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足形成之前,劉備雖然號稱劉皇叔,在名義上比曹操、孫權等都要高,但他屢戰屢敗,一直寄人籬下!
直到在隆中請出諸葛亮後,才稍有好轉!
曹操大軍攻來之際,諸葛亮主動自薦前往江東求救,促使孫劉聯盟,使劉備免於曹操虎口,從而在夾縫中生存,這才謀得一線生機,繼而越做越大!
而劉備三顧茅廬於諸葛亮也成為千古美談,那麼諸葛亮當時隱居卧龍為什麼不選擇曹操或者孫權呢?他隱居卧龍是真的想隱居於亂世嗎?
志向不凡
眾人心中一致推崇諸葛亮
荊州在三國初期地理位置相當優越,號稱天下之腹,曹、孫、劉三方都對此垂涎不已!
諸葛亮隱居卧龍時,其實也有很多名士都在此地聚集,如司馬徽、崔州平、徐庶等等,他們都在坐待時機!
這些人經常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並且他們一致都認為諸葛亮才智過人,這才有了後很多人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事!
《三國志---諸葛亮傳》: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清江三孔集序》:東京之末,士方馳騖於功名,而諸葛孔明、龐士元隱約襄漢之間,不輕以身從人。司馬德操曰:孔明卧龍,士元雛鳳也。先主用之,俱以為軍師。
諸葛亮志向不凡
諸葛亮與眾人在隆中時,曾有人問諸葛亮:「你隱居卧龍坐觀天下大勢,日後可有志向」?
諸葛亮笑而不語,眾人皆以為諸葛亮只想隱居隆中,避於亂世,實則不然!
三國志中其實說的很清楚: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諸葛亮經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時期的管仲樂毅,這便不難看出,諸葛亮是有志要成為管仲樂毅那樣的人,而管仲樂毅是什麼人呢?
《管晏列傳》: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樂毅列傳》:樂毅留徇齊五歲,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以屬燕,
管仲,齊國國相,並被尊稱為「仲父」。任職期間,對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對外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樂毅,留在齊國巡行作戰五年,攻下齊國城邑七十多座,都劃為郡縣歸屬燕國!
此二人皆為將相之才,諸葛亮把自己比作他們,自然是有志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之人,並且輔助明公統一天下,這就牽扯到誰能幫他完成自己的志向!
為何不投曹操
曹操剿滅袁紹後,一舉成為天下間最大的軍閥,諸葛亮為什麼不前往投靠呢,答案顯而易見,曹操給不了他想要的!
曹操是一個特別愛才的人,他連續發出過三次求賢令,可以說麾下人才是非常多的!
諸葛亮加入曹操以他的才幹想必也能得到重用,但若是想成為相國,恐怕艱難萬分!
就拿郭嘉來說,郭嘉對於曹操的重要以及貢獻,不亞於諸葛亮後來給劉備帶來的貢獻,但他到死也只是個軍師祭酒!
《三國志》: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為司空軍祭酒。
後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當時曹操陣營有五大謀士,分別為,荀彧、荀攸、程昱、賈詡、郭嘉,可謂是人才濟濟,因此諸葛亮投曹操若想做到相國之職,恐怕難如登天!
為何不投孫權
孫氏一門三代盤踞於江東,政權早已根深蒂固,諸葛亮的哥哥也在江東,他為何也不加入江東孫權呢?
答案也相差不多,孫權有周瑜、魯肅等人,這二人之才皆不下於諸葛亮!
先來說周瑜
他與孫權的兄長孫策乃是莫逆之交,年齡也是相當,因為二人長相俊美,也被人稱作孫郎與周郎,在現在的意思就是孫帥哥與周帥哥!
周瑜輔佐孫策統一江東六郡,為江東政權打下來堅實的基礎,到孫權時,早已戰功赫赫!
《三國志---周瑜》: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復近尋陽,破劉勛,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
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孫策死後,周瑜與張昭一同掌管軍政大事。
再來說魯肅
演義中把魯肅刻畫成諸葛亮與周瑜的陪襯,實則不然,魯肅之才不弱於孔明!
早在建安五年時,魯肅曾與孫權秘密交談過,可謂是江東版的「隆中對」!
《三國志》: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
魯肅對孫權道:漢朝廷已不可復興,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為將軍考慮,只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變幻形勢。剿除黃祖,進伐劉表,儘力佔有長江以南全部地方,與曹操隔江而治,然後稱帝建號以便進而奪取天下,這有同漢高祖建立大業啊!」
這便是魯肅給孫權制定的未來規劃,孫權也一直如此施行,從他赤壁之後一直圖謀荊州便可見一二!
由此二人在,諸葛亮投孫權也不大可能被重用!
只有劉備能讓他完成志向
當時劉備屢戰屢敗,甚至是立足之地都沒有!
身邊更沒有能仰觀天下,胸懷奇謀的人才,諸葛亮投靠劉備後稍作成績,必然能得到重用,如曹操的郭嘉,孫權的魯肅!
那有人說了,雖然投劉備能得重用,但劉備要什麼沒什麼,諸葛亮就這麼自信劉備能成功嗎?
此言差矣!
劉備雖然屢戰屢敗,但他在當時也稱得上亂世梟雄!
與曹操作對的呂布、袁紹等皆已被滅,而劉備能存活至今自然不凡!
並且劉備有一個誰都沒有的好頭銜,「大漢皇叔」!
若論名義,誰也不如他劉備,他劉備若起軍揚言匡扶漢室那便是正義之師,這在政治上劉備還是稍佔優勢的!
即便現在劉備狼狽不堪,但若謀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地盤,猥瑣發育,以他劉皇叔的名義招賢納士,定能一展宏圖,實現中興大漢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