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2025年06月28日15:32:06 歷史 1411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橘子

編輯|橘子

《——【·前言·】——》

一個以書法聞名、看似柔弱的書生——卻因偽書救人登山,陰差陽錯成為梁山一員。

後來,當梁山體制崩解,他迅速投入朝廷懷抱,成為權臣身邊的「走狗」。他的選擇讓無數讀者心寒,也折射出傳統「忠義」「英雄」背後的複雜權謀。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一筆救命,躍入江湖

在梁山好漢們刀光劍影的世界裏,蕭讓的出現並不引人注目。他不是開山裂石的猛將,也不是手握重兵的頭領。

他不過是一個穿着布衣、行止儒雅的書生。可誰又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文弱的讀書人,日後卻用手中一支筆,為梁山撐起了半邊天,更在宋江死後,選擇了一條讓無數兄弟寒心的路。

那年,宋江因題反詩惹怒朝廷,被判斬首。吳用等人四處求援,欲營救兄弟。可獄門如鐵、朝令森嚴,誰也不敢貿然出手。此時,吳用想起了一個人——蕭讓。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這蕭讓,乃是濟州書生,年不過三十,書法堪稱一絕。傳說他精通「蘇黃米蔡」四體,臨摹蔡京親筆幾可亂真。他素日淡泊名利,寄情筆墨,世人稱其「聖手書生。吳用親自派戴宗前去請人,蕭讓應邀而來。

事情辦得極為隱秘。在梁山密室內,蕭讓接過範文,一言不發,凝神靜氣。提筆之間,蘸墨如雲,紙上字體宛若蔡京真跡。旁人看得目瞪口呆,連呼神技。緊接着,又由金大堅仿刻官印,偽信封好,由戴宗急送江州官府信以為真,誤以為蔡京親諭,遂將宋江釋出。此舉,驚天地,泣鬼神,一紙文書救下了一條性命,也讓蕭讓在梁山聲名鵲起。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宋江得救歸山後,感念蕭讓大恩,親自出面邀請他留下。蕭讓本無意仕途,只願埋首書卷。但時局已變,朝廷貪腐、官場險惡,反倒是梁山這一干兄弟豪傑,更顯出一絲人間真義。他權衡再三,終隨吳用上山,從此成為梁山的一員。

不過,與那些動輒刀頭舔血的好漢不同,蕭讓從不爭搶功勞,也不插手軍務。他每日坐於文案之前,研墨揮毫,草擬書信,傳達軍令。梁山雖以武立威,但要維繫龐大的軍政體系,少不得有人掌文書、理政令,而這正是蕭讓的強項。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外人眼中,他只是個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可梁山高層心知肚明,這人雖不拿刀,卻能在關鍵時刻定乾坤。那封救宋江的信,只是他眾多「文中奇功」的一例罷了。

在梁山的歲月里,蕭讓從不搶風頭,卻穩居核心。即便是林沖李逵武松這些性子暴烈的好漢,也不敢輕視他。他們打的是仗,拼的是命,而他,動的是腦筋,掌的是軍心。

他的存在,讓梁山的「義」多了幾分「謀」,多了幾分規整的制度。昔日的草寇逐漸走上正軌,從打家劫舍,到主持正義,從行俠仗義,到接受招安,蕭讓都是背後的推手之一。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藏鋒不露,暗中操盤

加入梁山之後,蕭讓沒有像宋江那樣高呼替天行道,也沒有像魯智深那樣拳打惡僧。他一如既往,低調做事,把自己徹底藏在文書堆中。但正是這份「隱身」,讓他在梁山體系中愈加穩固,甚至牢不可破。

表面看,蕭讓只是個做文書的文官,沒權、沒兵、沒勢。但事實上,梁山每一次調兵遣將、每一紙朝令軍規,都出自他之手。他與吳用搭檔,一個負責戰略,一個掌握執行文控,堪稱山寨政務體系的「雙核」。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每當梁山有大事商議,蕭讓總是最早得到消息的人。他熟知所有將領的性格、兵力分佈、戰備情況,哪路兵馬要出征,哪位頭領要調動,甚至哪位將領犯了忌諱,都逃不過他的筆頭。可他從不炫耀,更不挑事。他深知,一旦出頭太早,反倒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他的聰明,在於永遠裝作「無害」。哪怕吳用、宋江與他商議機密,也從不單獨出面傳令,而是藉助蕭讓之筆,傳諸眾將。久而久之,眾人已習慣他是「文職」,是「書寫者」,忽略了他也是決策鏈條中的一環。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而蕭讓更擅長利用這種「被忽視」。他在山寨中結交一批文官,如蔡福蔡慶、金大堅等,暗中形成了「文職小圈」。他們雖不比頭領呼風喚雨,卻能掌握書令、籌糧、任免等政務要津。更可怕的是,這一圈子在招安之際,成為向朝廷傳話的關鍵橋樑。

再說蕭讓的生存哲學。他不爭、不怒、不鬥,卻能左右逢源。他既與宋江、吳用等高層保持距離,又與中下層將領打好交道;既參與山寨大政,又從不招惹權斗。他活得像一隻泥鰍,看似柔軟,卻能在風暴中滑過最險的暗涌。

當時梁山將領百餘人,個個心思各異。有的直來直去,有的狼子野心。可偏偏就是蕭讓,始終不溫不火,卻一步不退。宋江曾幾次暗中提拔他,安排他入朝送信、與蔡京接觸,便是看中了他這份「能進能退」的分寸感。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直到梁山接受招安,眾將赴征方臘,生死未卜,蕭讓卻被安排留在京中,擔任蔡京府的門館先生。這是宋江的一步險棋——將心腹留在朝堂,為山寨保留後路。而蕭讓,接受得毫無異議。

眾人或許以為他會婉拒,畢竟梁山兄弟,生死與共。但他只是點頭答應,第二日便赴京任職。從此,梁山江湖與他無關,他已另有歸宿。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迅速投靠權臣,立地變身

宋江死後,梁山的命運急轉直下。方臘戰後,梁山依舊被朝廷算賬,大部分頭領兵敗將亡。留下的幾人傷痕纍纍。此時,蕭讓已接近五十,對他而言,山寨式割據不再有前景,保存實力、謀求出路成了當務之急。

在方臘戰役之前,依據《水滸傳》與後續整理,他並未隨軍遠征,而是留在京中,擔任蔡京府文職,位為「門館先生」。這給了他一個先機——不會像其他淪為炮灰的好漢一樣被屠戮,也不需背負眾多兄弟陣亡的心理壓力。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宋江一死,梁山體制迅速瓦解,京城上下風聲鶴唳。人民不再議論「走忠路」,而朝廷也開始各自算帳,擒殺梁山殘部。作為被朝廷信任的文職力量,蕭讓已成為「體制內人」,此時選擇繼續留在朝中,背棄「梁山兄弟」似乎水到渠成。

他「毫不猶豫地投靠朝廷奸臣」,成為真正的「走狗」。他將自己的才華完全轉向為權力服務,不再顧及當年的「替天行道」。此舉迅速冷卻了世人的尊敬,也徹底撕開了他「偽書生」的面具。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人們常問:蕭讓為何如此迅速歸附?原因有三:

  • 生存本能:他深知自己的書法才華若被戰敗後遺忘,恐再無利用價值。這種文職類才能,在戰爭機器停止後最容易被擠壓。
  • 預見力強:他看清梁山的命運,不表達大義,只保存了底線求生。蔡京在當時權傾一時,與其倒在歷史洪流中,不如押寶權力中心。
  • 策略續式:他並非盲目投降,而是有原則地選擇體系。他並沒像某些殘忍武將那樣窮凶極惡,但他在權力邊緣打算留位置,繼續寫名字。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就這樣,他一名前山寨文職人員,搖身變為朝廷寫手,堪稱「滾刀肉」級的現實適應者。但他背後的陰影也日漸顯現——這一次,他不再細心掩飾那些「柔弱」與「書卷」形象,他變得功利、明確直接

許多人認為他的投靠是背叛,有文獻指蕭讓「投靠奸臣當走狗」,貶其為陰險之輩。他並非因忠誠而轉折,而是因沒有更好選擇而改變立場;他的選擇,不取決於「誰有道」,而是「誰有出路」。

他成為詞賦手握權力邊緣的「寫手」,既保住性命,又繼續存在,這種求生智慧讓許多人憤怒,也讓不少人不齒。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陰險奸詐 or 權謀智者?

蕭讓的轉變激起後世爭議,他究竟是陰險奸詐的「走狗」,還是一個靈巧的權謀求存者?

不少主流觀點否定其忠誠,認為他以筆代刀、以順應代義氣,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他在宋江死後立即倒向權臣蔡京,成為朝廷文案主心骨,這讓梁山兄弟感到失望與憤怒。

但學者與深度重度閱讀者則看到另一面:蕭讓從未否認利用筆墨作為工具,也未完全否定兄弟情義。他只是做出選擇:跟着權勢、確保生存、繼續用筆掌控話語,而不再單為江湖義氣講話。這並非一面赤裸的奸,更是一種現實系統下的「權謀智慧」。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此外,他在梁山從不爭權,好勝,卻自己選擇「柔弱偽裝」,既保護了自身,也確保能力最大化發揮。他並不迷信武力,而信賴筆墨與信息控制,能書寫權力,也能經營權力。這種角色讓他超越傳統「義氣感」,走向「智謀感」。

真正的能力不只是拚命殺敵,而是知曉自己的優勢,持續發揮,保持生存,尋找真正的突破口。這是一種比揪刀更細膩、更難掌控的能力,也是一種可能被誤解的智慧。

他是梁山最陰險之人,一身絕技卻裝弱,宋江死後,他投奸臣當走狗 - 天天要聞

不過,陰險與智慧間,蕭讓的選擇無疑是有悖江湖義氣的。他沒有為兄弟,反成了兄弟的遺憾;他沒有捨棄生命,而使生命持久;他沒有斗死沙場,卻用筆留下爭議。世人因此承認他的才智,卻也責他無情。

若說宋江是「替天行道」,林沖是「忠勇武臣」,蕭讓則是「筆下操盤者」。他的角色意義不僅在水滸,也在權力遊戲中持續發酵。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東雲浮就挨着廣西,為啥廣西人很少提到雲浮,反而經常聽說羅定 - 天天要聞

廣東雲浮就挨着廣西,為啥廣西人很少提到雲浮,反而經常聽說羅定

廣東的雲浮就挨着廣西,為什麼廣西人很少提到雲浮,感覺雲浮在廣西的存在感很低,反而是經常聽說雲浮下邊的羅定市,廣西這裡就有不少人賣羅定石磨粉。雲浮位於廣東的中西部,是廣東的一個地級市。別看雲浮位於廣東的中西部,但是雲浮在經濟上卻被劃為粵北的一份子,而不是跟湛江和茂名一起被划到粵西,湛江人和茂名人比較認...
殺人誅心摩薩德 - 天天要聞

殺人誅心摩薩德

說起全世界的情報機構,摩薩德是四大情報機構之一。 在本輪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中,摩薩德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衝突伊始,摩薩德便潛入伊朗境內,定位了伊朗軍方高層和核科學家,還摧毀了....
城市密碼 | 百年咸安坊 - 天天要聞

城市密碼 | 百年咸安坊

某種程度上,咸安坊是漢口連接過去和現在的一條脈絡。這片位於武漢南京路與勝利街交界處的百年里分,門戶分明,清水紅磚牆。只是如今那些流連在巷道里的年輕人,大概已無從想像那雕花鐵藝窗扇背後曾經住着哪些人、發生過哪些事,不過這絲毫不妨礙他們在這裡拍照打卡。滿月形的月亮門,重新粉刷的咸安坊3個大字。記者胡冬冬...
英國軍情六處新掌門是屠殺猶太人的 「屠夫」 孫女。 - 天天要聞

英國軍情六處新掌門是屠殺猶太人的 「屠夫」 孫女。

英國軍情六處新掌門是屠殺猶太人的 「屠夫」 孫女歐洲政權已被納粹分子掌控,而俄羅斯直到現在才察覺作者:葉夫根尼・別爾謝涅夫圖:英國軍情六處(MI6)處長布萊茲・梅特雷維利評論嘉賓:亞歷山大・科爾帕基迪 德米特里・茹拉夫列夫英國《每日郵報》報
67歲東航原董事長劉紹勇「落馬」,3年前卸任董事長 - 天天要聞

67歲東航原董事長劉紹勇「落馬」,3年前卸任董事長

6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更新一條中管幹部「落馬」動態: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書記、董事長劉紹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劉紹勇。資料圖特級飛行員曾帶領東航走出虧損泥潭公開資料顯示,劉紹勇生於1959年,於1978年加入民航業,有特級飛行員職稱。劉紹勇曾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