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興亡史《第二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

2025年04月12日23:32:07 歷史 1048

隨着俄國沙皇推行資本主義發展以後,俄國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工會組織,比如,南俄工人協會等等。

19世紀80年代以後,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業危機的出現,資本家加大了對工人的剝削,肆意降低本來就很微薄的工資,強迫工人接受奴役性的僱傭條件,在無休止的壓迫下,工人協會有了新的發展。

據統計,從1880年到1894年間,俄國共爆發罷工運動500多次,超過50萬工人參與了罷工

蘇聯興亡史《第二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 - 天天要聞

彼得堡莫斯科基輔敖德薩喀山等地,相繼出現許多馬克恩主義團體和小組,也就在這個時候,列寧參加了喀山的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在小組內列寧學習和研究了許多科學社會主義的著作,幫助他弄清了俄國現實生活中的許多複雜現象,讓其逐步成為了一名無產階級革命家,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主義洪流。

從90年代起,俄國各馬克思主義小組,就開始和工人運動相結合了,首都彼得堡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心,還有工人運動中心,這裡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社會民主主義者。

1895年11月,以列寧為核心的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正式成立,在莫斯科,基輔等地,也先後建立了鬥爭協會和工人協會,為建立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奠定了基礎。

蘇聯興亡史《第二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 - 天天要聞

1898年3月,各地社會民主主義組織的代表,聚集於明斯克,秘密舉行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會上通過了成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決議,選舉產生了工黨中央委員,並批准了工黨的機關報,以及工黨的國外代表機關,從而宣告了俄國無產階級工黨正式建立。

這時候的列寧還在流放,當他得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成立後,十分高興,他立即宣布,從今以後,他已經是一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黨員了。

但這一切,都遭到了俄國沙皇的報復,工黨的中央以及各級組織,均遭到沙皇軍警的破壞,許多領導人被捕。

1900年,列寧從流放地回來後,就與普列漢諾夫馬爾托夫等人合作,出版了火星報,為在俄國建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而努力。

蘇聯興亡史《第二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 - 天天要聞

1903年7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新的黨綱和黨章,在選舉中央領導機關時,黨內分成了兩派,擁護列寧的多數派被稱為布爾什維克,擁護馬爾托夫的少數派,被稱為孟什維克

在1905年的革命中,俄國無產階級充分顯示了自己的實力,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雖然在策略問題上存在嚴重的分歧,但兩派在對革命性質的認識上,基本相同,在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鬥爭中,也在不少場合站在同一條戰線上,這次革命沉重的打擊了沙皇的專制統治,各個階級都在革命中,經受了鍛煉和考驗,資產階級在革命過程中,徹底暴露了他的動搖性和妥協性。

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領導和影響下的無產階級,勇敢的登上了政治舞台,創立了新型的階級組織,即蘇維埃,這為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進行了一次總演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泰山隊深夜發道歉信,球迷卻並不買賬,球隊走到如今這般田地,已經不單單是主教練崔康熙的問題了 - 天天要聞

泰山隊深夜發道歉信,球迷卻並不買賬,球隊走到如今這般田地,已經不單單是主教練崔康熙的問題了

在中超聯賽第11輪比賽中,山東泰山客場挑戰雲南玉昆,本場比賽的賽前,泰山球迷其實對於球隊取勝還是抱有非常大期待的,此前球隊狀態持續低迷,球隊急需在這樣一場比賽中拿到三分來提振士氣,可惜最終泰山隊卻再次讓球迷失望了,經過90分鐘較量之後,泰山隊以2-3的比分遭遇到了對方的逆轉,球隊也是遭遇到了4輪不勝,並且4...
查爾斯三世與卡米拉加冕肖像揭幕,英國國家美術館迎歷史性時刻 - 天天要聞

查爾斯三世與卡米拉加冕肖像揭幕,英國國家美術館迎歷史性時刻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與王后卡米拉的官方加冕肖像於5月6日正式亮相倫敦國家美術館中央大廳,恰逢兩人兩年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的紀念日。這兩幅肖像由英國畫家彼得·庫菲爾德(查爾斯肖像)和保羅·本尼(卡米拉肖像)創作,將在此展出六周後,永久收藏於白金漢宮的王座廳,成為皇家藝術藏品的一部分。此次展覽延續了英國王...
《似錦》:身處黑暗卻想去照亮別人的福清公主和耿直的都城司甄珩 - 天天要聞

《似錦》:身處黑暗卻想去照亮別人的福清公主和耿直的都城司甄珩

電視劇《似錦》中的甄珩先出場,出場印象就是清冷儒雅,但是升堂審案一板一眼,拿證據說話,偵破長興侯世子一案,沒有因為對方是長興侯而畏懼,一直積極調查真相,讓真相浮出水面。甄珩辦案很強硬,前期對於女主姜似有愛慕之情,親自送花,表達自己想法,被女主拒絕之後也沒有生氣。沒想到是倆人不合適,自己還沒有遇見命定...
深度 | 建交50年,中歐如何再出發? - 天天要聞

深度 | 建交50年,中歐如何再出發?

5月6日,中國與歐盟迎來建交50周年,中歐領導人互致賀電。這是中歐關係承前啟後的歷史節點,也是這對全面戰略夥伴重新思考雙邊關係發展的重要時刻。站在國際局勢波譎雲詭、地緣博弈異常激烈的關鍵十字路口,作為世界上兩大文明、兩大力量和兩大市場,中歐關係正呈現何種發展態勢?又面臨怎樣的戰略契機?韌性從何而來19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