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川渝兩地萬人空巷共迎「龍抬頭」

2025年03月01日17:40:23 歷史 4730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3月1日,在四川瀘縣方洞鎮的屈氏莊園文化旅遊景區遊客中心,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伴隨着熱鬧喜慶的鑼鼓聲,一條條威武霸氣的彩龍翻騰而起,大批遊客和村民前來一睹舞龍風采。

二月二 川渝兩地萬人空巷共迎「龍抬頭」 - 天天要聞

舞龍表演。

當天是農曆「二月二」,是民間俗稱「龍抬頭」的日子,四川·瀘縣第十屆「二月二 龍抬頭」民俗文化暨龍文化宣傳日活動在瀘縣方洞鎮開展。在精彩紛呈的舞龍表演和祈福儀式中,人們祈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二月二 龍抬頭」是由民間興起的民俗雅集,據了解,2013年,方洞鎮舉辦了首屆活動,歷經12年的傳承守護,到如今已發展成為萬人空巷的非遺盛會。

二月二 川渝兩地萬人空巷共迎「龍抬頭」 - 天天要聞

舞龍表演。

「最初我們鎮上的舞龍隊伍只有五六支,如今已經發展到八支。」方洞鎮組宣統委員賀沛成介紹,不僅舞龍隊伍在增加,活動形式也有了新變化。

以今年的活動為例,其將民俗文化與景區融合,將活動從原本的一天增加至三天,除了舞龍等表演,現場還設置美食一條街和農特產品展銷一條街,此外,還有非遺體驗點,遊客可親手舞動彩龍,感受非遺技藝的靈動。

二月二 川渝兩地萬人空巷共迎「龍抬頭」 - 天天要聞

重慶市榮昌區清江鎮帶來了重慶非遺《金錢板》表演。

記者在當天的活動現場看到,還有來自重慶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金錢板》表演。「近兩年來,我們和重慶榮昌區清江鎮形成了常態化的文化交流。」賀沛成說,方洞和清江兩地地域相連、文化相通、發展相依,兩地在河流管護、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合作由來已久、情誼深厚。近兩年來,兩鎮形成了常態化的文化交流,比如,此前,清江鎮的「村晚」活動,方洞鎮亦有深度參與,其國家級非遺雨壇彩龍受邀演出。未來,兩地還將持續攜手推動文化互動交流。

二月二 川渝兩地萬人空巷共迎「龍抬頭」 - 天天要聞

祈福儀式。

瀘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國浩表示,「二月二 龍抬頭」民俗活動從最初的民俗展演,已經發展為集非遺體驗、文旅消費、人文交流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盛會,從瀘縣百姓的「自家節日」,成長為川南渝西地區的文化品牌。它不僅是展示四川瀘縣龍舞石刻、重慶榮昌夏布雜技等非遺技藝的窗口,更是推動川渝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紐帶,讓兩地的「文化軟實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 天天要聞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飄着細雨。軍機大臣瞿鴻禨捧着一疊奏摺疾步穿過宮門,卻在養心殿前聽見瓷器碎裂的脆響。殿內,慈禧太后正凝視着刑部呈報的"杖斃逆犯沈藎事畢"奏本,指尖深深掐進黃綾錦墊。 這個令帝國最高統治者震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 天天要聞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據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我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楊林德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3日11時3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6歲。楊林德教授在岩石力學與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並為推動我國岩石力學學科發展、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
五萬孫劉聯軍如何燒穿八十萬曹軍? - 天天要聞

五萬孫劉聯軍如何燒穿八十萬曹軍?

公元 208 年冬,長江赤壁的江面上飄着細雪。周瑜站在樓船甲板上,望着西岸曹軍連綿百里的營寨,手中的令旗被江風吹得獵獵作響。 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已陳兵江北,而孫劉聯軍僅有五萬,且內部主戰主和之聲吵得他太陽穴突突直跳。更讓他心驚的是,曹軍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