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門忠烈」的楊家後代如今怎麼樣?37代傳人:平淡才是真

2020年06月19日15:04:06 歷史 1180

北宋時「楊家將」是婦孺皆知的將門世家。我們都看過關於「楊家將」的影視演繹,對這個滿門忠烈的英雄家族是如數家珍。在公元986年,「楊家將」中的楊業將軍披堅執銳,隨着部隊北伐,不料在這一次的出征中,楊業身死殉國,英魂埋葬在了黃沙之中。楊業的死,只是「楊家將」忠烈精神的一個代表,後來的楊延昭還有楊延玉,他們都是用生命給自己的家族添上了悲壯的註腳。

「楊家將」之所以能夠得到千年來的讚揚歌頌,不是因為他們立下了多少豐功偉績,歷史上的他們,也沒有能將北宋的江山給力挽狂瀾,但是我們之所以要去傳頌「楊家將」的精神,就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是我們這個民族中「血性」精神的代表。

「滿門忠烈」的楊家後代如今怎麼樣?37代傳人:平淡才是真 - 天天要聞

很多人不明白,為何世界文明史上,只有中國文明才能夠五千年來延續至今,有的人說是幸運,有的人說是奇蹟,但這個世界上能夠屹立在民族之林,並且巋然不倒的國家和文明,那都是通過堅韌的拼搏和敢於犧牲的精神才能做到的。

「楊家將」不僅僅是一個家族的傳奇,更是告訴了後人,哪怕是在江山殘破,昏君奸臣當道的王朝末路,中國人依舊能夠挺起自己的脊樑,能夠用血肉之軀來撼動敵人的膽魄,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氣就是流淌在華夏族人的血脈中。

「滿門忠烈」的楊家後代如今怎麼樣?37代傳人:平淡才是真 - 天天要聞

正是因為「楊家將」對於中國人有如此獨特的意義,因此千年來都有很多人關注着楊家後人的傳承和繁衍,北宋滅亡後,元朝的當權者曾經尋找過楊家將的後人,為了謹慎起見,楊家將的後人都改名換姓,只是偷偷用族譜來傳續着自己的身份。後來元朝不到百年就退回到了漠北。

朱元璋登基後,下令一定要找到楊家的後人,這個時候楊家後人才將族譜拿了出來,經過朝廷的勘正後,他們改回了自己家族的姓氏,而作為「忠烈家族」的後人,明朝一直對於他們有妥善的安置,不論是科舉還是賦稅上面都有一定的優待。

「滿門忠烈」的楊家後代如今怎麼樣?37代傳人:平淡才是真 - 天天要聞

明亡之後,楊家將後人又一次的主動隱退,但是這一次隱退沒有多久,就因為康熙帝「尊崇漢學」便打消了自己的顧慮,因此從康熙到如今,楊家將的後人傳承一直就是公開可循的。作為一支受到天下人矚目的家族傳承,楊家後人經受了蒙古人的追殺,也歷經了很多亂世和饑荒,因此家族人數一定是沒有多少擴充,甚至有些支系因為族譜的散失,已經是無所尋找。

因此從北宋能夠傳承至今的楊家後人,還是很稀少的。其中有這樣的一支楊家後人,他們應該早早在元朝時就躲入到邊緣的川蜀之地,並且發展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他們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雨,一直算是相安無事,這一支的居住地,如今就在四川綿陽市的梓潼縣,如今為族長的是一個叫做楊開華的男人。

「滿門忠烈」的楊家後代如今怎麼樣?37代傳人:平淡才是真 - 天天要聞

根據楊開華的講述,他們這一支的是在八百多年前時落腳到四川的,並且從族譜上可以看到一代代的傳承都是有詳細的記載。很多人對楊家後人最大的好奇點就是,楊門絕學「楊家槍」是不是傳承了下來,雖然很多人以為這是演繹中的虛構槍法,但是楊開華從小的時候就從父親那裡學了一套36套槍法。

這種槍法並不叫做「楊家槍」,本來是沒有名姓的,按照楊開華的說法,槍法只是自己家族中的一種習練武藝,只是外人會因為仰慕楊家將的事迹,因此才會起了名號,不過這套槍法更多的只剩下強身健體的效用,在「冷兵器」時代已經落幕的當下,不論這套槍法有多少的殺傷力,都已經和戰場殺敵無關了。

「滿門忠烈」的楊家後代如今怎麼樣?37代傳人:平淡才是真 - 天天要聞

對於楊開華來說,自己也不會強迫自己的子孫後代去習練這套槍法,因為科技已經很發達,自己能夠用錄像工具把這套槍法給永遠的留存下去,而對於後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過好自己的生活,將「楊家將」的精神給記在自己的心裏,用在工作和學習上,而不要希圖靠着老祖宗的榮光去走什麼捷徑,「楊家將」精神是屬於全民族的精神財富,作為後人的他們,只有看到天下太平,能夠過上平淡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幸福,也是國家的幸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塊荒地定乾坤:牧童變帝王背後的真實人性博弈 - 天天要聞

一塊荒地定乾坤:牧童變帝王背後的真實人性博弈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來自權威資料,圖片源於網絡。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權,請和我們聯繫,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中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如有錯誤或不實之處,還請您諒解和指正,創作不易,感謝支持。前言歷史長河中的某些瞬間,往往被後世賦予神話色
劍河公路:沉入湖中的綵帶 - 天天要聞

劍河公路:沉入湖中的綵帶

編者按:本文選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世紀大壩 清江明珠——三板溪水電站文史資料專輯》第187頁。作者為時任劍河縣交通局辦公室主任姚本正。三板溪水電站庫區南加段(圖片來自網絡)三板溪水電站庫區淹沒劍河境內公路10條,總里程120.12公里。它們分別是:1956年3月至1981年9月分段修建的展架至劍河至滿天星至南加...
鄭惠黎病逝,享年102歲 - 天天要聞

鄭惠黎病逝,享年102歲

5月24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旗下微信公眾號「腫瘤核醫學」發文披露,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原核醫學科主任鄭惠黎教授5月20日於多倫多病逝,享年102歲。鄭惠黎上世紀50年代留影 圖片來源:「腫瘤核醫學」微信公眾號(來源:微信公眾號「腫瘤核醫學」)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明朝貪腐無法禁絕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明朝貪腐無法禁絕

一、春秋時期季孫氏和孟孫氏春秋時期魯國「三桓」中的季孫宿和仲孫速兩個人,季孫速無嫡子,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周禮,季孫宿應該立公鉏,而不應該立悼子。但是季孫宿偏偏喜歡庶幼子悼子。仲孫速也類似,立了嫡子孺子秩,庶子羯不甘心。
項立剛:利益集團的侵蝕讓美帝衰落 - 天天要聞

項立剛:利益集團的侵蝕讓美帝衰落

項立剛用明朝東林黨舉例,說只要利益集團抱成團後開始挖國家牆角,利益集團越來越富,國家越來越窮,這就是一個強大國家衰落的開始,他認為這是人性,一旦某一事件發生後國家拿不出錢解決問題,強大帝國頃刻間也就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