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日期間,以哈爾濱為代表的東北旅遊火了。
「我是被b站一個很火的up主種草了哈爾濱,跟着她的旅遊攻略過去的。」李麗是廣東人,從小沒見過雪,一直都想去見見真正的冰天雪地。
2023年,李麗決定去東北跨年,根據網絡視頻推薦,她最終選擇了哈爾濱。事實上,超過300萬人和她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根據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提供數據,截至元旦假日第3天,哈爾濱市累計接待遊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9.14億元,遊客接待量與旅遊總收入達到歷史峰值。
哈爾濱的火爆不僅源於這座老牌旅遊城市的悠久歷史、工業記憶和文化底蘊,也來自於新媒體的網絡營銷,「南方小金豆」、「討好型市格」等網絡熱梗將哈爾濱旅遊不斷推向熱潮。
元旦假期各地形式多樣的跨年活動和促消費政策帶動了旅遊經濟的發展。根據文旅部公布數據,元旦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遊出遊1.35億人次,同比增長155.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9.4%;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9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0.7%,較2019年同期增長5.6%。
「小砂糖橘」「小野生菌」受寵
近日,廣西南寧一幼兒園裡11個年齡均在3-6歲由老師帶隊出發,勇闖哈爾濱研學。由於統一的橘色服裝,加上來自盛產砂糖橘的廣西,因此被網友愛稱為「小砂糖橘」。
1月3日,漠河文體旅遊局宣布,所有的「小砂糖橘」都已經安全抵達,並表示:「大家放心吧,漠河文旅全程保駕護航。」為了迎接這些小遊客,漠河消防部門還在戶外堆砌了一個用砂糖橘裝飾的雪人,以此表達對小朋友們的歡迎。
在此之後,雲南「小野生菌」又來到哈爾濱。網友:「可可愛愛,越數越多,根本數不過來!」
網絡熱梗助推哈爾濱現象級火爆
網絡熱梗將哈爾濱推向旅遊高峰。
在網絡上引起廣泛討論的一則短視頻,將凍梨切塊、聖·索菲亞教堂懸月、鄂倫春族人帶馴鹿出街、松花江上熱氣球等文旅印象切片和哈爾濱的熱情緊密結合。人們開出善意的玩笑,稱哈爾濱具有「討好型市格」。
1月3日,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工作人員表示,整個冰雪季包括群眾文化這些活動,設計有100項活動,讓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走上哈爾濱中央大街。除了想讓遊客玩得開心 ,也想將獨特民族文化向外推介。
線上傳播效應與哈爾濱今年的旅遊熱度飆升相互作用。同程旅行發佈《2024元旦假期旅行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元旦假期,哈爾濱旅遊熱度環比上漲240%,預計旅遊熱潮將延續至寒假和春節假期。
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先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可以發現,2023年,旅遊熱點城市都與新媒體營銷有關,例如淄博燒烤、貴州村超,這反映當前消費者出遊的動力來源之一是新奇或打動人心的網絡熱點。
「哈爾濱本身就是一個旅遊城市,有冰雪要素和歷史文化積澱,但往年不是特別火,今年的火爆和新媒體營銷、短視頻直播有關,一個小視頻可以把一個小內容說得很有趣,就吸引了大量關注。」王先慶說。
李麗給自己的哈爾濱之行規划了豐富的行程,美食必不可少,東北特色體驗項目搓澡也被列為重要行程之一。她的旅行攻略列了華梅老麵包、馬迭爾冰棍、中華巴洛克風情街等重要美食內容,也給搓澡留足了近3小時的時間。
根據哈爾濱市商務局公布數據,激增的遊客量帶動住宿、餐飲量上漲,住宿、餐飲企業同比增長129.4%。鐵鍋燉、殺豬菜、俄餐、馬迭爾冰棍……這些哈爾濱知名餐點也成為遊客的重要消費內容,據當地媒體報道,馬迭爾冰棍元旦3天銷售量達10萬支。
早在2024年元旦前夕,一些簡單有趣的網絡熱梗就已出現,這也成為元旦假日期間人們常用的熱門詞彙。例如,東北網友給南方遊客起了個昵稱「小馬鈴薯」或者「小金豆」,搓澡就是「刮馬鈴薯皮」。
在北京工作的徐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自己在東北還聽過稱呼遊客為「馬鈴薯公主」,「我感覺挺形象的,因為穿太厚了,所以顯得特別土。」在當地人的眼中,這是一種昵稱和喜愛。
周群是吉林長春人,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24年1月2日晚,她在長春的大街看到有遊客在落滿雪的汽車上寫了「南方小馬鈴薯到此一游」,覺得很有趣,就拍下了這一場景並發了朋友圈。
(雪地的留言,拍攝/周群)
李麗表示,「南方人相對而言個頭小一些,剛來東北又怕冷,可不是把自己裹得圓滾滾,而且馬鈴薯帶泥,我們正好是去東北搓澡下泥的。搓澡不用排隊,整體下來花費200元左右,價格和體驗都可以接受。」
不僅僅是李麗,很多南方人到東北澡堂子「搓泥」,交上100-200元就能夠呆上一天,甚至有人稱東北洗浴中心被南方人包場了。
總結整個哈爾濱之行,李麗十分滿意,「哈爾濱是一個浪漫的城市,我們去的時候碰上下雪,雪花落在羽絨服上沙沙作響,走在白茫茫的路上,我才真正理解了書上說的踩在雪上有『嘎吱嘎吱』的聲音。」
除了完成看雪的心愿,李麗還有了意外的驚喜,對哈爾濱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認識,「來了之後,我才知道哈爾濱是『音樂之都』,一些公園、建築物門口的綠化會修剪成音符的模樣,聽說天氣好的時候室外會有一些演奏,我們時間太緊張了,沒安排上室內音樂會。」
東北三省旅遊熱潮
在王先慶看來,新媒體營銷能夠直接讓旅遊地和消費者建立橋樑,這在改變人們的消費方式和旅遊方式。
在短視頻平台等新媒體助推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早在元旦前夕就有了不少網絡熱度。周群表示,在籌備階段,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就做了不少宣傳,「我們早就聽說今年冰雪大世界投資是歷史以來之最,也會考慮要不要去玩一下。隨着宣傳不斷擴散,火爆也是意料之中,現在隱隱感覺哈爾濱有去年淄博那個味兒了。」
網絡熱度能否持續,一方面需要看城市本身的旅遊資源、文化內容,另一方面也要看服務水準能否保持。王先慶認為,哈爾濱本身是旅遊城市,有較好的文旅資源,加上網絡熱點,在搶佔消費者注意力之後,需要持續創造新的文旅內容,盤活原本的資源,積極與消費者互動,以身臨其境的方式帶着消費者一起體驗本地特色。
對這次「出圈」的契機,哈爾濱當地也很珍惜。2024年1月1日、2日,哈爾濱市政府組織召開哈爾濱市冬季旅遊提升賓館酒店服務質量座談會。哈爾濱市政府要求,哈市賓館酒店經營企業要珍惜哈市旅遊市場轉暖升溫機遇,帶頭加強行業自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切實提升服務意識。
值得注意的是,哈爾濱冰雪旅遊的火爆也帶動了東北三省的旅遊熱潮。距哈爾濱300公里的長春就是被輻射到的城市之一。周群表示,元旦假期這幾天,確實感覺長春的遊客多了不少,本地早餐店裡也能看到不少外地口音的顧客,「和哈爾濱相比,長春倒是沒有火爆的感覺。從冰雪資源上來看長春也很好,投資體量、宣傳力度還是可能有差距,論玩的方面,我覺得長春還是不落人後的。」
另一個城市延吉也成為東北的重要旅遊地。沐春在12月下旬從深圳前往延吉,給自己一場4天的延吉自然與民俗之旅。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自己最初從小紅書上了解到延吉,感覺旅遊營銷做得很好,「我們計劃穿上朝鮮族民族服裝拍攝延吉公主寫真,一進入延吉風俗園就看到各種各樣的延吉公主,攝影妝造一條龍作業,但拍照呈現效果還不錯。」
沐春透露,和當地的士司機聊天時,她得知延吉的一些化妝師在旅遊旺季能實現月入10萬,不少外地的攝影師、化妝師也前來打零工,「給我們拍攝的攝影師原本是做婚慶的,現在來延吉拍寫真,工作更輕鬆,收入也高了。」
除了拍攝,沐春和朋友還專門去了延吉水上市場,品嘗了參雞湯等朝鮮族特色料理。不過,沐春也認為,延吉的消費並不低,相對較便宜的酒店也得300-400元一晚,長白山包車、買票加上來回成本還是比較高,景區觀光車的景點接送車秩序有些亂,但景區工作人員態度比較好。
也有遊客選擇時間更長的行程,前往東北三省多個特色城市進行深度體驗。
徐婷對冰天雪地的場景十分期待,很早就計划了去東北跨年的6天行程,2023年12月27日抵達哈爾濱,花兩天時間錯峰逛完聖·索菲亞教堂、冰雪大世界等景點,接着前往吉林的長春和延吉,1號返程。
徐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錯峰出行的感受是整體人不是特別多,自己也特意選擇在延吉跨年,少些人潮擁擠,「延吉白天看起來灰撲撲的,晚上燈亮起來後特別洋氣,整座城市有各種各樣的燈,感覺在文旅上面下了功夫。」
2024年元旦旅遊火熱
出行暢、訂單爆、人氣足、玩法多、餐飲旺、電影火……2024年消費市場開局徹底熱起來了!
冰雪遊走熱、出境游加速復蘇、國產大郵輪首航、電影3天15億票房破紀錄、廣東2000萬消費券刷屏……各地消費熱情展現着新年澎湃升騰的煙火氣,也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多地交出元旦消費成績單!2024年第一個小長假收官,還有哪些亮點?21數據新聞實驗室一組海報帶你回顧。
(應採訪者要求,李麗、周群、沐春、徐婷均為化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