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新作《美國隊長4》2月14日上映,截至目前影片票房8400餘萬元,豆瓣評分5.3,均與系列前作相去甚遠。
《美國隊長4》講述「獵鷹」山姆·威爾遜正式接盾後,以新任美國隊長的身份迎接重重挑戰,在疑雲密布之中勇探真相,硬剛由美國總統變身的紅浩克,揭露一場波及全世界的驚天陰謀的故事。
電影拍得中規中矩、平淡無奇,文戲過長、武戲太弱,人物缺乏成長等問題遭到不少影迷吐槽,最致命的也許還是「換人」。在漫威電影里,史蒂夫·羅傑斯扮演的美隊已經深入人心,而獵鷹如同美隊跟班般的存在,鮮少細節刻畫,背景板配角突然提升成為主角,硬撐出一整部電影,正如有網友調侃:「誰會想看《關雲長4:周倉》?」
《美國隊長4》
《美國隊長》上映於2011年,是漫威宇宙時間線上的開山之作。影片講述二戰中體弱正直的愛國青年史蒂夫·羅傑斯被選中參與「超級士兵計劃」,注射血清後成為美國隊長,對抗納粹勢力「九頭蛇」的故事,為復仇者聯盟的打造做出鋪墊。《美國隊長2》揭露神盾局內部被九頭蛇滲透的陰謀,美隊與黑寡婦、獵鷹合作對抗潛伏的敵人,並發現昔日好友巴基被改造為「冬日戰士」。影片採用政治驚悚片的形式,敘事節奏緊湊,動作戲被認為是漫威作品中最好的一部。《美國隊長3》承接《復仇者聯盟2》,講述奧創事件後引發的一系列政治問題導致復仇者聯盟內部矛盾激化,最終走向分裂,美隊與鋼鐵俠理念對立,帶領雙方陣營一言不合就開打,儘管是個人電影,但宏大的對決場面不輸復聯繫列。
《美國隊長》
《美國隊長2》
《美國隊長》前三部在中國內地有不錯的口碑和票房,其中《美國隊長3》內地票房12.45億元,在2016年全國票房榜排名第四,《美國隊長2》也進入2014年國內票房前十。時隔近十年上映的這部《美國隊長4》,儘管單看符合好萊塢大片的工業流水線標準,但相比前三部有明顯的審美和製作降級之感。與其說遠低於預期,不如說觀眾對這樣的結局早有預料,印證了此前傳出的內部試映不佳重新補拍、投資相比前三部減少等傳聞。
《美國隊長3》
影片打出「開年首部政治驚悚電影」的旗號,被視作《美國隊長2》的一種回歸,但其追求的政治隱喻色彩大於節奏、氛圍的驚悚感。無論是總統選舉、白宮地堡槍戰等畫面,還是美、日兩國國際衝突的情節,都彷彿在映射某種現實,但給人一種夾帶私貨之感,沖淡了作品的超級英雄主題。畢竟觀眾是來看美國隊長如何大戰紅浩克的,而不是看一部科幻視角下的《珍珠港》。
也許是因為想表達的隱喻太多,從將軍競選為總統的羅斯反而更像影片真正的主角,他的政治野心和對親情的渴望,以及與反派的糾纏都推動着主線向前。
工具人強行扶正後,在自傳里也沒有塑造出魅力。新美隊獵鷹是一位多邊形好人,但相比史蒂夫·羅傑斯少了一些領袖氣概,不僅反派調侃他相比老美隊身材瘦了一圈,自己也常為力有不逮而焦慮。
「獵鷹」山姆•威爾遜成為美國隊長
因為沒有注射血清,獵鷹只能靠能飛的振金裝備和基本拳腳功夫對抗敵人,大大限制了動作戲的表現力。對陣中頻落下風,讓獵鷹時不時就陷入「美隊為何傳盾於我」的靈魂拷問。
當羅斯終於變身「紅浩克」,與美國隊長開打時,片長已經不足了,背景的櫻花大道彷彿穿越進了日本導演新海誠的電影。一番輸出險勝後,紅浩克又從廢墟里活了過來,力竭的美隊只好發揮嘴炮輸出,靠愛來感化一切。
紅浩克
影片也許最終想傳達普通人也能成為英雄的價值觀,但一個沒啥大能力的主角,導致片中幾乎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大場面,遑論視覺奇觀。前三部《美國隊長》與漫威主線關聯緊密,許多線索、伏筆都在後來的影片中印證,多年布局最後收網的審美快感,是這部彷彿沒話找話沒事找事的《美隊4》所缺失的。
這一切都讓人覺得,漫威似乎還沒準備好,就急於推出缺乏看點的《美隊4》,是一種ip焦慮症的體現。它雖然也有頭有尾,故事勉強能承上啟下,但就像網遊里夾在兩個大版本之間的「間章」,是防止玩家等待期無聊「長草」用的。據說,關於獵鷹如何成為美隊的不少戲份是在《獵鷹與冬兵》劇集中表現的,羅斯將軍與反派的前傳則在綠巨人電影《無敵浩克》中交代,如果要有更好的觀影體驗,還要再補一下《永恆族》。而抱着「不管怎樣都要來嘗下鹹淡」心態來影院的,除了少數真愛粉,大概也是為了能看懂《復聯5》提前來溫課的觀眾。
有觀眾直言,喜歡老美隊,愛的是美隊演員克里斯·埃文斯那張臉。不過,去年由他主演的《紅色一號:冬日行動》國內上映票房只有兩千多萬元,影片宣傳中還鮮明打出美國隊長出演的標語。可見,合適的演員與好角色是相輔相成的。
逮着一個ip反覆薅不行,沒有ip也不行。據悉在《復聯4》中「犧牲」的鋼鐵俠演員小羅伯特·唐尼將回歸《復聯5》出演反派,傳聞克里斯·埃文斯也將再就業。看完《美隊4》漫長的片尾字幕後,終於抖出的彩蛋透露了多元宇宙的存在,並預告「美國隊長將回歸」,而《復聯5》的製作也提上日程。
有了熟面孔站台,能否給人驚喜,也許考驗觀眾對這一ip的最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