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次子採訪時曾回應:職務進步是否源於家庭背景,他當時說了啥

2024年05月13日17:25:20 歷史 1327

在肖偉俐所著的《帥府家風》中,詳細記錄了開國元帥們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細節,而這些細節充滿家庭情趣,都是通過採訪元帥們的親人兒女所得出。

由於大家深知作為元帥的後人,通常在父輩光芒下長大,導致有人會用特別的眼光看待,更有甚者認為他們的成功是得到父輩蔭蔽,肖偉俐在一次與陳毅次子陳丹淮的聊天中也偶然談到這個問題。

陳毅次子採訪時曾回應:職務進步是否源於家庭背景,他當時說了啥 - 天天要聞

當時這位元帥後人沒有絲毫迴避,甚至主動說道:「你職務上的進步,別人很容易說,你看,就是因為他的家庭背景,他又進步了。」

但對於該如何看待「職務進步是否源於家庭背景」這個問題,陳丹淮卻有自己的一番見解,在他看來這是有利有弊的,不過他並不反感外界的質疑聲,認為這是必然存在的。

所以他當時極為洒脫的表示:「既然你生在這個家庭,你必然要承擔這些語言,但你們說你們的吧,我只要把我的工作干好,盡到我的責任就行。你說我沒本事,不一定我就沒本事,我的本事在工作中間是可以看出來。」

從這番邏輯性完整、條理清晰的回復中,我們能看出陳丹淮的學識與心胸。雖然他在1992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算是一位榮譽滿身的老功勛,但他卻一直過得極為低調,被人譽為「帥門才子」。

陳毅次子採訪時曾回應:職務進步是否源於家庭背景,他當時說了啥 - 天天要聞

而如此謙遜的品格,則得益於他的家風。作為解放軍四大根基的華東野戰軍創始人陳毅元帥,對他的人生成長與品格塑造起到很大作用。

但其實在早期,陳毅因為軍務繁忙,能照顧到他的地方很少。

比如此前,陳毅和親人一度十餘年未見面,彼此經歷的更多是生離死別。建國後,陳毅負責主持上海的政經工作,這才順道將家人於1950年接到上海。

按理來說,如今的他應該好好享受這片刻的溫馨。但事實上,陳毅將家人接過來後,依舊沒有太長時間陪伴他們。

——因為當時的上海魚龍混雜,工作任務十分沉重,國民黨特務一直在搞事情。陳毅的父母都不能隨意出門,為此還惹得陳毅父親牢騷不斷......

陳毅次子採訪時曾回應:職務進步是否源於家庭背景,他當時說了啥 - 天天要聞

所以對待自己的兒子們,陳毅就更加沒空了,雖然他一直非常關心孩子,但實在是沒有太多時間陪伴着他們。

不過相比以前,此時的陳丹淮已經很滿意了,因為他終於對父親感觀變清晰了。要知道,此前的陳丹淮甚至不認識父親,看到眼前站着一個「陌生人」,也只會躲在媽媽背後偷偷看着,不肯叫爸爸。

但陪伴的少,不代表沒有教育好孩子。事實上,陳毅對自己兒女的教育一直都具有特色,他不像普通家長那樣從小抓起,而是對子女十分「放手」,還有他從不干預孩子的選擇,充分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1958年此時陳丹淮正在讀初三,在這一時期,他曾有段時間迷上郭化若的《新編今譯孫子兵法》,書中探討的是毛澤東戰略思想和孫子兵法的關係等問題。

陳毅次子採訪時曾回應:職務進步是否源於家庭背景,他當時說了啥 - 天天要聞

陳毅剛好看到兒子的書,對此很激動,但他並沒有在兒子面前夸夸其談,而是詢問兒子:「你覺得這本書怎麼樣?」陳丹淮並沒有完全看懂,但他還是表達出興趣。

聽到這個回復,陳毅思索片刻後建議道:「你在讀的過程中要注意一條,毛主席的這些軍事思想,都是他從實踐中總結起來的東西,不是教條。」

從這段就能看出陳毅的教育特色,他並沒有直接單刀直入的教兒子如何讀懂這本書,而是直接給的他一個方法論——不要教條的使用毛主席思想,要有自己的觀點。

只不過寥寥數語,陳毅就總結出當年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帶來的教訓,教給兒子最重要的毛主席哲學。這件事沒過去多久,陳毅又鄭重的拿出一套毛澤東選集,並告訴自己的兒子:好好讀這個吧。

陳毅次子採訪時曾回應:職務進步是否源於家庭背景,他當時說了啥 - 天天要聞

根據後來陳丹淮的回憶:「我真正接觸到毛澤東思想,就是看這本書的,這就叫政治投資,就是它奠定了我的政治基礎,從這以後,生活和工作中就是靠這套書來指導的。」

後來1961年,陳丹淮考入哈軍工,陳毅得知後非常高興,又寫下一篇著名的詩。這首詩內容頗多,但其中金句頻出,例如「汝是黨之子,革命是吾風。汝是無產者,勤儉是吾宗。汝要學馬列,政治多用功。汝要學技術,專業應精通。」

洋洋洒洒百餘字,盡數是對兒子的教導,強調為人民服務的觀念。當然了,除了對陳丹淮以外,陳毅對其他的兒子也是如此。

陳毅次子採訪時曾回應:職務進步是否源於家庭背景,他當時說了啥 - 天天要聞

1963年,陳毅的另外一位兒子陳昊蘇入了黨,他非常激動,百忙之中又抽空找到兒子進行了4次長談。他沒有簡單直白的教兒子應該怎麼為人民服務,也不是嘮嘮叨叨的教育他該怎麼做黨員。

那他做了什麼呢?與他一起回憶了自己的往事......

陳毅講述了自己的家事,說自己家從破落的地主家庭,產生了模糊的反抗意識,在洋學堂學會向西方學習,產生了強國理念。

後來在西方,感受到了自由平等博愛,又開始訴求學習資產階級。但在法國深入貧民窟,又看到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和工人的悲慘,於是又進一步接觸到馬列主義

陳毅次子採訪時曾回應:職務進步是否源於家庭背景,他當時說了啥 - 天天要聞

回國後,他經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全過程,其中遭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挫折後,他找到毛澤東思想,在毛主席的教誨下不斷提升,最終找到出路。

他言傳身教班講述了自己的故事,講述了當年革命的艱難,以自己的故事為基礎,讓他明白一個黨員的重要性。

此外還有給三兒子陳小魯講解毛主席的《沁園春雪》,陳毅也沒有直接誇讚毛主席的詩寫得有多好,而是通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句話,講述了毛主席悟透的貫穿於整個歷史的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陳毅次子採訪時曾回應:職務進步是否源於家庭背景,他當時說了啥 - 天天要聞

陳毅語重心長的告訴自己兒子:你要牢記一點,長大了要老老實實的為人民服務。就靠着這樣的教育方式,陳毅的子女們很早就樹立起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還找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方法論。

因此,陳毅的子女雖然未必個個成才,但每一個都擁有良好的修養,勤勞簡樸有信念,尤其是陳丹淮,後來更是成為少將,是陳毅元帥後人中唯一的一位將軍。

參考文獻:《我們看重的是老百姓的評價——訪陳毅元帥之子陳丹淮將軍》、《陳毅家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