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2020年07月23日13:08:26 歷史 1614

大秦帝國安於一隅,在貧困中爆發,千年後的南漢國同樣偏於一隅,卻在富貴中滅亡。正應了那句話:上帝在給你打開一扇門的同時,又給你關閉了一扇窗。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各地方節度使像脫了線的風箏,關起門來當土皇帝。當中原的軍閥們,相互打得鼻青臉腫之時,最南端的清海節度使(節制今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劉隱,卻悄然做大。當朱溫滅唐,建立後梁政權後,劉隱被朱溫任命為南海王。

劉隱病逝後,他的弟弟劉龑繼承了爵位。劉龑就是南漢政權的建立者,當然他不會自稱「南漢」,而就是「漢」,南漢是後人的稱呼。既然是「漢」,也姓劉,劉龑應該是劉邦的後人吧?對不起,99成的不是!

根據各類史料和墓志銘發掘記載,南漢劉氏的族系,大致有以下三種說法:

一、中原人士

二、嶺南少數民族

三、大食波斯人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其中中原人士說法又有兩個爭議,一個說是河南上蔡,一個是彭城(徐州)。劉家人自稱是彭城人,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這是拚命往劉邦老家身上靠,不大可信。

有意思的是,劉龑稱帝後居然只立三廟,即祖父、父親和兄長。古代禮法,天子七廟(甚至九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這種自降身價的做法,暴露了劉家難以言表的家族背景。

南漢國建立於公元917年,滅亡於公元971年,歷時五十四年。南漢先後三代四帝,分別是高祖天皇帝劉龑(在位25年)、殤帝劉玢(在位1年)、中宗劉晟(在位15年)和恭宗劉鋹(在位13年),其中劉玢與劉晟是哥倆。

南漢國有兩個獨天優厚的條件,一是遠離是非地,國泰民安;二是高度發達的商業,國際貿易紅火。這兩個條件,讓南漢富得流油,可惜南漢國主們,把上帝為他們打開的門,當作了躲貓貓的玩具,上演了一幕幕荒唐劇,直到亡國。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南漢國皇帝們有多荒唐,大致說來有三點,一是驕奢淫逸,二是殘酷好殺,三是畸形政治。這三點幾乎是所有亡國之君的通病,可是當人們看到最後才發現,人家是把這三項做到極致的高段位選手。

驕奢淫逸

1.斂財有道

南漢國三代君主,斂財術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一代劉龑是土包子的做法,死勁增加賦稅,簡單粗暴。

第二代君主劉晟,嘲笑老爹守着金山去要飯,南海上每天都有國際商船駛過,哪條船上不都是一座小金山?是的,劉晟成了海盜皇帝,他直接派軍隊,到海上劫掠商人,把靠海吃海發揮到極致。

第三代君主劉鋹,又反嘲劉晟不文明,朕最討厭你們這些海盜,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劉鋹真沒吹牛,他的斂財術,足可以寫一篇博士論文:貨幣戰爭。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他發行了一種叫「乾亨重寶鉛錢」的貨幣,一聽名字就知道,這玩意不是銅錢,而是成本低廉的鉛。古代民間私鑄貨幣,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增加鉛的含量。劉鋹說,那才幾分利?我全部用鉛!而且他還強制規定,一枚鉛錢等值十枚銅錢。

為了推行鉛錢,從官員們開始,薪水一律領鉛疙瘩,回去後,再倚仗權勢,強行花出去。看我們南漢國的錢多乾淨,一點銅臭都沒有。好懸,虧得這傢伙不懂印鈔術。

劉鋹還有一個斂財之道,他派了一支八千人的「撈珠隊」,四處抓漁民,強制他們潛入深海采珍珠。為了能採到大珠,他們給漁民腳上綁上石頭,提高下潛深度,結果溺死者無數。

總之,南漢直到亡國,皇宮裡奇珍異寶多得船都裝不下,便宜了趙匡胤。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2.大興土木

劉鋹被押送到開封后,曾經用珍珠,親手給趙匡胤變了一副馬鞍。搞得趙匡胤大發感慨:這心思用到治國上,哪至於亡國。

是的,南漢三代君主有一個共同愛好:大興土木。

南漢皇宮遺址已經被發掘,其規模足以與大明宮相媲美,甩南越王宮幾條街。根據史書記載,皇宮的裝飾「玉堂珠殿」,連下水道都鋪滿珍珠,屋頂是黃金的,地面是白銀的,欄杆是水晶的。

當然除了皇宮外,離宮別苑是少不了的,至今還有一些遺存。劉龑是佛道雙修,他曾經挖了一條近兩公里長的人工湖,湖心建葯洲,洲上亭台樓閣,珍禽奇獸,彷彿仙境。此外,劉龑還興建了二十八座寺廟,對應二十八宿。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3.窮奢極欲

富貴之家倘若缺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皇家更糟糕。如果說劉龑的奢侈,多少還有那麼一點求仙問道的「精神價值」,他的兒孫們則不忍細看。

劉玢在位時間最短,但「貢獻」一點不低。這夥計有兩大愛好:一是玩裸戲,二是玩博戲。劉玢好色,還是重口味,喜歡「站街女」,經常召集一幫貨色,跟他玩「赤誠相見」,即便在劉龑的喪期,都堅持不懈。

大概劉玢是美術學院畢業的,喜歡人體藝術,他還有一個奇葩的命令:所有大臣要想見他,都必須接受脫光檢查的程序。

博戲就是看一幫大力士決鬥,劉玢最終死在這上面。他的弟弟劉晟,搞了一幫大力士,乘他喝多之際,給他做了一次「松骨」。不過,鬆開的骨頭再也沒接上,劉玢成了一堆支撐不起來的爛肉。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劉晟是一隻體面的禽獸,他最牲口的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侄女們,都納入他的後宮。

劉鋹在這方面則要「檢點」得多,也就養了一條豬——一個叫「媚豬」的波斯宮婢。劉鋹是「技術型」皇帝,國家都交給別人打理,他自稱「蕭散大夫」,整天跟「豬」玩在一起。

殘酷好殺

劉家祖傳好殺,聞不到血腥就心神不寧,更有資料說,三代皇帝都有一個讓人頭皮發炸的遺傳病:看到殺人就流口水!

1.劉龑六刑

晚年的劉龑,越發殘酷,動不動對臣民施以酷刑,為此他也當了一把發明人,發明了六種刑具:灌鼻、割舌、支解、刳剔、炮炙、烹蒸。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2.劉晟屠弟

劉晟兄弟十九個,那十八個兄弟,除了兩位早夭,一位戰死疆場,剩餘的十五位全部被劉晟殺害。其中包括前任皇帝劉玢,和他的政治同盟,五弟劉洪昌。除了這些兄弟,他的侄子們也都沒有逃過他的魔爪。

皇室內殘,從來沒有哪一位像劉晟那樣,做得那麼「乾淨」。

3.劉鋹殺臣

劉鋹當了趙匡胤的「食客」後,有一次老趙宴請他喝酒,這夥計見到酒杯嚇得哇哇大哭。劉鋹嗜殺,不像其父祖那樣粗暴,他最喜歡給大臣們喝毒酒。此刻見到趙匡胤賞酒,那場景跟他給別人下毒一模一樣。

趙匡胤呵呵一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搞得劉鋹人生第一次懂得了什麼叫慚愧。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畸形政治

1.宦官、宮女、女巫當政

宦官專權在古代屢見不鮮,但是像南漢這樣,完全掌握國政的還真沒有。從劉晟開始,南漢就逐漸是宦官的天下。

劉鋹不光是劉家荒唐無恥的「集大成者」,還是個無能者,有個叫龔澄樞的太監,被授予特進開府儀同三司、萬華宮使、驃騎大將軍,後又改授上將軍、左龍虎軍觀軍容使、太師,軍政一把抓。

宦官專權尚有跡可循,宮女當權、女巫干政,這種事則是劉鋹的「獨門絕技」。劉鋹任命一個叫盧瓊仙的宮女為侍中(即宰相),又引入一個叫樊鬍子的女巫參與政事決策。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樊鬍子裝神弄鬼,以上帝附體自稱,替盧瓊仙、龔澄樞、陳延壽等神化,他們結成小集團,把劉鋹糊弄的五迷三道。

2.士大夫自宮入仕

歷史上最奇葩的事出現了,劉鋹說,這世上唯有太監沒有家業,對皇帝最忠心,所以,誰要想陞官,必須先把自己的命根幹掉!

只要有利益存在,就會有人飛蛾撲火,這條絕戶的命令,居然沒有讓南漢缺少官員,全國一度宦官人數多達兩萬多人。

當然,劉鋹很快見識了宦官們的忠誠。971年,宋軍兵臨城下,劉鋹準備了十幾條船,裝滿金銀財寶和美女,計劃當魯濱遜。可是當他跑到海邊才發現,忠心耿耿的宦官們,勾結衛兵,提前揚帆了,留下劉鋹當木頭樁子。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南漢就這麼亡了。

其實南漢的自然條件非常好,在劉龑之前,其父劉謙和其兄劉隱多年經營嶺南,為劉龑夯實了政治基礎。劉龑執政的絕大多數時間,也是銳意開拓,大興科舉,廣開言路,深得民眾和士族階級的擁戴。

假如劉龑晚年不墮其志,立意北伐,乘北方政權無暇顧及南方時,先吞併荊楚、南平、閩越、南唐等政權,誰敢說笑到最後的一定是趙匡胤?

一個荒唐出尿來的政權,憑藉財力,居然能存活半個多世界,也算是個奇蹟了。

五代十國時期,富得流油的南漢,為何被後人譏諷為荒唐之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作者:靈犀一墨提到唐史,我們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門之變」,因為此次之後唐代真正進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傑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為盛唐的到來做好了最堅實的鋪墊。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 天天要聞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引子#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三輯(1987年11月),羅白樺口述(原註:政協辦公室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原標題《蔣介石貴池閱兵簡介》圖文無關,僅作示意正文1927年,蔣介石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嗣後,又收買了汪精衛,致寧、漢政府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 天天要聞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胖東來怕影響居民出行承包周邊小區物業費?多方回應近日,一則關於胖東來超市為解決客流引發的交通擁堵問題,主動承擔周邊小區物業費的消息在網絡引發關注。5月11日下午,經大河報《看見》記者多方核實,該傳聞系不實信息。詳情(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殷海濤)▼⊙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氣象台發佈氣象乾旱黃...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