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湖南老農撿一米罐,400銀圓賣出,22年後價值2000萬美金

2024年06月25日00:12:07 歷史 1032

1922年的一天,湖南桃源漆家河鎮經歷了一場瓢潑大雨,雨過天晴,一戶農民到山上莊稼地里幹活,干到晌午時候,這位農民準備回家吃飯,他拖着疲憊的步子往回走。


不經意間,他在路邊的水溝里看到一件黑不溜秋的東西,像個罐子,他拾起來一看,是一個黑色的大罐子。


1922年,湖南老農撿一米罐,400銀圓賣出,22年後價值2000萬美金 - 天天要聞


圖|皿方罍


農民心裏尋思着,這大罐子拿回家裝米應該不錯,於是他就將罐子搬回了家。

農村裡的消息都傳的比較快。


自從這位農民撿了個黑罐子回來後,家家戶戶都傳開了。


後來一位姓石的商人得知農民撿了一個黑罐子,並且罐子上還有紋飾時,立即發揮出一個商人的商業頭腦。


他來到老農家,表示要一睹老農家罐子的「芳容「,這位姓石的商人看完後,情緒非常激動,當即決定以400銀圓買走。


400銀圓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這讓老農立即警覺起來,他尋思着這個罐子一定不普通。他怕石商人坑他,於是他跟商人表示,這個罐子暫時不賣,要等自己的大兒子回來商量一下再說。


老農的大兒子回來後,老農將石商人要買罐子的事說了一遍,老農的大兒子便拿着罐子蓋去找附近學校的鐘校長,因為在他的心目中,鍾校長是文化人,文化人應該能夠協助他辨認出這個罐子到底有多值錢。


鍾校長邊看邊發出嘖嘖的聲音,聽老農的大兒子說石商人要出400銀圓買下它,鍾校長二話沒說,高出一倍的價格要買,為了防止有變,還將老農兒子手中的罐子蓋押了下來,然後讓老農的兒子將罐子再拿來。


老農的兒子回去後跟商人說:有人出800銀圓買罐子。


商人一聽大事不妙,放下400銀圓就將罐子抱走了,邊走邊說:我400銀圓只買罐子,蓋子就不要了。




1922年,湖南老農撿一米罐,400銀圓賣出,22年後價值2000萬美金 - 天天要聞



圖|皿方罍蓋


於是,那鍾校長800銀圓只得了一個蓋子,那商人400銀圓得了一個罐身。


人在利益面前都會不由自主的貪婪。鍾校長和石商人都不甘心,於是兩人都找到了當地的駐軍周團長,希望藉助周團長的勢力,幫助拿回罐子的另一半。


一個是有權的鐘校長,一個是有錢的商人,周團長左右衡量,一個都不想得罪,於是索性兩人的忙都沒有幫。


商人就是商人,在利益面前表現出的堅韌與執着令人難以想像。


石商人見周團長指望不上,他繼續通過金錢關係,打通了周團長上面的關係,找到賀師長。


賀師長找到了鍾校長,逼迫鍾校長交出蓋子。鍾校長雖然心不甘情不願的交出了蓋子,為了心裏平衡一點,他提了一個條件,希望賀師長能幫助修繕一下校舍。


於是,在師長的授意下,周團長給鍾校長了一筆修繕費,從此,這個蓋子就歸了周團長。


經過幾個回合的折騰,關於這個罐子的事情傳到了北平段祺瑞跟前,段祺瑞要以收繳的方式將這個蓋子拿走。


還沒等他拿走罐子,北伐戰爭就開始了,北代戰爭開始後,沒人顧得上這個罐子。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周團長作為戰犯,在交代自己的歷史的時候,將這個罐子的蓋子交了出來,後來這個蓋子又被移交到了湖南省博物館


而罐身被石商人拿走後,不知道倒賣到了哪裡,一直下落不明,作為湖南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一直在四處尋找罐子的下落。


因為湖南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經過對罐蓋子的研究發現,這個管子是商代的青銅器——皿方罍,它主要是盛酒用的,當然那個老農將它用來盛米也沒毛病,就是有點奢侈。


而且這個皿方罍上還有銘文,有銘文的要比沒有銘文的珍貴。



1922年,湖南老農撿一米罐,400銀圓賣出,22年後價值2000萬美金 - 天天要聞



圖|蓋上的銘文


還是石商人精明,當年石商人害怕這個罐身放在自己身上,給自己招來災禍,他立即將這個罐身出手賣給了上海的古董巨商李文卿和馬長生。


李文卿和馬長生又轉手將罐身賣給了巴爾祿,巴爾祿本來是在一個煤炭公司當秘書,結果甲午海戰爆發後,當時的煤老闆溜了,留下巴爾祿照看公司,結果巴爾祿翻身成為了有錢的煤老闆。


有錢後,巴爾祿就開始搞收藏,但是因為這個罐身攜帶不方便,他就將罐身轉手又倒賣了,後來這個罐身就在江湖上銷聲匿跡了。


直到2001年,這個皿方罍再次現身,出現在了紐約佳士得的春拍上,當時又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上海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都紛紛籌備資金參與,準備購回這件國寶。但是因為資金不足,被一位法國人以925萬美金的天價拍得。


2014年,皿方罍再次出現在紐約佳士得春拍上,這個時候正值中國的經濟迅猛發展的時候,我國也有了足夠的資金儲備,我國以私洽的方式,以2000萬美金成交,讓這個皿方罍再一次回到了湖南省博物館,被永久收藏。


漂泊了近一個世紀的皿方罍身與皿方罍蓋終於完美合體。


我們中國自己的文物,最後要我們花重金再從國外買回來,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但是,文物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的東西,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時也是一段屈辱的歷史的見證,我們花重金購回我國流失的文物,不僅是文化上的回收,同時告訴我們的子孫這段屈辱的歷史。


它時刻警醒着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必須要振興中華,不再遭受列強欺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
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舉行 - 天天要聞

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舉行

中新網忻州7月2日電 (記者 胡健)記者2日從山西省文物局獲悉,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1日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徐向前元帥紀念館舉行。7月1日,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徐向前元帥紀念館舉行。山西省文物局 提供 這批捐贈物品包含徐向前及黃傑生前書籍文件、生活用品、歷史照...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 天天要聞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說到李登輝的離世,其實很多台灣人,包括不少大陸的朋友,最早聽到的消息,都是一句挺荒誕的話——「喝牛奶嗆到了,送醫院半年沒出來。」你要說這是哪位普通老人家,家人和朋友頂多是擔心一下,圈子外人不大會關注。但這人叫「李登輝」,那就不是一般的小事。
安徽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推薦人公示 - 天天要聞

安徽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推薦人公示

大皖新聞訊 近日,安徽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候選人推薦對象(安徽)的公示》。具體如下:根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開展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宣傳選樹活動的通知》,經各地各單位推薦申報、安徽省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遴選推薦委員會評審,確定利辛縣第一中學正高級教師侯純廣、合肥工業大學教授...
干想乾的事見想見的人去想去的地:致敬《登山家》 - 天天要聞

干想乾的事見想見的人去想去的地:致敬《登山家》

這部電影,是胡濤推薦給我的。就在前一晚,我們還在一起吃飯,慶祝他剛剛征服了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飯桌上,他平靜得像在談論一次周末的遠足,而明天,他即將啟程,去挑戰那「野蠻巨峰」K2。我忍不住問起路上的危險。他淡淡地說,從馬卡魯下來時就得了感冒和肺炎,幾乎是靠着消炎藥和意志力登上了干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