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句改革開放初期名言的辨證思考
有鑒於當今中國經濟的危中有機、貧富兩極分化等現象,激起了對改革開放初期幾句名言的思考。
當時,「摸着石頭過河」、「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發展就是硬道理」這幾句話中國的老百姓耳熟能詳,打破思想的禁錮,開拓了銳意進取的思路,激發了幹事創業的熱情,如同推進劑,加快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不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時間更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改革開放是中國前無古人的偉大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當然是「摸着石頭過河」。但新中國建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借鑒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經驗,但也沒有完全照搬照抄,尤其是在土改、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都是中國特色的,這同樣也是「摸着石頭過河」。關鍵是這種「摸着石頭過河」,其立足點和出發點是否是以人民為根本,是否能保證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要,是否滿足人民的獲得感和成就感,所以「摸着石頭過河」有個路標,那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偏離了這個路標,只能遇到激流險灘,甚至碰破頭!
「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在改革開放艱難起步時有着鮮明的導向作用,對推進改革開放有極大的推動力。但也有實用主義的一面,就是唯結果論,不講達到結果的措施是否合理,削弱了原則的剛性約束。單純放在改革開放還好,如果作為指導一切工作的原則就難保不出問題。比如用在對敵作戰中,只要消滅敵人就行,那抓獲的俘虜是否要槍斃?同樣用在經濟工作中也不通用,就拿一個煤礦來說,如果只管多出煤,忽視了安全生產,釀成礦難怎麼辦?
再說「發展就是硬道理」,當時面對與西方發達國家巨大的經濟差距,中國急需發展,甚至提出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和矛盾。國企改革,近三千萬工人下崗,至今仍有許多人生活困難,成為發展的代價。各地也拚命發展經濟,盲目追求gdp,結果環境污染嚴重,少數不良企業甚至採用斷子絕孫的措施排污,以致有帶血的gdp之說。同時,國資流失,貧富差距加大,甚至出現電商平台壟斷。所以,發展是硬道理不假,但不能是不講綜合平衡的發展,不能是給子孫留下後患的發展,不能是貧富分化不以人民為中心共同富裕的發展。所以,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才是硬道理,更符合辯證唯物主義,更符合以人民為中心!#改革的反思# #經濟發展的動力# #當今時代問題# #再談改革# #搶佔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