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戰略大後方的布局,已經讓特朗普失去先機

2025年01月21日00:20:39 歷史 4314

去年底中吉烏鐵路正式開工,代表了中國在戰略大後方,放下了一枚「定海神針」。

在《亞洲時報》看來,這是中國在中亞地區影響力日漸加強的最新標誌,而反觀美國,自從選擇撤離阿富汗以後,雖然拜登政府與中亞還保持一定的外交互動,但也只是浮於表面。

中國在戰略大後方的布局,已經讓特朗普失去先機 - 天天要聞【中吉烏鐵路,將壞了美國在中亞的「好事」?】

《亞洲時報》想要討論的是,特朗普能否扭轉這種局面,遏制中國在中亞的「影響力」,美國的全球戰略,尤其在中亞一帶,是否會因為中吉烏鐵路,出現意想不到的紕漏?

事實上,這又是中美「大國競爭」的陳詞濫調,但偏偏很多人對這種討論樂此不疲,更不要說「特朗普」這三個字,往往自帶話題性。

有人就算了一筆賬,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總額,光是在2023年,就接近900億美元,以斷檔的優勢高居榜首,排在第二的歐盟,只有539億,緊接着是俄羅斯的440億,再然後,就是土耳其的130億。

而美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數據,卻長期停留在2022年,自那以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不再公布新的數字。那時候,美國與中亞的貿易額,僅有44億美元,也就比印度和伊朗好看一些。

考慮到從特朗普第一任期,再到拜登執政的4年,都表現出一副重視中亞的樣子,特朗普5年前,還發佈一份雄心勃勃的《美國中亞戰略》,而拜登政府的國務卿布林肯,也曾高調訪問中亞國家。

中國在戰略大後方的布局,已經讓特朗普失去先機 - 天天要聞【《亞洲時報》認為,中吉烏鐵路開工意味着中國對中亞的影響力持續上升】

但美國究竟有多重視,這份數據顯然提供了一個更加真實的視角。說到底,美國看重的,是中亞位於中俄大後方的地緣戰略價值,至於怎麼拉攏中亞,始終處於一個口惠而實不至的階段。

在西方分析人士的眼裡,中亞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現在因為俄烏衝突的緣故,中亞的外交戰略重心,正在往中國這邊轉移。

而符合美國戰略利益的做法,就是避免這種趨勢繼續保持,假以時日,中亞地區將沒有美國染指的空間。至於如何達成這個目標,還要從貿易問題上着手。

儘管特朗普的任期只有4年,沒辦法用這點時間,大幅推進美國與中亞的經貿合作,但可以換個思路,讓中亞與中國以外的國家做生意,變相降低中亞與中國的經濟聯繫,讓中吉烏鐵路完工後「失去用武之地」。

中國在戰略大後方的布局,已經讓特朗普失去先機 - 天天要聞【拜登時期,美國與中亞國家的互動往往流於表面】

而為了競爭在中亞的影響力,其他國家也會試圖「共同制衡中國」。說白了,《亞洲時報》給特朗普政府的建議,還是那套「離岸平衡」的思路。

然而想要實現這個戰略目標,美國也要作出一些艱難的取捨。首先,就是重新考慮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其中不少項目,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儘管某種程度上迫使中亞國家與俄羅斯保持距離,可美國既然要想在中亞搞針對中國的「離岸平衡」,就需要俄羅斯發揮作用。

雖說特朗普已經在推動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對話,但西方這幾年對俄羅斯的制裁,卻不是那麼容易撤除的,特朗普需要極大的魄力去推動。可問題在於,中亞的戰略價值,是否值得特朗普這麼做?

另外,別看歐盟與中亞地區的貿易額也不低,不過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轉運,實際貿易額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數字要低一截,這或許表明,中國在中亞的影響力,遠比紙面數據反映出來的還要大。同時也意味着,美國還要付出額外的代價,回報卻不盡如人意。

中國在戰略大後方的布局,已經讓特朗普失去先機 - 天天要聞【特朗普上個任期,對中亞的重視也比較有限】

隨後,就是要對印度網開一面,印度離中亞地理距離也不遠,雙邊貿易額甚至還不到美國與中亞的一半,在《亞洲時報》看來,這與印度的發展潛力完全對不上。

美國如果遏制中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印度,免得到時候俄羅斯指望不上。這也是一個更現實的選擇,畢竟中俄戰略關係就擺在那裡,中俄在中亞也不存在矛盾,普京政府不大可能去配合特朗普的布局,印度就不一定了。

特朗普要做的,就是給印度豁免,讓對方能通過在伊朗的恰巴哈爾港,與阿富汗、中亞國家開展貿易。這時候又出現一個新問題,那就是特朗普準備恢復對伊朗的極限施壓,而恰巴哈爾港又是印度在伊朗的重點項目。

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是美國幫助巴基斯坦修復與阿富汗和印度的外交關係,從而讓印度開闢通往中亞的陸上路線,但這一點並不現實。

中國在戰略大後方的布局,已經讓特朗普失去先機 - 天天要聞【要在中亞制衡中國,美國需要對印度、伊朗和俄羅斯都作出妥協】

因此美國需要妥協,既然要靠印度制衡中國在中亞的影響力,就要默許印度推進在伊朗的商業項目,而不是無差別地制裁伊朗。

除此以外,南高加索的幾個小國也要拉攏。只有經過這一番事無巨細的布局,美國才能摸到「制衡中國的門檻」。

雖然難度不小,付出和回報不一定成比例,然而《亞洲時報》最後力勸特朗普政府,如果不採取行動,那麼中國勢必會成為中亞地區主導的經濟力量,伊朗也能從這個過程中沾光。到時候特朗普即便再怎麼施壓,伊朗也能通過「向東看」贏得喘息的機會。

怎麼破解,留給特朗普的只有4年時間。而中吉烏鐵路落成,按計劃是在6年之內。這就使得,特朗普團隊在制定面向中亞的外交戰略時,必須與中吉烏鐵路的建設進度「賽跑」,並充分考慮這枚「定海神針」能發揮出的影響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着"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絡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