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盪,是秦國歷史上一個「奇葩」的國君。他長得虎背熊腰,而且天生神力,但卻死得非常窩囊。當時嬴盪率領大軍前往洛陽,周天子只能親自迎接,嬴盪見到傳說中的九鼎之後,就執意要舉鼎以展示自己的力量,尤其是象徵秦國山川的雍州鼎。
但不幸的是,嬴盪雖然將鼎舉了起來,但沒有站穩,鼎正好砸到他的右小腿上,直接整了個粉碎性骨折,而且血流不止。就這麼,年輕的秦武王嬴盪就因為舉鼎而死。
兩千多年來,人們只要提到嬴盪的死法,就會大笑不止,認為嬴盪作為秦王竟然冒着生命危險舉鼎玩,實在是作死。但是實際上,如果嬴盪當時能夠站穩的話,我們現在可能還會聽到一個新的成語,那就是「舉鼎中原」,實際上,這是嬴盪非常富有智慧的一次政治表演。
我們知道,歷史上,有著名的「問鼎中原」,講的就是楚莊王的事情。因為九鼎象徵著天下,不是諸侯王應該惦記的,問鼎恰恰就是代表了楚莊王的野心。而這次嬴盪直接帶着大軍前往洛陽,同樣是為了秀肌肉,彰顯自己的力量。還有什麼比在九鼎上做文章更有效的方法呢?
既然是表演,那麼嬴盪應該提前做了許多準備,比如提前知曉鼎的重量,以做好準備。因為萬一真的舉不起來,那秦國反而會丟人現眼。
秦武王是一個軍事才能相當高的君王,他重新樹立起了親人勇武好戰的風氣,發動了著名的宜陽之戰,打開了秦國東征六國的大門。此外,嬴盪還具備很深的政治智慧,這從他當年不殺張儀,並以張儀為武器挑動齊國魏國之間的矛盾就能看出來。要知道,當時的嬴盪才只有二十多歲,前途不可限量。如果嬴盪能夠多活幾十年,那秦國統一天下可能就會提前很久。
可惜的是,不知道中間出了什麼變故,導致嬴盪的這次事故。小編認為事情可能沒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