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2025年05月06日11:24:11 歷史 1167

誰會成為下一任天主教教宗

教宗方濟各去世後,這是懸於14億天主教教徒頭上的「上帝之問」。

選舉下一任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召開在即。

全球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紅衣主教」,正在西斯廷禮拜堂Sistine Chapel)集結。

135名主教中,誰會是天主教第267任教宗?

是會選出第一位亞洲教宗?還是交棒給歐洲 「老家」?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個大問題,不過,我們能從這場教宗繼承之戰中,看到基督教的另一面,那就是:

基督教在2000年時間裏,一直在分裂!

回看基督教的這2000年:

基督教分裂出天主教和東正教,天主教又分裂出基督教新教,新教又分裂出摩門教,甚至天主教到了中國,還分裂出了拜上帝會。

2013年,本篤十六世辭職,顛覆了教宗任職「直至死亡」的天主召叫,製造了雙教宗的神學混亂:

教會能否存在兩位在世的「基督代表」?退位教宗是否仍具某種神恩?「太上教宗」的「影子教廷」是否在分裂天主教?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而之後,教宗方濟各,又把天主教教義顛倒了個個兒。

原本天主教教義中絕對禁止的悖神之行,一個個得了教宗允許。

方濟各公開接納同性戀,並允許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

方濟各打破天主教法典,寬免離婚再婚信徒;

方濟各接納女性,2021年還任命法國修女娜塔莉·貝卡為梵蒂岡副國務卿;

甚至,方濟各還和伊斯蘭教、東正教等異教和解,對梵蒂岡去中心化。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中心和邊緣,保守和開放,在撕裂天主教。

當代天主教的「雙教宗」,彷彿是公元1054年羅馬帝國東西教會。

其實真要從宗教學來說,方濟各的出現,本身就是一次天主教分裂——一個「政治正確」的天主教,在方濟各的輓歌中,正準備新生。

為什麼基督教一直在分裂?是哪條教義給基督教打上了分裂基因?

我們不妨就從歷史中尋找答案。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一、重返梵蒂岡

公元1209年,教宗英諾森三世發動阿爾比十字軍鎮壓異端。

公元1215年,英諾森三世召開第四次拉特朗大公會議,確立了「教會法至上」原則。

公元1274年,在第二次里昂大公會議上,教宗格里高利十世為終結三年空位期規定樞機必須被隔離在封閉場所,直至選出新教宗。

教宗選舉的秘密會議制度,自此誕生,並在1294年首次採用,選出了塞萊斯廷五世。

秘密會議可以說是天主教神權的根基制度,它使得神權的「世襲」,被關在紅衣主教之中,這也使得權力的黑箱,壟斷在神權手中。

天主教教會,成了歐洲最大的門閥。教會內,藏污納垢,爭權奪利,名為上帝,實為撒旦。

終於,公元1378年,爆發了天主教會大分裂,也即阿維尼翁分裂。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羅馬、阿維尼翁、比薩,同時存在三位「教宗」,各自為政不說,還助瀾了百年戰爭

直至公元1417年,康斯坦茨大公會議罷黜各方教宗,選出教宗馬丁五世

但這40年教宗對立,揭掉了神聖畫皮,也永久撕裂了天主教教會。

14世紀末,文藝復興興起,並在之後200年里,席捲歐洲。

但丁的《神曲》),到薄伽丘十日談》,從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巨匠的藝術,從哥白尼日心說,到伽利略的自然科學,天主教遭到了理性主義的解構。

但教宗仍沉醉在權力幻夢中,就在16世紀初,教宗良十世(Leo X),為籌資建聖彼得大教堂,大規模銷售贖罪券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多明我會修士約翰·台徹爾(Johann Tetzel),甚至公開促銷說:以「錢幣叮噹落入箱底,靈魂瞬間升入天堂」。

這張小小贖罪券,最終引發了一場反教宗的宗教運動。

這就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公元1517年,馬丁·路德在維登堡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

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

公元1520年、1521年,教宗良十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先後要求路德撤銷生命,均遭路德拒絕。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最終,路德被聖座判處破門律,但對路德的報復,卻帶來了一場宗教分裂。

基督教新教與天主教分裂,也敲響了教宗神權的喪鐘。

公元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訂立,和約中確立了「教隨國定」原則。

歐洲的神權時代就此終結。

到了1870年,教宗國被意大利王國吞併,教宗退居梵蒂岡,徹底與世俗權力剝離。

教宗不再以教皇身份,統治歐洲,但王權也不再干預教宗的任命。

1904年,天主教教會發佈《空位期憲章》,庇護十世取消了世俗君主對教宗的否決權。

1975年,天主教教會進行《空位期》改革,教宗保祿六世將選舉人年齡限制為80歲以下。

1996年,天主教教會發佈《主的普世羊群》(Universi Dominici Gregis),規定秘密會議必須於教宗空缺後15至20天內召開。

我們熟悉的現代教宗制度,就此確立。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四、尾聲

天主教教宗,歷經2000年複雜演變,從早期基督教的簡單推選,到中世紀的政治博弈,再到現代的神聖爭奪,也折射出了歐洲的千年變遷。

神權曾是光明的搖籃,但卻又成了黑暗的枷鎖,宗教曾整合了破碎的歐洲,但卻又壓制了歐洲的多元,但不管怎樣,天主教,已與西歐這塊土地綁定。

彼得,到方濟各,教宗的選舉,是天主教神學千年一系,也是天主教世界滄桑巨變。無論你對天主教的立場如何,但普世地看,這仍是一個神聖的使命。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這個使命,千年不易,那就是:為全球13.9億天主教徒,尋找一位「基督在世代表」;也是為天主教,在世俗與神聖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的支點。

我們的時代,並非宗教的時代,再不像中世紀那般,教皇的命令,改變世界,但我們的時代,也去不掉宗教的存在,因為那是13.9億人的靈魂所棲。天下不必大同,但神聖與世俗,應當相互尊重。

這一期內容,並不會有多少用,但我想,會讓你對另一個世界多一些了解,這個世界,橫看成嶺側成峰,思考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立體化這個世界,而非二元化這個世界。

以上。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褒貶千年難定論!隋煬帝是昏君,還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聞

褒貶千年難定論!隋煬帝是昏君,還是千古一帝?

大業元年的江都,煙花如星雨般墜落在運河之上,將整條河面染成流動的霞色。隋煬帝楊廣斜倚在龍舟二樓的朱漆欄杆旁,手中的夜光杯映着粼粼波光。他望着舞姬們隨風翻飛的廣袖,忽然吟道:「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一旁的蕭皇后輕笑道:「陛下新作,怕是又要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 天天要聞

基督教為什麼不停分裂?21世紀,天主教還會分裂嗎?

誰會成為下一任天主教教宗?在教宗方濟各去世後,這是懸於14億天主教教徒頭上的「上帝之問」。選舉下一任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召開在即。全球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紅衣主教」,正在西斯廷禮拜堂(Sistine Ch
莫斯科舉行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 - 天天要聞

莫斯科舉行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

5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戰機編隊飛過紅場,參加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5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戰機編隊飛過紅場,參加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5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戰機編隊飛過紅場,參加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
古代被發配的犯人,為什麼途中有機會也不逃跑?原因令人吃驚 - 天天要聞

古代被發配的犯人,為什麼途中有機會也不逃跑?原因令人吃驚

當我們談論起古代犯罪的人,大家都會想到的一個場景就是被關在一個籠子里,然後有眾多的官兵押往刑場或者是發配至某個地方。不過在官兵押送發配地方的路上時,其實是有機會可以逃跑的,畢竟古代交通不便,不論走往哪裡都需要靠人力,最快的也就是通過牛馬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