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2024年12月06日18:03:03 歷史 1560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把這些房子都給拆了!這些都是封建糟粕。」

1953年,北京市市長提出拆除北京古建築的言論,引發了文化界的軒然大波。

沒想到,一向溫婉賢良的林徽因聽聞吳晗的計劃後,一句話將他懟的說不出來話。

林徽因究竟為何如此憤怒?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林徽因的成長背景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父親林覺民從政,母親出自書香世家,文化底蘊非常深厚。

林徽因從小便被浸潤在這樣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中,她天賦異稟,性格溫文爾雅,深受父母寵愛。

從小,她便表現出了對藝術、文學和建築的濃厚興趣。

可以說,林徽因的學識不僅得益於她家庭的教育,還得到了她個人才情的加持。

林徽因的學術路程並非一帆風順。

她在年輕時留學海外,接觸到了西方的建築學理論,打下了紮實的現代建築基礎。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裏,林徽因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建築眼光,還積累了豐富的西方文化知識。

她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也接受了西方現代建築學的影響。兩者的結合為她後來的學術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28年,梁思成對古建築的痴迷與林徽因對建築藝術的獨特感悟相得益彰,幾乎是心有靈犀地走到了一起。

婚後,他們二人就一直到中國各地尋找中國古建築,並認真記錄下來。

他們記錄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尤其是在對佛教寺廟、古代宮殿等建築的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1937年,林徽因發現了佛光寺,打臉了日本人罵中國沒有唐代的木構建築的言論。

佛光寺坐落在山西省盂山,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當時,梁思成和林徽因正在進行全國古建築的普查,他們深入山西的山間,終於在山腳下發現了這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

據說,當時他們爬山時,天氣陰沉,路途艱難,林徽因身穿簡單的衣服,背着畫本,毫不顧忌身邊的艱辛,只一心想要找到那些被遺忘的古代建築。

經過一番辛苦的尋找,終於在一處山谷中,他們看到了那座廟宇。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在那段時間裏,林徽因不僅僅是梁思成的學術夥伴,還是他最堅強的後盾。

兩人共同完成了《中國建築史》的編寫,為中國建築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然而,沒想到,1953年卻有一件事令這對夫妻非常生氣。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林徽因怒斥古建築要被拆事件

1953年5月,正值中國社會經歷大規模變化的關鍵時刻,特別是大城市的建設改造和現代化進程。

當時,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面臨著快速發展的需求。

然而,許多古老的建築卻成為了發展的「障礙」,這其中尤以北京老城區的古建築最為突出。

吳晗,這位當時的北京市市長認為這些古建築是舊時代的東西,阻礙了經濟發展,需要被拆除。

在當時的城市化大潮下,很多人認為,為了城市的現代化和更好的發展,必須對一些破舊的建築進行拆除,騰出土地和空間來建設新的設施。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吳晗作為市長,深知這是一個進步的標誌,也是一個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

尤其是在北京這座歷經多次戰火和動亂的城市裡,許多古建築早已風化、損壞。

經過這些建築的「修復」和「保護」,所帶來的可能並非效益,而是沉重的財政負擔。

但這番「拆舊建新」的邏輯,顯然沒有考慮到歷史的價值和文化的傳承。

林徽因,作為一名深刻理解中國古代文化價值的建築學者,怎麼可能接受這樣的觀點?

當林徽因聽聞吳晗提出拆除北京古建築的計劃,甚至還揚言誰不贊成就是支持封建社會,而他要清除封建餘孽思想的時候,內心的憤怒幾乎無法遏制。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林徽因憤怒地批評了吳晗,她的言辭激烈,甚至有人聽到她提到:「林家滿門忠烈,你算什麼東西?」

原來,她的兩個叔父林尹民和林覺民,與同族的林文,並稱為黃花崗「三林」。

她的父親因為反對軍閥而被殺害,她的弟弟林恆也是為國犧牲。

林徽因並非一時衝動,她是一個有理有據的學者。

在氣憤之餘,她迅速開始着手撰寫《北京古建築保護建議書》,力圖通過學術上的推動來改變這場對歷史遺產的「摧殘」。

《北京古建築保護建議書》不僅僅是一篇學術性文件,它是林徽因對自己國家文化遺產的呼籲,是她在極其艱難的社會環境下,仍然堅持的一份責任感。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她在這份建議書中詳細闡述了北京古建築的歷史價值,分析了古建築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為北京這座城市增添獨特的魅力。

她還特彆強調,古建築不僅承載着過去的輝煌,更能夠啟發後代對於歷史的思考、對文化的尊重。

她建議,北京應該通過保護和修復古建築來傳承中華文化,而不是簡單地為了所謂的「現代化」而犧牲歷史的根基。

儘管她的這份建議書並未立刻改變吳晗的拆除計劃,但它卻在學術界和文化界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後來政府在古建築保護上的政策。

在後來的幾十年里,北京和其他城市的古建築保護意識逐漸得到提升,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迹得以保留下來。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結語

林徽因的堅守和勇氣,深深打動了社會各界。她不僅僅是一位傑出的建築學者,更是一位為國家文化和歷史傳承而奮鬥的女性。

她從不畏懼權力的壓迫,也不懼怕流言的攻擊,只因為她知道,保護文化遺產,就是在保護民族的記憶,捍衛一個民族的尊嚴。

林徽因用她的一生,證明了一個學者的責任,證明了一個人的擔當。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最終,林徽因的貢獻遠超於她在建築學領域的成就。

她為中國古建築保護所做的努力,將永遠被銘記。

她的名字,不僅僅與梁思成的學術合作緊密相連,更與她在文化遺產保護上所展現出的智慧與勇氣,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晚潮|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潮新聞客戶端

1953年林徽因怒懟吳晗:林家為國捐軀英烈滿門,你是什麼東西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