪些是高危人群,一旦被貓狗咬傷應如何處理,在暴露前、暴露後分別怎樣預防等知識進行科普。

問:狂犬病的傳染源有什麼?
答:自然界中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貓鼬和蝙蝠等也是狂犬病的自然儲存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為傳染源,進而感染豬、牛、羊和馬等家畜。99%的狂犬病病例是由狗隻傳播的,犬咬傷是狂犬病病毒最主要的傳播方式。
問:狂犬病的潛伏期有多久?
答:狂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短至數天,通常2-3個月,極少數超過1年。
問:什麼情況下必須注射狂犬病疫苗?
答:一般情況下,被不能排除狂犬病風險的動物抓傷、咬傷後,都需要立即進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種。如果從事屠宰、野外、獸醫、寵物等相關工作人員,最好預防性注射狂犬病疫苗。
如果被圈養的寵物致傷,先要區分寵物類型再判斷傷口。簡單來說,要通過是否破皮、是否出血這兩項來判斷後續只是接種疫苗還是要聯合狂犬病的免疫球蛋白。
但無論傷口程度如何,都有幾個固定的處理步驟:先及時徹底地處理傷口,用肥皂水或者是其他弱鹼性的溶劑在一定壓力的流水下面交替清洗傷口至少15分鐘;清洗後進行消毒和清創處理,按照不同暴露程度的處理要求接種疫苗和注射被動免疫製劑。
問:被動物咬傷後,何時打狂犬病疫苗?
答:被動物致傷後,原則上最好在24小時之內接種。因為越早接種狂犬病疫苗越好,這樣機體產生狂犬病毒抗體的時間就越早,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抵抗狂犬病毒,從而降低發生狂犬病的幾率。
問:孕婦和哺乳期可以接種疫苗嗎?
答: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孕婦被狗、貓致傷後應儘早接種狂犬病疫苗。有研究表明,使用合格狂犬病疫苗一般不會給孕婦帶來不良反應,也不會影響胎兒,不需要人工流產。哺乳期婦女如果致傷也需要接種,可以繼續哺乳。
問:被打過狂犬病疫苗的狗、貓致傷,還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
答:因為動物接種狂犬病疫苗後,保護率並非100%,仍可能存在攜帶狂犬病病毒的情況。所以被打過狂犬病疫苗的貓、狗致傷後,還需要按照流程進行處置。
問:注射狂犬病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答:目前國產狂犬病疫苗的使用說明書中,都包括如下注意事項:忌飲酒、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劇烈運動等。如果打了狂犬病疫苗後過量飲酒,可能死於酒精中毒或醉駕,但不會死於狂犬病。打了狂犬病疫苗後過於劇烈地運動,只可能死於運動過量或卒中,也不會死於狂犬病。
問:狂犬病疫苗某一針延遲怎麼辦?
答:狂犬病疫苗接種應當按時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確接種對機體產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關鍵,如某一劑次延遲1天或數天注射,其後續劑次接種時間按原免疫程序的時間間隔相應順延,不需要重新接種。
問:不同機制的疫苗,可以相互替換嗎?
答:狂犬病疫苗接種盡量使用同一品牌完成全程接種。若無法實現,可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繼續按原程序完成全程接種。
問:狂犬病疫苗與新冠疫苗是否能同時接種?
答: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暫不推薦新冠病毒疫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其他疫苗與新冠疫苗的接種間隔應大於14天。當因動物致傷、外傷等原因需接種狂犬病及破傷風疫苗、免疫球蛋白時,可不考慮與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間隔。如果先接種了狂犬病及破傷風疫苗、免疫球蛋白等,需先完成上述疫苗最後一針接種,間隔14天後可以接種新冠疫苗。
文·圖丨奔流新聞記者歐陽海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