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弟,林彪、粟裕曾經的上級,為什麼1955年僅授上將軍銜?

2021年01月13日21:06:03 歷史 1350

周士弟,這位林彪、粟裕曾經的上級,為什麼1955年僅授上將軍銜?


周士弟,林彪、粟裕曾經的上級,為什麼1955年僅授上將軍銜? - 天天要聞

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上,自八一南昌起義打響的第一槍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最終推倒了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

自中國共產黨掌握槍杆子開始,在中國革命的隊伍里可謂是將星雲集,誰敢橫立馬的彭德懷,軍神劉伯承,善打穩仗的林彪,擅長險中求勝的粟裕等等。1955年授銜的一千餘名將軍個頂個都是經歷了戰火的洗禮,都是一頂一能征善戰、有勇有謀的革命鬥士。

在這一千餘名將軍,一個人的名字也許最引入注目,他就是僅排上將軍銜第22名的周士弟。其實周士弟有着不平凡的經歷,毛澤東稱他有無產階級共產主義的堅決性。

周士弟,1900年出生廣東樂會(今海南瓊海),少年的周士弟就積極地參加愛國學生運動,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和信念。1924年5月周士弟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參與組建孫中山的「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任副隊長、隊長,率隊參加了支援廣寧農民運動、平定商團及軍閥叛亂、保衛廣東革命政府及援助省港大罷工等鬥爭。1925年11月任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第1營營長,協助葉挺指揮了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所部敢打硬仗、屢建奇功,被稱為「鐵軍」。10月起任獨立團(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25師第73團)團長。

周士弟,林彪、粟裕曾經的上級,為什麼1955年僅授上將軍銜? - 天天要聞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周士弟帶領的73團全部參加了起義,周士弟被任命為25師師長。同期的陳毅是二十五師七十三團政治指導員,林彪任25師73團3營7連連長,粟裕任南昌起義軍總指揮部警衛隊班長。轉折就從南昌起義失敗後開始,起義部隊被瘋狂圍剿的國民黨部隊打散。離開部隊的周士第輾轉到達香港,這時的周師第患了瘧疾差點死去最後迫不得已流落在街頭,偶然的機會遇到了中共黨員徐成章,他給了周士第十元錢要求他住院,幾天後周士弟又遇到了張雲逸,從張雲逸那借了50元錢,才住進了醫院,並費盡周折找到了香港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李立三、聶榮臻,由於他請示部隊下一步行動一直沒有結果,加上自己貧病交加,實在無法呆下去,周士第於1928年1月去了南洋,這時的周士弟正是茫然無助處在人生的最低谷。

在南洋參加了鄧演達發起的黃埔革命同學會,參與策劃倒蔣運動,失敗後被捕,經宋慶齡的營救得以出獄。1932年組織了抗日義勇軍參加了淞滬會戰,1933年福建事變後,周士弟進入蔡廷鍇部隊任團長,後來事變失敗,周士弟輾轉與中國共產黨取得聯繫,1933年底到達中央蘇區江西瑞金。

從1927年至1933年這六年里,南昌起義的部隊在朱德的帶領下,與毛澤東井崗山會師,陳毅已經成為井崗山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員,林彪、粟裕也成長為軍隊出色的指揮員。尤其是林彪已經成為紅一軍團的軍團長,受到了毛澤東、朱德賞識的林彪做為中國工農紅軍骨幹力量的紅一軍團的總指揮。當時的紅軍隊伍里朱德、彭德懷、劉伯承、林彪、聶榮臻、粟裕等一大批優秀的高級指揮員,還包括楊勇、楊成武、楊得志等一大批優異的團級指揮員。周士弟做為後來者,在部隊里就顯得有些落寞。

周士弟,林彪、粟裕曾經的上級,為什麼1955年僅授上將軍銜? - 天天要聞

直至到達陝北後,才到一線指揮部隊任紅15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周士弟任120師參謀長,與賀龍、蕭克轉戰晉西北,參與指揮齊會戰鬥、陳庄戰鬥、黃土嶺戰鬥等戰鬥,並於1940年參加了百團大戰。

1942年1月,賀龍、關嚮應去延安後,周士第才正式主持工作,參與指揮春季反「掃蕩」,並取得田家會戰鬥的勝利。1944年周士第因病回延安休養。

解放戰爭時期,協助徐向前指揮晉中戰役和解放太原。直至解放前夕,周士弟才任18兵團司令員。這時的林彪指揮了遼瀋戰役,粟裕指揮了淮海戰役。當時的四大野戰軍,第一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第三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任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

但周士弟在中國革命史上功勞依舊不可磨滅,毛澤東、周恩來都給予他很高的評價,周士弟不但是位將軍,還有很深厚文學的造詣,1979年,為中國革命奮鬥了一生的老將軍病逝於北京。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把榮譽看得很淡,不論他們身居何位,都為中國革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們向他們光輝的一生致敬!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 天天要聞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山東/ 孫延宜專輯/2025年/183(隨筆)2025年7月4日,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編髮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條規範的賜宴街》,獨立寒秋老師看到後,在我們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寫的這個隨筆「有道理」,然後暢談了自己對賜宴街命名的意見,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 天天要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當地時間7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位於非洲的三處世界遺產地因面臨的威脅大幅減少,已正式被移出《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按照世界遺產大會的決議,共三處世界遺產地被移出瀕危名單,分別是馬達加斯加的阿欽安阿納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遺址、利比亞的加達梅斯古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 天天要聞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點半,磚牆後面好像還有東西!」現場木匠小聲招呼縣文化館的幹部,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為一段塵封往事重見天日的開場。故居修繕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蠟紙包得嚴嚴實實、字跡依舊清晰的長信,卻把所有人拉回半個世紀前的烽火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着炎炎烈日,楊少華坐着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