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讀書,十年奔走,他最終棄政從醫成為「四大」

2023年12月02日16:13:07 歷史 1049

1901年,農曆辛丑年清政府簽下了《辛丑條約》。這一年,20歲的施今墨學醫七年,已經踏進了中醫的門檻,可以獨立行醫。


他離開舅舅,隨父親赴任山西。國家命運的渺茫,國人思想的陳舊,叩問着那個時代下每一個中國青年的內心。


十年讀書,十年奔走,他最終棄政從醫成為「四大」 - 天天要聞


醫國與醫人,成為施今墨一生不變的初衷。


「智愈圓而行愈方」


山西大學堂,是1902年國內創辦的最早的高等學府,人才濟濟。


這一天同學們站在校內榜單下議論紛紛。學校張貼出來的不是考試成績,不是治學活動,而是一張公告。


校方決定將剛入學的施毓黔(施今墨)開除出校


十年讀書,十年奔走,他最終棄政從醫成為「四大」 - 天天要聞

施今墨之子

施小墨

「他在西齋的負責人是個外國人,叫李提摩太。他很專制,所以大家就是反對李提摩太,搞學運,我父親他也參加了。」


李提摩太是一個美國傳教士,山西大學堂的創辦者之一。外國人的傳教辦學不可避免地會輸入基督教的價值觀。


施今墨系統學習了七年的中醫,對中國文化有很深的造詣和感情,又聽聞過外祖父抗擊洋人而死的事情。年輕氣盛的他,很難認同這位學校創辦者。


在校期間,施今墨帶頭反對李提摩太的專制,組織同學向學校請願。


學校沒有解決施今墨提出的抗議,而是直接開除了他。


施今墨獨自承擔了那次衝動反抗的後果。


十年讀書,十年奔走,他最終棄政從醫成為「四大」 - 天天要聞


他後來總是告誡子女,做醫生要「膽愈大而心愈細,智愈圓而行愈方」,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初入社會就遭到打擊的施今墨沒有灰心,反而向著法學沉了下去。他依然堅持他的看法,但是他要用頭腦,他要用法理。


被山西大學堂開除後不久,施今墨轉入山西法政學堂學習。


四年後,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被保送到北京進士館,也就是後來的京師法政學堂。


入校考試時,他又榮膺全校之冠。


「十年奔走」


北京,施今墨認識了辛亥革命的著名領袖黃興,並經黃興介紹加入了同盟會以行醫為掩護,為革命而奔走


他曾多次躲過追捕,在衚衕里貼標語,在戲院撒傳單。


辛亥革命成功,施今墨作為山西代表,在南京參加了孫中山的就職大典。次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黃興任陸軍總長。


施今墨因為學法政出身,又協助黃興制定了《陸軍刑法》《陸軍懲罰令》《陸軍審判章程》等軍事法典。


然而辛亥革命未能就此治癒中國的病入膏肓,誰也沒有想到它如此迅猛而短暫,結束了封建王朝,又留下了軍閥割據。


此後的幾年裡,中國一地狼藉。隨着黃興的去世,施今墨也離開了北京,返回山西。


十年讀書,十年奔走,他最終棄政從醫成為「四大」 - 天天要聞


施今墨從未放棄行醫,醫人體的疾病,也醫人的精神。


他與當時社會革命家范源濂先後參與創辦了尚志學會、尚志學校、尚志醫院,宣傳進步思想,普及文化知識。


施今墨還曾出任湖南教育廳長,後因見湖南督軍譚延闓熱衷官僚政治,無心教育,更不顧民間疾苦,於是施今墨任職不到一年,便辭職引退。


他又曾協助直隸水利督辦熊希齡創辦「香山慈幼院」,收撫水災中男女孤兒各300名,除了一些日常工作,施今墨還要負責全院醫療保健工作。


慢慢地施今墨發現,熊希齡辦院動機不純,他眼裡卻又摻不下沙子,於是辭職離去。


從二十歲學醫出師起,到這時又是二十年過去。


在這二十年里,施今墨十年讀書,十年奔走。


封建王朝被推翻,親身參與的革命興起又失敗。這期間他對中醫的思考和鑽研從未停止。政治混亂的情況下,即使只想安心做教育,也是一種奢望。


施今墨決定棄政從醫


這一年,他41歲。為了提醒自己行醫的決心,施今墨將自己的本名施毓黔,改為施今墨,取「今墨」兩個字有三層意思。


十年讀書,十年奔走,他最終棄政從醫成為「四大」 - 天天要聞

施今墨之子

施小墨

「他生在貴州,貴州的簡稱是黔,黔字分開,然後把黑字底加個土字,所以叫『今墨』。另外他要作為當代的墨繩,就是標準,學醫就要成為中醫的一個標準。另外就是要踐行墨子兼愛的思想,都要一視同仁。」


十年讀書,十年奔走,他最終棄政從醫成為「四大」 - 天天要聞

施今墨


1934年,施今墨與蕭龍友孔伯華汪逢春一同作為主考官,參與了第一次中醫會考。


從此,四人便有了「京城四大名醫」的稱號。


十年讀書,十年奔走,他最終棄政從醫成為「四大」 - 天天要聞


施今墨的母親從他出生後一直體弱多病,家中曾為她請醫問病,但因為庸醫誤診,幾乎喪命。


一個念頭開始在童年施今墨的心中逐漸成形:他想要學醫,為母親治病。


年幼的施今墨來到河南,正式拜自己的舅舅,當時河南安陽有名的醫生李可亭學醫。他一面學習理論知識,一面跟隨舅舅治療實踐,很快積累了系統而豐富的中醫藥學識。


時間來到了世紀之交的公元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進攻北京。


一個噩耗突如其來地襲擊了施今墨母親的家族……


12月2日至5日 紀錄大時代

百年巨匠》四集連播

施今墨(上、下集)
汪逢春(上、下集)

十年讀書,十年奔走,他最終棄政從醫成為「四大」 - 天天要聞


十年讀書,十年奔走,他最終棄政從醫成為「四大」 - 天天要聞


編輯:王鼎堯

責編:胡松洋

製作人:唐大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北京時間5月4日,中超第11輪山東泰山客戰雲南玉昆賽前,山東主帥崔康熙攜球員趙劍非出席了新聞發佈會。備戰情況趙劍非:球隊是剛抵達雲南,賽程很密集,路途很遙遠,隊員們在恢復,以最好狀態迎接新的比賽,希望在客場拿到滿意的結果和分數。崔康熙:這場比賽的關鍵在於恢復和狀態提高,戰術要進行好準備,隊員們要踢得更聰...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將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的消息,震驚全球。當地時間5月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負責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將在董事會批准後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他表示,董事會計劃於周日(當地時間5月5日)舉行會議。據媒體報道稱,這一消息震驚了...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 天天要聞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極駕崩後,因未指定繼承人,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官崇政殿打響。肅親王豪格就是在這場鬥爭中與皇位失之交臂。多爾袞當時,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個是以肅親王豪格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 天天要聞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今天是五四,讀歷史學家王笛《中國記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別是本書第四部「巨人醒來,1919」,講述西方媒體眼中的五四運動——歡呼「中國開始覺醒」。經授權刊出書摘,讓我們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麼看待中國的五四運動的。文|王笛「中國開始覺醒」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美國專欄作家喬治...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聞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蔣少龍人間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東歐遺產之旅,德國柏林牆、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布達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紀念碑,歷史不容遺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來到柏林牆遺址。清晨的陽光照耀在東柏林的一條大街上,柏林牆的遺址就在這條大街。儘管柏林牆現在...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 天天要聞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寫完遺書之後,於上午6點在北平第一監獄被執行槍決,終年41歲。因為川島芳子的機智聰敏,外加大半生間諜的生涯,民間便傳出了她替身代死說法。「替身代死」的說法。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青春是什麼?是清澈的雙眼是春天的閃電是無畏的夢想是永不熄滅的火焰是失敗後倔強起身的勇氣是迷茫後無比堅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從未放棄……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縱使時光老去夢想在,勇氣在青春,就在奮鬥的路,是最美的路追夢的青春,是最美的時光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願你我永葆青春,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