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上,與主席「唱反調」的凱豐,結局如何?1955年病逝

2020年12月11日22:55:08 歷史 1830

1935年,遵義會議在貴州召開。在紅軍的歷史上,遵義會議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當時參會人員都是我黨的重要領導,像秦邦憲、朱老總、彭老總、陳雲、張聞天等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有我們的主席。

遵義會議上,與主席「唱反調」的凱豐,結局如何?1955年病逝 - 天天要聞

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了主席在黨中央的領導位置,也是紅軍的一個轉折點。當時會議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支持主席的,但是凱豐不同,他和主席「唱反調」,那麼他後來的結局如何呢?

凱豐的早年生活

1906年,凱豐出生於萍鄉市。在他19歲的時候,凱豐考入了武昌高等師範學院。在校期間,凱豐閱讀了大量的進步書刊,這也就奠定了他日後的革命道路。

遵義會議上,與主席「唱反調」的凱豐,結局如何?1955年病逝 - 天天要聞

在1927年的時候,凱豐前往莫斯科學習,回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凱豐擔任廣東省的省委書記。在1931年的時候,凱豐被敵人抓捕。在這期間,凱豐堅貞不屈,終於在黨組織的營救下,凱豐獲得自由。

在紅軍長征的時候,凱豐作為代表跟着紅九軍團行動。我們都知道,紅軍長征的原因是因為博古等人的錯誤的指揮。在紅軍長征初期的時候,也因為博古的之後,紅軍的人數從剛開始的8萬多到不足三萬。於是,遵義會議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召開了。

遵義會議上,與主席「唱反調」的凱豐,結局如何?1955年病逝 - 天天要聞

和主席「唱反調」

在遵義會議上,凱豐是博古的忠實支持者。要說他和博古的關係,他們是在莫斯科留學時候認識的同學。當時他們都是身處異國他鄉,能夠認識一個家鄉人那是多麼地幸運。因此,他們的感情也是不一般的。

遵義會議上,與主席「唱反調」的凱豐,結局如何?1955年病逝 - 天天要聞

回國後,凱豐和博古的關係也是很好。在遵義會議之前,凱豐還幫助博古勸說聶帥支持博古,但是被拒絕了。凱豐還評論:「這個人真頑固。」在會議上,凱豐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博古,他還沒有認識到博古的錯誤之處。在會議的最後階段,他說:「誰正確,誰錯誤,走着瞧!」

此時的凱豐雖然沒有認識到錯誤,但是在兩個月之後,凱豐想通了,他也意識到主席是正確的,於是開始擁護主席。這樣說來,他也是一個知錯改錯的人。在紅軍到達陝北之後,凱豐擔任中央的宣傳工作。

遵義會議上,與主席「唱反調」的凱豐,結局如何?1955年病逝 - 天天要聞

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凱豐也是一直從事黨的宣傳工作。他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宣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振奮人們對抗日的決心。

1955年病逝

新中國成立之後,凱豐在1952年的時候擔任宣傳部的副部長,為黨的理論宣傳付出努力。在1953年的時候,凱豐還為我黨對廣大幹部和群眾的宣傳做出貢獻。在1955年的時候,凱豐病逝,享年49歲。

遵義會議上,與主席「唱反調」的凱豐,結局如何?1955年病逝 - 天天要聞

其實早在1948年的時候,凱豐就因為工作的原因積勞成疾前往蘇聯治療。但是凱豐一直擔心着國內的戰爭嗎,在還沒有徹底好的時候,就趕回國內參加革命,之後也是兢兢業業,最終在1955年的時候病倒了。

自從他參加革命之後,他就一直沒有回過家鄉。在1951年的時候,凱豐得知自己的女兒已經成家並開始工作,還寫信鼓勵他們在工作中繼續學習,並重點強調了廉潔奉公這四個字。

遵義會議上,與主席「唱反調」的凱豐,結局如何?1955年病逝 - 天天要聞

在凱豐的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光明磊落、任勞任怨、知錯改錯,他的一生都在為黨和國家付出,是一位忠誠的戰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着那枚代表黨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着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着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着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