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2》被范閑扇飛的那隻小蟲,才是他必須冒死進宮的原因!

2024年05月19日19:55:26 歷史 1328

范閑的死訊傳到京城時,慶帝氣得直跺腳,傳召陳萍萍趕緊進宮,其目的應該是責問他保護不力或者是查看事情是否有蹊蹺;陳萍萍得到消息後,先是驚得滾下輪椅,後來在面聖時,還想隨時觸動輪椅上的機關,讓有關人員給范閑陪葬;名義上的父親范建更是不顧君臣禮數,嚷嚷着要皇帝把兒子還給他。

由此可見范閑是團寵本人。

《慶余年2》被范閑扇飛的那隻小蟲,才是他必須冒死進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可皇帝收到第二封密報,得知范閑死於監察院言冰雲之手時,就由悲傷變為了憤怒。

當然,他生氣的不是監察院的人殺了范閑,而是范閑死在言冰雲的手上肯定有蹊蹺,準確來說,范閑可能是借檢察院同事的手假死,而自己被戲弄了!

作為慶國的最高統治者,慶帝真的生氣了,不管范閑假死的原因是什麼,他都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戰了。

范閑假死保住了自己一條命,可是死亡的消息已經呈遞到皇帝那裡,他若還活着,那就是欺君之罪,不但自己必死無疑,還可能會連累家人。

怎麼讓自己名正言順地再活過來呢?范閑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1,

范閑的復活之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慶國最高統治者的認可。

《慶余年2》被范閑扇飛的那隻小蟲,才是他必須冒死進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慶帝得知范閑死後的表現來看,他對范閑還是有感情的,可范閑卻假死騙他,面對范閑欺君,他憤怒了。

可這並不是范閑第一次欺君,早在第一季時,就有人狀告范閑欺君,那會兒慶帝是怎麼說的「這年頭哪個沒欺君過」。

那會兒的慶帝為何不在意范閑的行為,這次卻如此憤怒?

原因在於此時的范閑並非是剛從鄉下來京城的毛頭小孩兒了,此時范閑的聲望不僅在大慶人盡皆知,還得到了北齊文人的文化傳承,擁有很高的社會影響力。

而有影響力的人物做的事情都帶有風向標特性,這個時候,慶帝需要范閑絕對忠誠,對他俯首帖耳,就像陳萍萍再牛逼,也只能做他身邊的老狗一樣。

范閑敢假死,敢騙他,就說明他在范閑心裏的威信還不夠。

而作為慶國的最高統治者,范閑需要得到慶帝的首肯,才能活過來,這才是他冒死也要進宮面聖的原因。

《慶余年2》被范閑扇飛的那隻小蟲,才是他必須冒死進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跪在慶帝門外,范閑說了自己必須假死的原因,慶帝不為所動;范閑又說自己查到的二皇子和長公主與北齊勾結的事情,遭她們暗殺的事兒,慶帝依舊沒反應。

地上一隻小飛蟲被翻得四腳朝天,無論怎麼掙扎都不能翻身過來,這樣下去等待它的就是被人一腳踩死。

范閑見慶帝始終沒有一句話,就說出了別人告知他的神廟所在,順手揮出一陣風,幫地上的小蟲子翻身飛走,而慶帝也終於罵出一句:「滾!」

范閑說這麼久,其實就講了兩個事兒:我查出了別人的問題,被人追殺,不得不假死保命;我知道神廟的位置,我還有很大的用處。

《慶余年2》被范閑扇飛的那隻小蟲,才是他必須冒死進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慶帝雖然依舊生氣,卻不得不寬恕范閑。

得了那一句「滾」,范閑就明白了慶帝的意思,自己在慶帝這兒,算是活過來了,第二步就是如何在公眾的視野活過來。

2,

也是因為過了慶帝那一關,范閑才敢聯合太子去對付二皇子李承澤

李承澤一直想把范閑抓住,讓他暴露在人前,證實他還活着,坐實他欺君的罪名。

可當他看到太子公然保護范閑的時候,就知道範閑在慶帝那裡已經活過來了,自己再多糾纏也無意,便接着挖下一個坑。

而范閑需要在使團進京之前回歸大部隊,重新在大眾面前再活過來一次。

於是范閑借北齊大公主的嘴,向外界傳遞信息,自己是為了文化傳承,為了保護一大群人的生命,不得不假死。

這樣說,不過是讓一切順理成章走個形式而已,北齊大公主是目前這對人馬中地位最高的人,由最高領導者發話,沒人敢提出疑問。

《慶余年2》被范閑扇飛的那隻小蟲,才是他必須冒死進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只要北齊的領導者和大慶的領導人都對范閑死而復生沒疑問了,那其他的就是走個過場,小人物只負責傳達信息而已。

這套流程走完,攜帶着范閑依舊活着的信息的飛鴿飛向四面八方時,范閑才算真的活過來了。

3,

范閑就像那隻四腳朝天,失去飛行能力的小蟲,裝死躲過一劫,想要活過來卻不是那麼容易。

它自己揮動着四隻手腳不停地翻騰,可最終還是徒勞,它能重新飛翔,靠的是范閑的那陣風,而范閑能繼續活着,靠的是慶帝的放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