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奔襲,隱秘行軍,唐朝最名不經傳的將領一戰成名

2023年11月13日07:53:17 歷史 1445

公元819年,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吐蕃十五萬兵馬大舉進攻鹽州城。

吐蕃之所以選擇進攻鹽州城,是因為從唐德宗開始,吐蕃實力下降,在多次遣使入唐,或言和,或請盟,意圖維持清水會盟劃定的疆界,並以會盟形式確保既得利益合法化。不料,唐朝對吐蕃請盟始終不許。

不僅如此,唐憲宗選拔任用了京西及西北鳳翔、邠、寧、夏、綏、銀、宥等州的將帥,在財力上支持京西防務,意欲收復河西隴右等舊土的意願十分強烈。這使吐蕃深感不安。

在請盟無望後又面臨唐朝軍事反攻威脅,吐蕃採取「破釜沉舟」式的戰略,打算借軍事勝利震懾唐朝,逼迫唐朝同意會盟,以盟約確保疆土現狀。

長途奔襲,隱秘行軍,唐朝最名不經傳的將領一戰成名 - 天天要聞

之所以選擇進攻鹽州,是因為相較於秦嶺以南地區、西北的靈州以及毗鄰京畿的鳳翔、邠寧、涇原等地,鹽州城靠近吐蕃,是東西南北交通要衝,對唐朝和吐蕃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且距離唐朝京畿遠近適中、軍防實力較弱,最適合成為吐蕃合適的進攻目標。

白居易曾寫《城鹽州▪美聖謨而誚邊將也》:「城鹽州,城鹽州,城在五原原上頭。蕃東節度缽闡布,忽見新城當要路。金鳥飛傳贊普聞,建牙傳箭集群臣。君臣面有憂色,皆言勿謂唐無人。自築鹽州十餘載,左衽氈裘不犯塞。晝牧牛羊夜捉生,長去新城百里外。諸邊急警勞戍人,唯此一道無煙塵。靈夏潛安誰復辨,秦原暗通何處見。州驛路好馬來,長安葯肆黃蓍賤。城鹽州,鹽州未城天子憂。德宗按圖自定計,非關將略與廟謀。吾聞高宗中宗世,北虜猖狂最難制。韓公創築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漢兵。東西亘絕數千里,耳冷不聞胡馬聲。如今邊將非無策,心笑韓公築城壁。相看養寇為身謀,各握強兵固恩澤。願分今日邊將恩,褒贈韓公封子孫。誰能將此鹽州曲,翻作歌詞聞至尊。」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鹽州城對唐朝西北防務的重要性。

實踐證明,吐蕃選擇以鹽州為重點攻擊目標是對的

鹽州地近吐蕃邊境和吐蕃大營。吐蕃多次攻擊鹽州和夏州,熟悉行軍路線。吐蕃進攻鹽州多取道地勢開闊、適宜騎兵奔襲、唐軍不易埋伏的軍隊,吐蕃即使正面遭遇挫敗,也可以及時按原路迅速撤退。

而且吐蕃進攻鹽州,唐朝邠、寧、涇等州擔負護衛京師的任務,不敢輕易派兵支援;夏州、豐州、靈州等地軍隊,不是實力有限,就是路途遙遠,自保尚且艱難,南下支援的可能性微乎及微。

在實際戰爭進程中,鹽州的確沒有獲得太多援軍,要不是出現了一個神奇人物,恐怕鹽州早就淪陷。

這個神奇人物就是史敬奉,時任靈武牙將。

長途奔襲,隱秘行軍,唐朝最名不經傳的將領一戰成名 - 天天要聞

在唐朝名將輩出的時代,史敬奉可能是名不見傳,但鹽州之戰卻足以讓其名垂青史。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史敬奉,靈武人,少事本軍為牙將。元和十四年,敬奉大破吐蕃於鹽州城下,賜實封五十戶。先是,西戎頻歲犯邊,敬奉白節度杜叔良請兵三千,備一月糧,深入蕃界;叔良以二千五百人授之。敬奉既行十餘日,人莫知其所向,皆謂吐蕃盡殺之矣。乃由他道深入,突出蕃眾之後。戎人驚潰,敬奉率眾大破之,殺戮不可勝紀,驅其餘眾於蘆河,獲羊馬駝牛萬數。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四十一 ·唐紀五十七》:吐蕃節度論三摩等將十五萬眾圍鹽州,党項亦發兵助之。刺史李文悅竭力拒守,凡二十七日,吐蕃不能克。靈武牙將史敬奉言於朔方節度使杜叔良,請兵三千,齎三十日糧,深入吐蕃以解鹽州之圍。叔良以二千五百人與之。奉敬行旬餘,無聲問,朔方人以為俱沒矣。無何,敬奉自它道出吐蕃背,吐蕃大驚,潰去。奉敬奮擊,大破,不可勝計。

新唐書》:史敬奉者,靈州人。事朔方軍為牙將。元和中,吐蕃數犯塞,十四年,敬奉白節度使杜叔良,請兵三千,齎一月糧,深入虜地,分賊勢。叔良以二千兵予之,行十餘日,不聞問,皆謂已歿。敬奉乃由間道繞出虜後,部落奔駭,因大破之,驅其餘眾於瓠蘆河,獲馬牛雜畜迨萬數。賜實封五十戶。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四十一·唐紀五十七》:敬奉與鳳翔將野詩良浦、涇原將郝玼以勇著名於邊,吐蕃憚之。

史敬奉親自面見朔方節度使杜叔良,要求派兵解救鹽州。杜叔良不可能將靈州城的三千馬匹交給史敬奉,只給了他二千五百名步兵,對出兵救援沒有抱太大希望。而史敬奉率隊出行後就杳無音信,杜叔良更是認為這支部隊已經被吐蕃殺死。

15萬吐蕃大軍進攻鹽州城,守城已經二十七天的鹽州刺史李文悅已經對援軍失去希望之際,突然史敬奉的軍隊奇襲吐蕃背後,吐蕃兵驚潰而逃,史敬奉乘機追擊吐蕃潰兵西至「瓠蘆河」,徹底扭轉了戰局。

根據史料記載史敬奉擅長帶領少數人馬掩蓋自身蹤跡,然後突然出現對敵軍進行突襲等特種作戰方式。關於史敬奉的行軍路線頗為神秘,必須經由吐蕃控制的地盤又在十多天不被發現,實屬不易。

史敬奉的行軍路線大致有四種選擇,但是能夠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吐蕃軍背後,只有一條路線最為可行,即出靈州城,經今牛首山東麓(或許從山中穿過),至牛首山東南麓隱匿,晝伏夜出,向東南方急行,迅速穿過牛首山和大羅山之間的平坦地帶進入大羅山內隱匿。

長途奔襲,隱秘行軍,唐朝最名不經傳的將領一戰成名 - 天天要聞

牛首山東南麓至大羅山西北麓距離不足35公里,冬十月夜長,史敬奉完全有可能率軍夜間穿越兩山間的空曠地帶,這也是行軍的關鍵之處。

史敬奉軍在大羅山內穿行,東出大羅山就進入靈鹽台地與黃土高原交匯地帶,即今鹽池縣南部山區;沿萌城鄉和麻黃山鄉北部、後窪鄉西北部的分水嶺一線東北行,抵達今紅柳溝鎮西南側,由此北上至營盤台,再東行即可抵達鹽州城下,攻擊吐蕃攻城之眾的後方。

行軍過程中,史敬奉部眾可能易服換裝,以免被吐蕃發現。

史料記載:「(史敬奉)甥侄及僮使僅二百人,每以自隨,臨入敵,輒分其隊為四五,隨逐水草,每數日各不相知,及相遇,已皆有獲虜矣。」也就是化整為零,小股前進,到達目的地後再集結。

史敬奉,在唐朝算不算名將,一生的官職不過是牙將,但鹽州之戰足以讓其名聞天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着"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絡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