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牧羊》的故事,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他對於國家那種忠貞不渝的態度更是值得後人來以此學習。
那麼,蘇武被匈奴扣押19年,不殺他也不放他,到底是為什麼呢?
他回國的時候,他在匈奴的妻子和兒子都和他一起回去了嗎?
被逼臣服
天漢元年(前100年),蘇武奉命帶領眾使節,被上豐厚的禮品,出使匈奴,卻沒有料到,其實這場「議和」本就是一場假象。
蘇武當年出使匈奴的時候,正是衛青和霍去病佔據河西走廊,在匈奴大殺特殺之時,迫於無奈之下,只好再次退回漠北。
當時的匈奴戰敗於漢朝,但又不想降於漢朝,於是匈奴單于就想出了一個假意議和的主意,以此來爭取一些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想要將自己的實力再次進行鞏固,於是就和漢朝佯裝議和,並提出了雙方都將被扣使節釋放的條件。
聽到匈奴單于的提議,漢武帝也是欣然接受,因為當時的漢武帝也在計劃,怎樣才能將匈奴一網打盡的方法,畢竟漠河地區實在是太遠,戰線拉得太長,不夠了解地勢,容易戰敗。
所以漢武帝便也想藉著此次外交的主意,進一步觀察匈奴的動向,便將蘇武派去探查,以此來達到將匈奴一網打盡的目的。
卻沒想到,之前在北方作亂之時,被扣留在匈奴的漢使都投降了匈奴,衛律便是其中一人。
然而,衛律的手下十分的看不慣他的叛徒行為,恰巧認識此次使者團的蘇武手下——張勝,於是兩人便合謀,打算斬殺衛律和單于。
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歷史背景之下,蘇武出使了匈奴,但沒想到的是,計劃敗露,兩國的關係也因此更加惡化。
這時的蘇武還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在將外交任務完成後,準備回國時,卻被匈奴單于直接將其扣了下來,張勝也直接投降了。
單于首領先是勸蘇武投降,各種威逼利誘的手段都用上了,但是蘇武卻根本就不吃這一套,單于一氣之下,將蘇武關了起來。
當時可是寒冬,單于就將蘇武關在了一個地穴當中,並且這個地穴屬於是露天的存在,單于首領還命令手下,不許給他送吃的和穿的。
本以為這樣,蘇武就會遭受不住酷刑,向自己妥協,卻沒想到,一連幾天過去了,但是蘇武卻始終沒有聲音。
就在單于首領以為蘇武已經死了,準備去給他收屍的時候,卻發現他竟然還活着,單于首領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有人背着自己給他送了吃的?
畢竟,在如此寒冷的地方,沒有吃喝的蘇武,是怎麼堅持到現在的呢?
在《蘇軾牧羊》中曾有記載:「渴飲雪,飢吞氈。」翻譯一下,意思就是渴了就吃點地上的積雪,餓了就嚼一嚼自己身上穿的襖。
慘遭流放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堅持這麼多天不向自己求饒,單于首領也開始欽佩蘇武,但是他卻依舊不算將蘇武放回漢朝,他認為將蘇武這樣的人才放回漢朝,對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但是他也拉攏不了蘇武,於是便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對蘇武說:「既不願降,那便去放羊吧,等這些羊什麼時候有了小羊,我就可以放你回大漢。」
蘇武以為單于首領想清楚了,不再逼迫自己,於是便欣喜了前往人跡罕至的北海邊,但是當他見到羊群時,才發現整個羊群都是公羊,又怎麼可能會有小羊仔的出生呢?
對於這一現象,蘇武熱烈的心就像被潑了一碰冷水一樣,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只能認命的開始放牧,但心中想要歸漢的心,卻從未熄滅。
然而,被流放到北海的蘇武,沒有任何的吃食和生活用品,他只能藉此積雪充饑,實在餓的不行,就去找一些野果,冷了就和羊睡在一起。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着,但如此艱難的日子也沒有磨滅掉蘇武想要歸漢的決心,甚至在放羊時還帶着使節棍。
這時的漢武帝再次向匈奴發起進攻,但已經失去霍去病這一員大將,漢武帝派出的李廣利和李陵都慘敗,李陵直接被俘。
這麼下來,蘇武能夠回到漢朝的希望更是渺茫。
被俘的李陵,並沒有像蘇武一樣意志堅決,不但娶了單于首領的女兒,而且還成為了匈奴的一員大將。
看到李陵的歸順,單于首領又想起了蘇武,他派遣李陵想再次的勸說蘇武,但蘇武的態度卻一直都十分堅決,單于首領對蘇武沒有辦法,只好讓他繼續的呆在北海邊放牧。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單于首領不將蘇武殺了呢?
因為對於蘇武,單于首領是有着十分欣賞的態度,就例如曹操抓到了關羽的時候,也是捨不得殺他,是一樣的道理。
在北海邊的蘇武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新生活,來北海邊打獵的於靬王,不幸受傷,多虧了放牧的蘇武發現,即使救下了他。
為了感謝蘇武,於靬王對他可謂是極好的,又是送吃食,又是送衣物,還將自己部落一位女子許配給了他。
可以說,這時的蘇武終於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不久後該女子還為蘇武誕下了一個兒子,憂心國家的蘇武,為其取名為——通國。
三人生活雖是艱辛,但也是幸福、快樂的,但沒想到好景不長,蘇武的安分生活只活了3年,於靬王便離世了。
於靬王離世後,不少人都覬覦蘇武的財產,畢竟當時的於靬王為了感謝蘇武,實在是賜給了他太多的東西。
這些人不僅將於靬王賞賜的東西槍的一乾二淨,而且還把蘇武的羊都搶光了,可以說現在的蘇武是真的一貧如洗。
但是這還並不是最慘的,這天李陵再次前來北海邊,蘇武以為李陵又是來勸他歸降,在李陵未開口之前便說道:「你回去吧,我是不會降的!」
卻沒想到,李陵帶來的消息讓蘇武備受打擊。
原來,在蘇武被扣押的這些年裡,他的家人已經死的差不多了,而且就連妻子也都已經改嫁他人。
蘇武雖是百感交集,悲痛難忍,但他卻依舊選擇堅持自己的內心,他始終堅信,自己早晚有一天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
蘇武使節棍上的裝飾已經全部脫落,頭髮和鬍鬚也已發白,但只有那顆心從來沒有改變。
蘇武回歸
公元前87年,終於讓蘇武等到了回國的機會,漢武帝去世後,漢昭帝繼位,漢朝和匈奴兩國的關係才得以緩和。
漢昭帝想起了蘇武等人,他便派遣人向匈奴索要蘇武使團等人,卻沒想到匈奴人竟謊稱蘇武一死,幸好當時的蘇武手下,偷偷的將真相告知了漢朝的使者。
不然,可能真的就讓匈奴人糊弄過去了,雙方多次交涉,匈奴人最終只好交出蘇武,公元前82年,蘇武終於得償所願,回到了漢朝。
那麼匈奴人為何不願交出蘇武呢?
原因就是,在匈奴北海邊生活了將近19年的蘇武,已經徹底了解匈奴,如果將蘇武放回漢朝,那麼對於匈奴將會是不可磨滅的打擊。
事實也確實如匈奴所料,回國後的蘇武使團,對於今後重創匈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回去後的蘇武,也一直擔憂着自己在匈奴的妻兒,畢竟當時和自己一起共患難,但是想要讓單于放人實屬不易。
這件事拖了好幾年,直到宣帝登基,單于最終還是不情不願的交出了二人。
將兩人接到漢朝,蘇武極盡全力的培養自己的兒子——蘇通國,甚至為其某了一個官事。
公元前60年,這個有着超強意志的老人,離開了人世,享年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