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皇帝年長十七歲,皇帝有難,她像母親一樣呵護,後被封皇貴妃

2023年11月30日19:34:10 歷史 1006


她比皇帝年長十七歲,皇帝有難,她像母親一樣呵護,後被封皇貴妃 - 天天要聞

萬貴妃畫像

被皇帝摯愛專寵的大齡女


她比皇帝年長十七歲,皇帝有難時,她作為一個宮女始終像母親一樣不離不棄地呵護他。待他坐上龍椅後,封她為皇貴妃,被摯愛專寵一生。

四歲進宮

她叫萬貞兒,生於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山東諸城縣人。四歲時,父親將她送入宮中做了宮女。這般年紀,本應在父母身邊撒嬌要吃要喝,然而小萬貞兒卻要獨自在深宮中謀生,真是可憐。幸運的是,她被安排在孫皇后(朱祈鎮母親)身邊,當了一名小宮女。萬貞兒年齡雖小,但乖巧機靈,做事勤快,深得孫太后的喜歡。

緣起幼年

正統十二年(1447),明朝第六位皇帝朱祈鎮,有了第一個兒子,起名朱見深。這可不是一般的小孩,他是皇長子,將來會當皇帝的。

不知何故?小見深出生後,常常哭個不停。這天,孫太后來看孫子,小見深依然哭鬧,孫太后讓隨來的十七歲萬貞兒抱抱,結果,剛還哭鬧不止的朱見深,見到萬貞兒,哭聲戛然而止,胖胖的小臉上還露出笑容。這一幕讓眾人感到驚訝。孫太后笑着說,「小孫子與萬貞小丫頭有緣,今後可常過來照看照看他。」

形影不離

朱見深兩歲時,也就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其父朱祈鎮親率大軍征討瓦剌被俘。孫太后怕皇位旁落,匆忙將朱祈鎮長子朱見深立為太子。因為朱祈鎮的弟弟朱祈鈺當上了皇帝。

為安全起見,孫太后便將貼身宮女萬貞兒派去專門照料孫子朱見深日常起居。

那一年,她十九歲,他兩歲。

孫太后的政治敏銳感還是很強的,朱祁鈺坐穩皇位後,便廢掉朱見深的太子職位,將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

從此,朱見深像是從天上忽然被摔到地上。太子身份被廢,平時如眾星捧月般的侍女下人等,紛紛離他而另攀高枝。他身邊只剩唯一的陪伴「萬姑姑」。

對朱見深而言,這個萬姑姑,就像他的母親,他的姐姐,他的朋友,他的依靠,也像是他身體上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在那黑暗的日子裏,只有這個大齡女人支撐着他,和他一起熬過了最困難的時刻。


她比皇帝年長十七歲,皇帝有難,她像母親一樣呵護,後被封皇貴妃 - 天天要聞

朱見深畫像

苦盡甘來

1457年,被瓦喇放回的朱祈鎮,又重新掌權當上一把手(皇帝)。

風水輪流轉,苦盡甘來。朱見深再一次搬回了宮中,恢復了太子的身份,萬姑姑依然陪伴在他的身邊。這一年,她二十七歲,他十歲。

又擔任東宮太子的日子裏,日漸成熟的朱見深逐漸對這位大他十七歲的女人產生了微妙的感情,相信就在這段時間之內,他們的關係發生了特殊的變化。

對於這些情況,他的父親朱祁鎮和母親周貴妃都有所察覺,但他們並沒有阻止,而是為朱見深挑選了三個女子作為皇后的候選人,等待他登基之後挑選冊封。因為他們相信,這個姓萬的宮女絕不可能成為皇后,等到朱見深長大懂事後,自然會離開她。

天順八年(1464年),朱祁鎮駕鶴歸天,十八歲的朱見深坐上龍椅。新皇帝大赦天下的同時,沒有忘記相依為命形影不離的三十五歲的萬姑姑,最終給予她天長地久的摯愛待遇。


她比皇帝年長十七歲,皇帝有難,她像母親一樣呵護,後被封皇貴妃 - 天天要聞

萬貴妃

晉陞貴妃

朱見深登基後,一度想立萬姑姑為皇后,終因周太后以死相逼未能如願,但還是讓她晉陞為一名妃子。

此妃可不同於彼妃。萬妃,儘管已三十多歲,但見深新皇帝依然將她視為自己的最愛,並專寵於她。由此可見,小朱皇帝對萬貴妃的依賴愛戀程度是何等的非同尋常。

在周太后的干預下,年輕貌美的吳氏當上了皇后。吳皇后儘管貌美如花,但朱皇帝瞅都不瞅,一直讓她獨守空房。吳皇后自然是無法接受,她年輕氣盛,下決心要碰碰萬妃這個茬兒。

有一天,吳皇后找到萬妃對其不敬的小錯,竟然不考慮後果將萬妃打了一頓板子。

朱見深聽說萬妃被打,頓時怒不可遏,當即做出廢掉吳皇后的決定。

成化二年(1466年),萬妃迎來了她人生的高光時刻,這一年正月,她當母親了,生了一個寶貝兒子。朱見深大喜過望,立刻封她為貴妃,還為此去宗社祭天,感謝祖宗保佑。

第二年,這位皇子就患病夭折了,此時萬貴妃已經三十八歲了,她幾乎不可能再生育兒女了。

皇子的逝去,雖然對皇帝朱見深是個沉重打擊,但卻並未影響到他對萬貴妃的摯愛與恩寵。此時的朱見深年僅二十一歲,正是少年風流的時候,可他卻一反常態,日夜守在這個大齡女人的身邊,彷彿永遠不會厭倦。

後來,空缺的皇后位置被王氏補上,王皇后接受吳皇后的教訓,對萬貴妃尊敬有加,一點兒不敢怠慢,膽戰心驚地經常去萬貴妃處主動問安,生怕這位無冕之後,在皇帝面前吹風動怒找自己的麻煩。

比翼在天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寵冠後宮的萬貴妃逝世,時年58歲。

憲宗皇帝朱見深悲痛不已,長嘆道,「貞兒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

隨後他以皇后之禮厚葬了萬貴妃,並輟朝七日。這年八月,朱見深在乾清宮駕崩,追隨「萬姑姑」而去,享年41歲。朱見深與萬貴妃二人的感情深厚,生死相依。正像唐代白居易《長恨歌》中所描寫的那樣,「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她比皇帝年長十七歲,皇帝有難,她像母親一樣呵護,後被封皇貴妃 - 天天要聞

朱見深


劉洋2023年11月30日編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硝煙玫瑰:女少校單槍匹馬逆轉戰局的生死72小時 - 天天要聞

硝煙玫瑰:女少校單槍匹馬逆轉戰局的生死72小時

1944年湘西的雨像裹着鐵鏽,李潔攥着望遠鏡的手沁滿冷汗。望遠鏡里,潰逃的士兵正像沒頭蒼蠅般撞碎營區鐵絲網,三八大蓋的寒光已經刺破晨霧——日軍追兵比預計的早到了整整兩小時! "副營長!三連連長帶着人要往南跑!"通信兵小順子跌跌撞撞滾進戰壕,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編委會主任、編審張天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29日21時19分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1周歲。張天蔚老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潛心編審、躬耕出版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出版事業,為上海交通大學出...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着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