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2025年05月07日20:43:08 歷史 1377

一萬唐軍暴揍五萬敵軍,將高句麗死灰復燃的氣焰徹底覆滅!

也將反水的新羅連帶着一起瘋狂教育。

此戰殲敵上萬,俘敵同樣達到上萬。

這一戰將盛世大唐之威揚遍四海,此戰就是公元668年的石門之戰。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 天天要聞

一戰的背景有點搞笑,因為這一年大唐剛剛覆滅高句麗,並將他們的君主押往長安

並將原高句麗屬地改為安東都護府,留下殺神薛仁貴任都護,帶領兩萬唐軍鎮守此處。

畢竟金山一戰讓薛仁貴殺神名號傳遍四方,也是在這一年吐蕃大規模入侵唐朝邊境。連續攻克西域眾多州城。

唐高宗急令薛仁貴帶兵討伐吐蕃,於是薛仁貴離開了安東都護府。

不料薛仁貴這剛一走,高句麗各地叛軍四起,並且原先大唐的盟友新羅也叛變大唐。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 天天要聞

和高句麗叛軍聯合在一起,開始進攻駐紮在安東的唐軍城池。

新羅聯軍一路攻克眾多城池,短短時間就跨過鴨綠江,開始瘋狂攻打烏骨城

唐高宗聞聽此事,急令高侃還有李謹行,帶兵前往征討新羅聯軍。

唐軍主力到達烏骨城後,直接一路按着敵軍橫推。

在更為短暫的時間裏,將敵軍兵峰推往鴨綠江南側,唐軍沒有停下依然繼續橫掃敵軍,最終將平壤再次拿下。

並接着往南攻克韓始以及馬邑兩座重城,新羅再次從本土派出數萬大軍增援,最終敵方援軍達到五萬餘人。

而此時唐軍只有一萬人左右,如果硬剛恐怕勝負難料,於是高侃想出一計,派出數千人輕兵和敵軍主力激戰。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 天天要聞

然後佯裝不敵快速潰逃到石門,而剩下的唐軍埋伏在四周,等新羅聯軍一路追殺至此。

因為一路急行追趕導致敵軍軍陣不穩,而大唐伏兵從四處衝殺而出,強勢將敵方軍陣分割成多個部分。

雙方立刻進入瘋狂戰鬥中,尤其是唐軍一個個恨得咬牙,如果高句麗沒有叛軍,如果新羅不反水,那這些唐軍根本不用千辛萬苦衝上前線廝殺。

既然戰爭無法避免,那就一戰定乾坤。

於是唐軍越想越氣,一萬唐軍按着五萬敵軍瘋狂暴擊。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 天天要聞

敵軍本就各懷心思,一遇到唐軍的猛攻瞬間陷入崩潰之中,最終這一戰直接新羅聯軍打穿。

殘餘的敵軍快速潰敗逃離石門,唐軍一路追殺到發廬河,再次俘斬敵軍萬餘人。

最終殘餘的叛軍全都逃到了新羅,高句麗至此徹底平定。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 - 天天要聞

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

遠觀近鑒宋朝人•349·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楊業楊業(?-986),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一》有傳。本傳記,楊業的父親楊信,在後漢任麟州(治今陝西神木)刺史。
這位五四獎章獲得者,是位台灣青年 - 天天要聞

這位五四獎章獲得者,是位台灣青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楊凱近日,台灣青年王祥宇喜獲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獎章。「這既是一份崇高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5月7日,王祥宇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時感慨,「武漢是我的福地,我們企業在武漢實現爆髮式增長。今後我們將繼續紮根武漢,進一步發展壯大。」王祥宇來自台灣省台北市,2012年碩士...
跟着習主席看世界 | 走進俄羅斯: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 天天要聞

跟着習主席看世界 | 走進俄羅斯: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疆域遼闊,橫跨歐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裡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依河而建 古迹眾多克里姆林宮雄偉壯觀紅場閱兵步伐鏗鏘聖彼得堡水道縱橫 風光旖旎「北方威尼斯」洋溢着歐陸風情「黑海明珠」索契 依山面海雪山碧波相映成趣奧運聖火點燃激情這裡是世界上面積最
崔康熙不下課並非因違約金,有一點泰山隊比較忌憚,不敢魚死網破 - 天天要聞

崔康熙不下課並非因違約金,有一點泰山隊比較忌憚,不敢魚死網破

如今中超聯賽已經是進行了11輪比賽,在11輪聯賽過後,泰山隊在積分榜上只能是排在積分榜第五位,而且距離榜首已經是有了多達9分的差距,作為聯賽開始之前的爭冠熱門,球隊在聯賽還未過半的情況下就已經是徹底退出了聯賽冠軍的爭奪了,而且繼續這樣下去的話,球隊的排名還會繼續下滑。而這一切最大的責任應屬崔康熙了,崔康...
關羽30回合平紀靈,張飛10回合殺紀靈,為何?4大隱情揭開答案 - 天天要聞

關羽30回合平紀靈,張飛10回合殺紀靈,為何?4大隱情揭開答案

大家好,我是黑白說歷史。諸位看官,且說《三國演義》中猛將如雲,但有一樁怪事令人費解——袁術麾下頭號大將紀靈,先與關羽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後遇張飛卻十合斃命。關張二人皆是「萬人敵」,武藝本在伯仲之間,何以戰績天差地別?莫不是羅貫中筆下有誤?今
國學成語|趙飛燕:從貧寒女子到禍水紅顏之身輕如燕 - 天天要聞

國學成語|趙飛燕:從貧寒女子到禍水紅顏之身輕如燕

有一個成語「身輕如燕」,專門形容一個人身體輕盈或者比喻一個人輕功了得。不過這裡的「燕」,並非「舊時王謝堂前燕」里的燕子,而是一名漢代女子,叫趙飛燕。和曾經迷倒漢武帝的李夫人、衛夫子一樣,也是某位公主精心安排的一枚棋子。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人 - 天天要聞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人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援引強藩 崔胤)韓建對皇帝的處境無動於衷,但是另外一個軍閥朱溫卻在這個關鍵時刻抓住了機會。朝廷里有個叫做崔胤的大臣,面對宦官專權,他的辦法是,他要引強藩入京師,要交結朱溫,讓朱
夏朝五大遺址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夏朝五大遺址的意義

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其考古學證據主要分佈在河南、山西等地。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 5大夏朝遺址,它們構成了夏文化考古的核心證據鏈: 1.
1938年張發奎無奈退出九江,為什麼日軍卻說自己被騙了? - 天天要聞

1938年張發奎無奈退出九江,為什麼日軍卻說自己被騙了?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1938年日軍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從東部沿海地區一直打到了中國內部,在中國的大型城市裏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