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2024年04月07日15:55:13 歷史 1715

2009年,河南安陽,一鏟子下去,全國輿論沸騰——「曹操墓在河南安陽被發現」。

圍繞着曹操墓真假的爭論,直到今天,也沒有完全平息。哪怕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2023年都開館,依然有人不信。

「曹操墓里發現了兩個頭骨。專家鑒定,一個是曹操的,一個是曹操小時候的。」這個梗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曹操本人可能也會納悶,自己都去世1800年了,自己的歸葬之處緣何會引起如此關注?

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 天天要聞

2024年2月,優酷人文頻道的《百家新說》節目上線了《此處葬曹操》的專輯,一共六集。主講嘉賓是著名考古學家、曹操高陵發掘的見證者唐際根教授。

他從曹操墓的發現開始講起,談到一系列證據,再分享了考古所見的曹操形象是什麼樣的。最後一集在3月25日播出,講的正是當年的質疑。

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 天天要聞

2024年3月31日,中央電視台《考古公開課》播出《此處葬曹操》專題,開頭依然是當初的輿論風波。

從曹操墓最初發現線索,到發掘研究,到2009年發佈,直到今天,主講嘉賓唐際根教授一直是處在風暴眼中的人物。

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 天天要聞

2023年6月,阿信家出版了唐老師的新書《此處葬曹操》,就有讀者問,作者為什麼要用那麼長的篇幅去回應質疑,似乎沒有這個必要。

正值清明時節,今天阿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曹操高陵考古和這本書背後的故事。


「憤而寫書」

唐際根教授是以研究商代聞名的考古學家,他在殷墟擔任了27年的考古隊長

殷墟是中國的考古聖地,也是考古學家的搖籃,那裡走出了李濟梁思永等考古大家。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甲骨的發現和隨之進行的考古工作使殷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

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 天天要聞

殷墟第四次發掘

引自《考古中國——15位考古學家說上下五千年》

20世紀70年代,隨着一系列考古發現與研究工作的展開,鄭州商城代表商代早期、殷墟代表商代晚期,已成為學術界的共識。

此時正在上研究生的唐老師發現鄭州商城和殷墟的陶片之間有一個缺環,中間似乎缺了一個過渡期。

他將能收集到的陶片圖片全都打印下來,貼滿了16平米宿舍的牆面。就這樣天天和陶片「面面相覷」,他找到了那個缺環,提出了「中商」的概念。

提出概念沒有用,一定要有實證。1999年,在大量前期調研的基礎上,他帶領團隊找到了那個缺環,這就是洹北商城(見《圓桌派》第六季《我發現了一座城》)

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 天天要聞

洹北商城1號宮殿基址

引自《考古中國——15位考古學家說上下五千年》

從此,商王朝的框架被完善,為夏商周斷代工程貢獻了重要成果。2006年,在他的努力促成下,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和阿信一樣默默地獻上了膝蓋?

按理說,一個研究商代的考古學家不會去插手漢魏的事。但是用唐老師自己的話說,他是被迫捲入這件事中的。

2008年安陽西高穴大墓開始發掘的時候,他正在安陽做殷墟考古隊長。

因為自己從小喜歡三國,所以在發掘期間也常常進入墓室,觀摩各種遺迹現象、查看各種遺物,他從未懷疑過那就是曹操墓。

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 天天要聞

西高穴大墓,二號墓即曹操墓

引自《此處葬曹操》

但是2009年曹操墓在安陽被發現的消息一經發佈,各種質疑隨之而來。

有的說整座墓都是考古隊造的假,有的說墓里出土的關鍵證據石牌是偽造的,有的說論證過程有瑕疵……看到同事被冤得那麼慘,他說自己是「氣不過」才出來說幾句。

為了向公眾系統地解釋這為什麼是曹操墓,所以寫了一本叫《曹操墓真相》的書。而2023年出版的《此處葬曹操》在邏輯上更加縝密,系統梳理並回應了當年的質疑。

加之對曹操的喜歡,唐老師這些年一直對曹操墓出土的文物進行着研究,在這本書里也加入了新的研究成果。

雖然說是「憤而寫書」,其實這是考古科普的一個典型案例。裏面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有嚴密的論證,有精彩的還原。

書中絲毫找不到說教的痕迹,但看完這本書的人都會明白,科學地發掘一座墓是如何進行的,考古研究工作是如何展開的。

它可以滿足很多人對考古的好奇心,考古竟然如此有趣!


研究的細緻程度令人驚嘆

考古學家總和泥土打交道,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土色、質地等判斷地下是否有古人活動的痕迹。

觀察力也是成為優秀考古學家非常重要的因素。還記得上面說的唐老師曾經和滿牆的陶片圖片「面面相覷」嗎?正是極強的觀察力,讓他通過陶片紋飾的細微差別找到了那個時代的缺環。

也正是細緻的觀察和研究使得一個鮮活的曹操躍然紙上。

或許沒有人會想到一塊碎裂的、黑黢黢的石頭可以還原曹操所生活的時代,看見曹操的性格

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 天天要聞

七女復仇畫像石

引自《此處葬曹操》

這就是一塊被稱為「七女復仇」的畫像石

優酷的節目中,唐老師用整整一集來解讀這塊畫像石的畫面。

你會看到漢代男子流行戴平巾幘,女子流行梳四起花釵的髮髻,不論男女都會穿着交領、寬袍大袖的衣服。當時用的武器有環首刀、用於搏殺的手戟,還有攻防兼備的鉤鑲等。

從行刺女子的分工和動作可以看出她們有明確的復仇目標,淡定的漁人表明女子並且沒有濫殺。最巧妙的是漢代的藝術家用一隻蜻蜓說明了這個行刺事件的時間發生在夏末。

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 天天要聞

《此處葬曹操》隨書附贈的微展覽折頁

相信1800年前的工匠聽到這樣的講述都會大呼:這個人太懂我了!

繼而唐老師還原了整個故事,解讀了當時崇尚厚葬的社會風尚。研究到這樣的細緻程度,簡直令人驚嘆!

這一研究成果在圖書《此處葬曹操》中被做成了「紙上微展覽」,大家可以更直觀地讀懂這件1800年前令人拍案叫絕的藝術品。


跨越1800年的知己

《此處葬曹操》上市之後,有讀者評論說:作者也太愛曹操了吧!

又有人說:反質疑這部分看到了作者強烈的情緒。

看過考古報告的人,一定以為考古學家只會寫長寬高、類型比較、年代和分期,看不到作者內心絲毫的波瀾。而從事科普寫作的人也很少會把個人情緒帶到書里。

但如果你了解考古工作者工作的艱辛、為此作出的各種犧牲,或許你會理解看到同事被冤後的仗義執言。同時,這種文風背後也是作者鮮明個人風格的體現。

從包括「七女復仇」在內的諸多畫像石被鋪在墓底,加上科技手段的分析,唐老師推斷曹操曾拆了一座祠堂

曹操這樣的行為正是要砸爛一個他不喜歡的舊世界。那箇舊世界充滿了虛偽的表演,以修墓建祠、厚葬親人的行為來體現自己的孝順,從而獲取功名。

曹操曾在任濟南相的時候就下令「絕淫祀」,要改變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

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 天天要聞

畫像石中的「羽人

引自《此處葬曹操》

曾經有很多人評價過曹操。《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是這麼說的:他有敢說敢做、豪邁磊落、放浪不羈的浪漫色彩。曹操拆祠堂這件事也正展現了他敢說敢做、豪邁磊落的性格。

唐老師在很多場合直言自己喜歡曹操,喜歡曹操「不裝」的性格

他擅長透物見人,從曹操墓中鏽蝕的鐵鎧甲和鐵刀看到其統一北方矯健的身影,從曹操墓隨葬的耳杯,看到那個吟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曹操,從「樗蒲床一」的石牌看到曹操身處危機四伏的環境所承受的壓力……

不得不說理性分析的背後又有着感性的一面。曹操的壓力,或許他感同身受。

當年洹北商城發現之前,沒有人相信他的「中商」之論,早商和晚商兩個階段是前輩學者多年的研究結論,可謂根深蒂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如果只有理論,找不到實證是難以令人信服的。

從疑惑到理論再到實證,大約經歷了十年。這十年的壓力下有多少人能堅持?凡此種種,還有很多。

中信出版這本書上央視了!1800年過去了,這位古人為啥值得紀念? - 天天要聞

曹操墓中的耳杯

引自《此處葬曹操》

唐老師說曹操是個真性情的人,而一個會把自己的情緒毫不掩飾地表露在文字中,會為了同事仗義執言的人,無疑也是個真性情的人。

情緒歸情緒,在論證過程中,可謂無懈可擊。完整的證據鏈、細緻入微的研究讓人沒有任何理由去反駁這是曹操墓。

說實話,阿信第一次看到書中列舉的質疑時也認為部分質疑似乎有點道理,但在嚴密的論證下就再也沒有疑慮了。

唐老師不僅回應了質疑,還補充了不少冷知識,比如簡體字本就是古人創造的。

這本書不僅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曹操,也告訴大家考古是一項嚴謹的科學工作,更大的收穫是學會了一種思維方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當地時間7月6日傍晚,第二批從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疏散撤離的當地居民已乘坐輪渡抵達鹿兒島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離的人員為惡石島的31名居民和小寶島的15名居民,合計46人。當地目前採取自願疏散撤離的原則。截至6日,惡石島尚有23名居民,小寶島尚有41名居民。如今後仍有居民希望離開,當地政府將考慮進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 天天要聞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6日訊7月5日,20多名來自阿根廷的大學生、大學教授、政府官員等外賓走進紅巷,參觀中共五大舊址、農講所和毛澤東舊居。據了解,他們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5年國際暑期學校成員,在武漢開啟為期兩周的學術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 天天要聞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於7月3日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這是山東艦首次赴港也是繼遼寧艦後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第二次訪港巨艦破浪而來、氣勢磅礴「航母熱」燃爆香江線上發放參觀票全部約滿7月5日下午兩位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老戰士...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 天天要聞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7月4日開始,「日本末世預言」「日本將發生毀滅性地震」的消息,逐漸霸榜社交媒體平台。該網傳內容引發大量關注。7月5日凌晨4時,日本全國緊急地震速報的視頻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萬人蹲點觀看。如今,預言時間點已過,「毀滅性大地震」沒有應驗,僅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附近海域5日發生5.4級地震。經確認,島上未有人員傷...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 天天要聞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來源:石阡黨建、政事兒貴州銅仁市「石阡黨建」微信公眾號7月6日消息,近日,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走訪看望慰問部分老幹部。上述信息顯示,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史麒麟,已兼任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學歷,法學碩...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們說,那些太平軍最後去了南美,聽起來像傳說,但人還在,說粵語,過春節,幾十萬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牆塌得連塊整磚都找不到。湘軍圍了三年,餓得城裡人啃樹皮,喝髒水,死人都沒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 天天要聞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直接擺到了檯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內的阿塞拜疆人,甚至還造成了2人喪生的結果。俄方面表示,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國國籍,且涉嫌謀殺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則表示,這是俄在針對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為他們有被打過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開始抓境內的俄羅斯人,同樣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