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專家開始編故事,俄羅斯或在今年9月進攻立陶宛

2025年03月31日17:50:18 歷史 9622

俄軍打完烏克蘭,或將再打波羅的海三國?西方專家編故事,認為俄羅斯或在今年9月進攻立陶宛,他們的依據又是什麼?

隨着特朗普政府加快調解俄烏衝突停火的步伐,俄烏雙方走向和談的趨勢也確實變得越來越清晰,就在近日美烏、美俄先後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會談,這也是各方第二次在利雅得舉行會談,並且會談的結果都還不錯,澤連斯基更是公開表示,這次對話「非常有益」。在這樣大背景下,外界輿論普遍認為,俄烏和平的曙光或將越來越近。但一些歐洲國家卻開始坐不住了,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為了儘早結束俄烏衝突,同時修復美俄兩國關係,甚至無視烏克蘭與歐洲的利益,並且還有意向俄羅斯靠近,這讓一些歐洲國家感到了深深的擔憂,這種擔憂不僅僅只體現在美國與歐洲的矛盾分歧持續擴大,同時也體現在俄羅斯對歐洲的「軍事威脅」上。近段時間以來,一些西方專家就開始編起了故事,曝光普京的「真實野心」,他們認為俄軍在打完烏克蘭後,下一個目標就是歐洲,尤其是波羅的海三國,即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

西方專家開始編故事,俄羅斯或在今年9月進攻立陶宛 - 天天要聞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這些西方專家還給出了一個俄軍可能發動進攻的時間,就在今年9月份。為什麼他們這麼確信俄軍會在9月份對波羅的海三國發動進攻呢?他們的依據又是什麼呢?主要有三點:首先,今年9月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將會舉行一場名為「西方-2025」的大規模軍事演習,雙方至少會投入1.3萬名軍事人員,另有大量的重武器參與。正是基於這一點,這些西方專家就認為,普京可能會利用聯合軍演的機會打響一場「閃電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波羅的海三國

西方專家開始編故事,俄羅斯或在今年9月進攻立陶宛 - 天天要聞

其次,在這些西方專家看來,當俄烏衝突結束後,俄羅斯很有可能會「複製」克里米亞事件,以保護俄羅斯人為由對北約成員國發起進攻,而這個突破口就是挪威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因為那裡生活着400多名俄羅斯人。之所以這些西方專家會認為俄軍會這麼做,主要是覺得俄羅斯想藉此來試探北約成員國對北約第5條的決心。

最後一點,這些西方專家對俄羅斯有這樣的擔憂,可能也與不久前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的「餐桌菜單論」有關。當時梅德韋傑夫在評論特朗普與普京通話的時候說了這麼一番話,稱餐廳里只有俄羅斯和美國,而餐單上主菜是烏克蘭,開胃小菜就是歐洲。或許正是因為這極具「威脅」且「羞辱」意味明顯的話,讓歐洲一些小國感到了一些恐慌。只能說,這些西方國家所編造的故事「很精彩」。

西方專家開始編故事,俄羅斯或在今年9月進攻立陶宛 - 天天要聞

在這之前,同樣作為北約成員國的波蘭,該國總統杜達就曾公開呼籲美國將其核武器部署到波蘭境內,以此來震懾俄羅斯,阻止俄羅斯「未來可能的侵略行動」。他給出的理由是,俄羅斯在俄烏衝突剛爆發後不久,就曾毫無顧忌的將自家核武器部署到了白俄羅斯境內,這對波蘭以及周邊北約成員國造成了「威脅」。

那麼對歐洲國家的這種恐慌與擔憂,作為北約「帶頭大哥」的美國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近日,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在回應美俄第二次利雅得會談的相關問題的時候,就刻意淡化了美國的北約盟友對俄方可能會因達成協議而敢於入侵其它鄰國的擔憂,他不認為普京想要佔領整個歐洲。

西方專家開始編故事,俄羅斯或在今年9月進攻立陶宛 - 天天要聞

當然了,話說回來,如果在俄烏衝突結束後,一些歐洲國家「不老實」,擺明了就是想繼續挑釁俄羅斯,不排除俄羅斯有向其發難的可能。比如,他們派遣自家的軍隊打着所謂「維和」的名義進駐烏克蘭,這顯然是俄羅斯所不能容忍的。在這之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曾明確發出警告,如果歐洲軍隊部署到烏克蘭,就意味着北約組織正式介入烏克蘭衝突。要知道,俄烏衝突剛開始是由於什麼原因打起來?不就是北約東擴步伐加快,烏克蘭急於尋求加入北約所導致的嗎?要是讓歐洲國家的軍隊部署到了烏克蘭,這不就相當於是北約軍隊進駐烏克蘭了嗎?那這場持續三年的俄烏衝突不就等於白打了嗎?普京肯定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裏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