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呂布殺死親如父子的丁原,這一切要從人性說起

2020年10月01日14:36:20 歷史 1332

三國時期,有那麼兩個人頻繁的跳槽換老闆,我想大家一定知道是誰了吧!那就是劉備和呂布。劉備創業之艱難先後跟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和劉表六個勢力,最終發育成一個有實力的軍閥。呂布創業也非常難,先後跟過丁原、董卓、王允和袁紹四個勢力,最後佔據了徐州。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跳槽換老闆,或者換個好聽的,同樣是擇良木而棲,為什麼呂布卻換來了"三姓家奴"的惡名。

是什麼原因,讓呂布殺死親如父子的丁原,這一切要從人性說起 - 天天要聞

其實不難理解,劉備雖然跳槽頻繁,沒主動害死任何一任老闆,然而呂布的人品就差了很多,他親手殺死親如父親的丁原和義父董卓,一副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嘴臉,一個不忠不義的形象躍然紙上,從此被歷史定格,寫進了《三國演義》,被人們所熟知。大家只知呂布無情無義,反覆無常,但呂布表示也很無奈,生在爾虞我詐的三國亂世,人品是經不起考驗的,人品在人性的面前一文不值。在儒家以孝義治國的理念面前,呂布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可取的,我也不贊成呂布的做法,但是呂布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個問題卻值得拿出來討論。

呂布九原人(今內蒙古包頭人),史載他臂力過人,精於騎射,以勇猛威武著名。當時的并州刺史是丁原,同時他也是一名出色的軍人,《三國志》記載丁原"有武勇,善騎射"。可以說呂布一身的本領和丁原一模一樣,所以丁原很賞識呂布,於是呢讓呂布做為親信在他手下任職,然而這個親信不一般,稱為"大見親待",丁原對待呂布如親人一般,可以說丁原是呂布的第一個"義父"。丁原與呂布因有着一樣的興趣與本領而走到了一起,如果他們一直保持這樣的關係下去,並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說不定也能傳為千古佳話。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們這種關係戛然而止,人品終究是敗給了人性的考驗。

是什麼原因,讓呂布殺死親如父子的丁原,這一切要從人性說起 - 天天要聞

後來,優柔寡斷的外戚何進幹了一件糊塗事,他多此一舉引外援向太后施壓,想要一舉剷除宦官集團。外援就是涼州軍閥董卓與并州軍閥丁原,何進準備"借虎殺狼"。然而事與願違,何進的計劃暴露,宦官集團提前動手殺死了何進,此時的京城一片血雨腥風。接下來就是丁原的并州集團與董卓的兩州集團的遊戲了,作為丁原的親信呂布自然而然地卷進這一場紛爭中,當然也可以說是身不由己。

在這一場政治與軍事的遊戲中,董卓的行動非常迅速,他首先吞併了何進餘黨,當然這裏面也包括曹操、袁紹和袁術等人,於是董卓勢力一下變得很強大。但是旁邊的并州集團,讓董卓非常憂慮,他必須得消滅并州集團。

是什麼原因,讓呂布殺死親如父子的丁原,這一切要從人性說起 - 天天要聞

呂布是丁原最重要的親信心腹,董卓看到了這一點,他準備拉攏呂布除掉丁原。前面說過,現在并州集團的勢力遠遠不如涼州集團,如果雙方發生火併,并州集團打敗涼州集團的希望很渺茫。呂布這時候有兩個選項,一是背叛丁原,二是捍衛丁原。如果從生存的角度考慮,背叛丁原活命的機會更大,因為并州集團打敗涼州集團的希望很渺茫,到那時候呂布不見得能活下來,所以選擇背叛才符合生存之道。

這是一道選擇題,呂布終究躲不過人性的考驗,最終還是選擇了背叛丁原。兩大集團一比較,董卓就是那根"良木"。生存與毀滅就是一念的抉擇,選擇毀滅符合儒家的忠義精神,選擇生存就是道德的淪喪,此時的呂布也是身不由己,他的一切選擇只符合自己的生存法則,但在我們看來,這種行為是不恥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着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着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