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大地傷疤」變成「生態綠肺」 ?「英雄地質隊」大隊長丁正江談奮鬥歷程

2025年05月21日21:40:28 歷史 9463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代睿

5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自然資源領域代表圍繞「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紮根一線26年的基層地質工作者、被授予「功勛卓著無私奉獻的英雄地質隊」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的大隊長丁正江動情地表示,近年來,地質大隊修復礦山礦坑70多處,復綠山體近500公頃,把原先的廢棄礦區變成了生態公園,每年還能固碳約3400噸,「大地傷疤」變成了「生態綠肺」。

如何把「大地傷疤」變成「生態綠肺」 ?「英雄地質隊」大隊長丁正江談奮鬥歷程 - 天天要聞

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大隊長丁正江。圖片來源:國新網

礦產資源是工業的糧食,丁正江的工作就是要通過野外地質調查,像「地球醫生」一樣診斷地球結構,探尋資源能源礦產。回憶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時,丁正江吃住在野外,每天看岩芯、理數據、查資料,一連好幾個月不回家。也正是憑着這份堅守,他參與探獲了大中型以上礦床11處,累計為國家提交金礦1300多噸。

如今,作為山東省地礦局金礦找礦創新團隊負責人,丁正江牽頭建設了自然資源部深部金礦勘查開採技術創新中心,為地質找礦搭建了技術交流與人才培養平台。在工作中,他通過推廣綠色勘查技術,把生態保護融入到地質勘查全過程。

丁正江表示,在勘查中,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管控制度」:在勘查設計階段引入了生態影響預評估機制;勘探過程中,通過運用新技術方法,比如定向鑽進,在一個地方進行多個鑽孔施工,這樣就減少了對地盤的佔用;需要破土取樣時,利用淺鑽代替挖槽,減少對地表的破壞;勘探後利用草皮移植、土壤回填等技術,把地表恢復如初,甚至有的地方比原先土更肥、草更綠。

他的團隊還開展了大量礦山修復工作。在修復過程中,運用了「礦山診療一體化」技術,就是先通過無人機航測給山體「體檢」,再量身定製修復方案。針對礦山地貌的不同特點,採用特定的修復技術,這樣就最大程度保證了後續的修復效果。

在發揮地質找礦主力軍作用方面,丁正江不斷拓展找礦的領域和地域,堅持三線聯動,立足膠東,不斷加大對深部和海域的金礦找礦力度;走向省外,每年投入一半以上力量在西部邊遠山區開展地質找礦工作;走出國門,在多個國家提供地質技術服務。礦種上,從金礦到銅多金屬礦、再到清潔能源礦產等方面都有涉及。

「為解決束縛找礦的技術難題,我們還在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單位拿出自籌資金開展課題研究40多項,還參與了國家、省部重大科研項目5項。」丁正江透露,2023年獲批實施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取得了基層地勘單位牽頭承擔此類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零的突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詞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詞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危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風吹得城牆垛口嗚嗚作響。誰也沒料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扣下蔣介石的那聲槍響,不僅撞開了抗日的大門,更把兩個人的命運拽進了截然不同的深淵。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到頭髮花白,楊虎城卻帶着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樣是兵諫的發動者,蔣介石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