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2024年12月05日13:32:29 歷史 1617

在那個日寇入侵的年代裏,人人無法苟全自身,唯有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心抗擊外敵救亡圖存,才能為國為己尋得一線生機。

然而卻有兩位軍閥,明明知道國家危難卻始終無動於衷,遲遲沒有派兵抗敵。他們為何會這樣?是因為不想打,不敢打,還是不能打?

親蘇的新疆王

其中一個沒有出兵抗日的軍閥是「新疆王」盛世才他是不想打,也不敢打。

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盛世才

盛世才這個人一直很猖狂,在抗日時期,他不僅置身事外,還大搖大擺的相當有底氣。

在他眼裡,那時的中國應該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他將自己的新疆政權稱為國民黨政權和共產黨政權之外的第三大政權,還將自己與斯大林羅斯福、毛主席等人並稱。

所以他不抗日,是因為想鞏固發展自己的政權,尋找把新疆分裂出來自立門戶的可能性。

他面對家國危難,不抗日不作為的行徑已經令人質疑,分裂之心更是使人深惡痛絕。不過儘管如此,他這個人還是有一些進步性在身上的,他對新疆地區的穩定發展也做過些貢獻。

盛世才祖上是山東人,但因早些年間黃河改道造成家鄉水患,他的曾祖父率領族人闖關東前往遼寧定居。

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他們家境不太好,都是靠着種地為生的農民。唯有盛世才的父親受過私塾教育,識幾個字讀過幾本書,便擔任了鄰村小學的校董。

盛世才在父親的影響下自小讀書學習,成績還不錯,長大後更是獲得了赴日留學的機會。

1919年新文化運動巴黎和會外交失敗而行至高潮,無數有志青年憤然起身,展開了五四運動

一腔熱血的盛世才,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新青年,自然回國投身到了這場轟轟烈烈的大解放運動中。

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只是面對中國困境,他想的更多更長遠,他認為開民智固然重要,但終究收效太慢。思前想後之下,他決定投筆從戎,直接參軍入伍與那列強鬥爭。

因為智勇雙全才華出眾,盛世才沒過多久便混成了郭松齡的親信,並在奉軍郭松齡的幫助下得到張作霖的資助,前往日本陸軍大學學習。

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可惜後來郭松齡反奉受挫,張作霖對盛世才的資助也因此被終止,還是蔣介石等人惜才,繼續對其給予援助,這才讓他完成了在日本陸軍大學的學習。

歸國之後,他自然在國民黨手下效力。但面對曾幫助他的恩人蔣介石,他滿嘴諷刺,稱蔣介石不足以擔當統帥全國的首領。

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盛世才於1929年結識了當時的新疆省秘書長祖效魯,靠着這層關係,他成功進入那時的新疆首領金樹仁麾下做事。

金樹仁對他還算器重,讓他在新疆初級陸軍軍官學校里擔任戰術總教官。

不過盛世才這個人野心勃勃,根本不可能滿足於屈居人下。

那時金樹仁的暴力統治已經使得整個新疆地區怨聲載道民怨沸騰,他索性順了民心,在積攢了一段時間的勢力之後揭竿而起,直接打跑了金樹仁自己統治新疆。

「新疆王」盛世才由此而生。

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但儘管他已經在名義上掌握新疆大權,整個新疆內部還是有兩股較為強勁的勢力在虎視眈眈的盯着他,隨時打算將他吞併。

為求自保,盛世才搭上了蘇聯,不僅對其鞍前馬後唯命是從,還一個勁的裝出一副對共產主義事業頗有研究的樣子,標榜自己為一個共產主義戰士。

因為新疆的地理位置,於蘇聯而言很是重要,所以斯大林對盛世才提供了很多援助,給予豐厚的人力物力支持他建設新疆。

在那段時間裏,新疆的各項基礎設施拔地而起,新疆人民會在節日里舉着盛世才和斯大林的畫像上街歡慶。盛世才在新疆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也正因如此,盛世才因為自己在新疆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日本鬼子也沒有侵擾到新疆,所以乾脆按兵不動,靜觀國際局勢變化,想要跟着伺機而動。

他的這種投機行為是一把雙刃劍,既讓他吃到了一定的好處,也為他的下半輩子埋下深重隱患。

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後來當盛世才發現蘇聯,無法幫他進一步實現野心的時候便棄蘇聯而去,也棄共產主義而去,轉身投靠了蔣介石。最終蔣介石戰敗,他也跟着逃到了台灣

他在台灣的日子很不好過,很多台灣高層經常討伐他,甚至讓他以死謝罪,以至於盛世才的晚年相當沉寂,最後在默默無聞中離世。

不敢出兵的西康王

另一個不出兵的軍閥是「西康王」劉文輝。他不出兵是因為出不了,不敢出。

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和盛世才一樣,這劉文輝也是窮苦農民出身,也是自小讀書識字聰慧過人,學習成績優秀。

所不同的是,劉文輝的族人比較厲害,有很多人在亂世中奮力一博身居高位。尤其是他的嫡親堂侄子劉湘,在劉文輝剛剛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時,劉湘便已經成為了川軍高級將領。

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劉湘

有了劉湘的幫助,再加上自身的智勇謀略,劉文輝的仕途發展的很快,沒過多久便在四川掌握大權,甚至到了和劉湘平起平坐的地位。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肯定誰都想當四川王,二劉爭川的大戰一觸即發。

劉湘的政治見解更高遠一些,他選擇依靠蔣介石來扶植自己的勢力,穩住自己在四川的權勢。

而劉文輝則選擇投靠汪精衛,追隨馮玉祥,一起反蔣介石。

這叔侄倆在進行了一番惡戰之後,最終以劉文輝戰敗而告終。1933年,劉文輝敗走雅安,手上只殘存兩萬兵力,實力強勁的二十四軍川康邊防軍統統被劉湘收入麾下,其餘各部是死的死逃的逃。這下他完全沒了爭霸四川的資本。

幸而在最後時刻,劉湘念及血親情感,也不想把人逼的太死,讓他留了一部分兵力退居於西康地區自行發展。

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劉文輝

那時的西康地區經濟落後,政治混亂,少數民族矛盾激烈,實在是一片狼籍。劉文輝為能在此立足,皈依佛教,施行以教輔政的政策,勤懇治理,這才在西康有了一塊安身之地。

儘管如此,成了「西康王」的劉文輝在此地還是搖搖欲墜,他終日小心翼翼,將兵力駐紮於境內嚴防死守,不敢有任何行動。

在日寇入侵時期,他擔心出兵會削弱自己的實力,導致內亂四起把他趕下台,也怕虎視眈眈的劉湘吞併了他,所以遲遲不敢出兵抗敵。

為表抗日立場,劉文輝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捐了五十萬元,此後便一直在西康當縮頭烏龜。

抗戰時期,有兩位軍閥始終不出兵抗日,他們是誰又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不過在最後關頭,劉文輝選擇了延安,反對蔣介石,為全國解放做出了不少貢獻。相較於盛世才,他的結局還算不錯,官拜林業部長,也算善終。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