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原來漢末三傑才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為何卻默默無名?

2020年03月20日12:44:12 歷史 1261

漢初有三傑:蕭何、張良、韓信,都是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過汗馬功勞,在歷史中也比較有名,而在東漢末年也有三個人,被稱為漢末三傑,他們是:盧植、皇甫嵩、朱儁(有時也用三河五校來概況)。而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正是因為他們三個人才得以被鎮壓,我們所熟知的《三國演義》為了突出曹劉以及其他主要角色,移花接木,把大部分的功勞都給了他們。我們今天就來簡單的聊聊這漢末三傑。

東漢:原來漢末三傑才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為何卻默默無名? - 天天要聞

盧植

少年時就懷有大志,拜當時東漢的大儒馬融為師,在求學期間喜歡鑽研儒學經典,不僅如此,盧植武藝方面也是較高的,可以說是能文能武。學成之後,返回家鄉涿縣開門教學,後面叱吒風雲的兩個人物劉備與公孫瓚也在盧植門下求學。朝廷也覺得盧植是個人才,多次徵召其才答應入仕為官,而此時盧植已經三十歲了。不過盧植能文能武,很快就在官場闖出了名聲,九江蠻族叛亂、廬江蠻族叛亂,盧植均出色的完成了平叛。後歷任議郎、侍中、尚書。

東漢:原來漢末三傑才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為何卻默默無名? - 天天要聞

而此時黃巾之亂也爆發了,久疏戰陣的朝廷軍不堪一擊,也沒有多少大將有能力鎮壓,於是盧植被漢靈帝封為北中郎將,率領禁軍中的北軍五校(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營)的將士,前往冀州鎮壓黃巾軍,不過由於盧植不畏強權,與朝廷派來的監軍產生分歧,不僅丟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還被免官下獄押回京城。後經皇甫嵩求情才得以赦免。而接替盧植的正是董卓。不過是以失敗而告終,黃巾之亂平定,朝廷的鬥爭越演越烈,盧植罷官保命回鄉退出政權。公元192年因病去世了。

東漢:原來漢末三傑才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為何卻默默無名? - 天天要聞

皇甫嵩

皇甫嵩乃是將門世家之後,其家族為世代鎮守邊關的武將,從小被耳濡目染,不僅文武雙全,而且道德品質也是極高。最初被舉為孝廉、茂才,開始入仕,漢靈帝時被征為侍郎,任為北地太守。黃巾起義爆發後,皇甫嵩與呂強上疏請求解除黨禁,被授為左中郎將與右中郎將朱儁率五校精兵鎮壓黃巾軍。

東漢:原來漢末三傑才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為何卻默默無名? - 天天要聞

戰潁川、戰長社、鎮壓汝南、戰廣宗,斬殺波才,擒獲卜已,由於盧植被誣下獄,董卓也被擊敗。於是朝廷下詔命皇甫嵩率兵進擊平定冀州黃巾軍 ,斬殺張梁、張寶。黃巾起義平定後以功拜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里侯。而後也一直活躍在綠洲等地平定叛亂,歷經董卓李傕、郭汜之亂後任為光祿大夫、太常,公元195年在京城病死。

東漢:原來漢末三傑才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為何卻默默無名? - 天天要聞

朱儁

與以上兩位相比,朱儁的成名完全是其實打實努力出來的,他出身寒門,因其孝順仁義舉為孝廉入仕,任交州刺史期間,以家兵五千平定交州叛軍。被封為都亭侯,入朝為諫議大夫。黃巾起義爆發,朱儁以右中郎將、持節平定三郡之地。又於河內郡擊退張燕。後歷任光祿大夫、屯騎校尉、城門校尉、河南尹。不過在李傕郭汜之亂時,獻帝命朱儁和太尉楊彪等十多人去說服郭汜,讓他與李傕和解。郭汜不同意和解,扣留朱儁、楊彪等為人質。朱儁的性格剛猛,當日便過於憤怒發病而死。也實在是可惜。

東漢:原來漢末三傑才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為何卻默默無名? - 天天要聞

這就是漢末三傑可以說當時也是由於這些想着匡扶漢室這些人,才得以讓奄奄一息的漢朝在延續,但是,但是漢朝早已經病入膏肓,憑藉這些少部分人的抗爭,沒有任何改變,畢竟人的精力年齡是有限的,在他們相繼離世之後,各諸侯也進入爭權奪利的白熱化階段。最終形成的東漢末年的亂世。而且也受影視劇以及《三國演義》對他們介紹不多,所以也就感覺他們不是特別出彩。同時也不是和曹劉吳是一個時代的,所以就不太出名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差點成了蘇聯的「副總統」,卻悄悄把哈薩克從「俄語帝國」里抽了出來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1991年夏天,蘇聯還沒散,莫斯科那邊在考慮設個「副總統」職位。圈裡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本來是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着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 天天要聞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聞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袁院士生前是一個很陽光、很快樂的人,常常說,做人要向陽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種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懷念。袁隆平的侄兒袁景輝告訴記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 天天要聞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最近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經歷種種風波後在今年重新開播,講述了在晚清動蕩時期,幾位中國青年在時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體在革命浪潮中經歷的成長與犧牲。電視劇主角梁鄉,皇族宗室、父親早亡、留學日本、主張立憲,種種經歷都在說明此人的歷史原型是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