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為什麼只有清明成為了國家法定節日?

2024年04月19日13:01:34 歷史 6216

2008年,清明節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但老百姓都清楚,作為一個時令節氣的清明,它早已經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那為何只有清明作為國家法定節日,另外23個時令節氣卻沒有呢?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只有清明成為了國家法定節日? - 天天要聞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叫做三月節,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農民,根據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較為準確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等方面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十分重要,因為清明一到,氣溫隨之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機。故民間常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以及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經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就已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但作為節日,其實是在唐朝形成的。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取自三個相近的節日綜合而成的傳統習俗。已經不單是一個普通的時令節氣,更像是一種傳統習俗。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只有清明成為了國家法定節日? - 天天要聞

最初,清明只是一個提醒農民進行春耕的節氣。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上巳節日期相近,所以三者就逐漸融為一體。

在唐宋時期形成了每年農曆二月廿十三前後祭祖掃墓為中心,囊括寒食風俗與踏青等諸多內容的傳統節日。

久而久之,清明逐漸演變成為僅次於春節、端午節等綜合性的重大民俗節日。

而這應該就是清明節從二十四節氣中脫穎而出,成功升級為國家法定節日的原因。

可能有人會說了:既然清明節是三個傳統節日綜合而成,那為何其他二十三節氣不能進行融合?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只有清明成為了國家法定節日? - 天天要聞

前面簡單提及過,清明節與寒食節、上巳節日期相近,這三個節日在一些具體習俗上也有相通之處。

就拿清明節與寒食節來說,在時間上,清明是寒食節過後的三天,更重要的是清明節很多習俗與寒食節幾乎一脈相承,如掃墓、盪鞦韆。

而寒食節的來歷則是與歷史上著名忠臣介子推的故事有關,傳說介子推在晉文公功成名就之後,帶着自己老母到山西綿山隱居。

後來晉文公突然想起自己居然忘記了功臣介子推,所以去山上找他,但找了很久都沒找到。

有人說放火燒山,作為孝子的介子推卻仍然無動於衷,後來人們發現介子推與他的母親一同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為了紀念介子推,有了在寒食節禁火三日與掃墓的習俗,所以寒食節與清明在某些習俗上有着許多相近之處。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只有清明成為了國家法定節日? - 天天要聞

這一故事無證可考,或許只是後人對寒食節和清明的額外體會。不過正因為這個故事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賦予了寒食節更加穩固的地位。

寒食節的地位一旦提高,連帶着清明節的重要性也會隨之提高。

而上巳節則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夏曆三月初三,這一節日最早出現在西漢初年的文獻中,據說是古代舉行洗浴消除災禍的重要日子。

另外,上巳節還是西王母的生日和中國始祖軒轅黃帝的誕辰,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就是消災避禍。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淵源,上巳節、清明節、寒食節三個傳統節日綜合起來,就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民間風俗和文化內涵。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只有清明成為了國家法定節日? - 天天要聞

我國傳統清明節期間的活動有很多,包括掃墓、踏青、盪鞦韆、拔河、沐浴、求姻緣等,傳統食物包括青團、清明果、蒿餅等。

和其他傳統節日相比,清明節還有三大特色:兼具西方感恩節、情人節;兼有節氣與節日的雙重地位與身份;不僅是祭奠離世親人,還是親人團聚、野外踏青,親近大自然的好日子。

清明節其實有諸多深刻的內涵,它已經不單單是普通的時令節氣,甚至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係,更與中華傳統文化、傳統節俗有着密切關聯。

正因如此,清明才會變成以祭奠祖先為中心的綜合性節日。

與其說清明是一個普通節氣,倒不如說它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華民族的精神根基是孝道,傳統文化中的孝絕對不是簡單的子敬父,而是以孝為責、以孝治國,沒有哪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這樣把「孝」字揮寫得如此淋漓盡致。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只有清明成為了國家法定節日? - 天天要聞

隨着社會進步,清明節有了多元思想,迸發出新的活力。清明的傳統底蘊既有掃墓沉重,又有踏青郊遊輕快。發展到今天,清明節等其他節日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蘊含無限的精神旨趣。

加上新時代給清明節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和特色內容,使其更好地承擔起喚醒民族的集體記憶,增強加深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的功能,更有利於凝聚民心。

照這樣來看,清明節承擔的任務可不輕,這也是其他節氣所無法企及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殷艷琳.二十四節氣——清明[j].農村青少年科學探究,2021(03):50.

[2]王曼.中國傳統節日與祖先崇拜論析[d].中南民族大學:2018.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 天天要聞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2025年7月,南京夫子廟景區。昂揚的小號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大學生們手拉手,由四面八方匯聚到「天下文樞」牌坊下,唱響《畢業歌》。這是一首來自91年前的青春吶喊。《畢業歌》,創作於1934年,是電影《桃李劫》的主題曲,詞作者田漢、曲作者聶耳。(1934年 《畢業歌》黑膠唱片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同學們,大家起來...
傅國涌凌晨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9歲 - 天天要聞

傅國涌凌晨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9歲

據澎湃新聞消息,知名教育學者、歷史學者、作家傅國涌先生,於2025年7月7日凌晨因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9歲。傅國涌1967年生於浙江樂清,主要關注中國近代史,特別是百年言論史和知識分子問題等。傅國涌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金庸傳》《百年尋夢》《葉公超傳》《追尋失去的傳統》《發現廿八都》等。來源:傅國涌微博賬號本文...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請,要不要出席九三閱兵?韓國還在看美國臉色? - 天天要聞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請,要不要出席九三閱兵?韓國還在看美國臉色?

7月2日,韓聯社記者提問,據報道,中國政府近期通過外交渠道向韓國政府詢問李在明總統能否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對此,中方是否能夠確認相關信息?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方將隆重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 天天要聞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公元402年,桓玄率軍逼近建康,成功清除司馬元顯、司馬尚之及其一眾黨羽後,自任都督中外軍事、丞相、錄尚書事、領揚、荊、江、徐四州刺史,掌控了東晉的最高權力。為了掃清隱患,他決定過河拆橋,除掉反覆無常的北府軍統帥劉牢之。於是任命劉牢之為會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