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要制裁阿塞拜疆,呼籲暫停進口其天然氣,歐盟要自廢武功?

2023年10月06日13:45:15 歷史 4313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當地時間10月5日,歐盟三大之一的歐洲議會提議對阿塞拜疆的政治和軍事領導層進行制裁,其理由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對亞美尼亞人進行了「種族清洗」。

歐盟原定於10月5日在西班牙舉行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的和平談判,但沒有邀請阿塞拜疆的盟友土耳其參加。

歐盟要制裁阿塞拜疆,呼籲暫停進口其天然氣,歐盟要自廢武功? - 天天要聞

於是,阿塞拜疆政府在10月4日表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缺席將導致談判在「反阿塞拜疆氣氛」中進行,於是宣布取消參加談判。

隨後,歐洲議會就搬出了對阿塞拜疆實行制裁的提議。這一提議以491票贊成、9票反對獲得通過。

該決議呼籲歐盟及其成員國「對阿塞拜疆政府中應對納卡侵犯人權行為負責的個人實施有針對性的制裁」,並要求調查「阿塞拜疆軍隊犯下的可能構成戰爭罪的虐待行為」。

該決議宣稱,納卡的亞美尼亞族人「被迫逃離家園和祖先的土地」,這意味着「目前的局勢相當於種族清洗」。

歐盟要制裁阿塞拜疆,呼籲暫停進口其天然氣,歐盟要自廢武功? - 天天要聞

那麼,歐洲議會對阿塞拜疆的指控有什麼根據嗎?歐盟這些政客的話可信嗎(您可能已經有答案了)?

阿塞拜疆多次指出,亞美尼亞明確承認之前分離的納卡地區為阿塞拜疆主權領土,而且納卡地區的「獨立」沒有得到包括亞美尼亞在內的任何國家的承認。

納卡地區曾經以亞美尼亞族人為主要人口。自9月20日納卡地區當地民兵在經過一天的戰鬥後向阿塞拜疆軍隊投降以來,已有超過10萬亞美尼亞族人逃離納卡地區,據稱相當於當地80%的人口。

阿塞拜疆將為期1天對納卡地區展開的軍事行動稱為對「非法武裝組織的反恐」行動,同時表示當地的亞美尼亞人可以自行決定去留。

歐盟要制裁阿塞拜疆,呼籲暫停進口其天然氣,歐盟要自廢武功? - 天天要聞

停火後,納卡地區當地領導人簽署「法令」,宣布將在年底取消「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的身份,解散自封的「共和國」政府。這似乎意味着,納卡地區的回歸。

同時,該法令文件還表示,納卡地區的居民,包括那些已經逃離納卡的人,應該「熟悉阿塞拜疆共和國提供的重返社會的條件」,並就是否返回納卡地區做出獨立決定。

與此同時,阿塞拜疆警方表示根據阿塞拜疆法律,已採取行動保護納卡地區亞美尼亞人的權利和安全。

據離開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透露,納卡的一些老年人決定留下來,而且如果他們認為在阿塞拜疆統治下的亞美尼亞人是安全的,他們很可能會返回納卡。

目前,大批逃離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主要是不確定未來在納卡地區的生活,有擔心也有害怕,但這算是阿塞拜疆逼着他們離開嗎?歐盟所謂的「種族清洗」就以此為據,可信嗎?

不管怎麼說,納卡地區的事務是阿塞拜疆的內政,而阿塞拜疆現在還不是歐盟的成員,但歐盟要插上一腿,以人權高於主權的慣用陽謀。

歐盟要制裁阿塞拜疆,呼籲暫停進口其天然氣,歐盟要自廢武功? - 天天要聞

阿塞拜疆與納卡地區能達成停火協議是在俄羅斯旋下實現的,這或許是歐盟干預的原因之一。不過,歐盟不可能只是為了鬥氣。

當地時間10月5日,歐洲議會議員要求歐盟暫停從阿塞拜疆進口所有石油和天然氣,以防止阿塞拜疆對「對亞美尼亞領土完整的軍事侵略」或「對亞美尼亞憲法秩序和民主制度的攻擊」。

歐洲議會的那項制裁決議還呼籲歐盟重新評估其與阿塞拜疆的能源夥伴關係。美國應該樂開花了。

從2021年12月31日起,阿塞拜疆通過跨亞得里亞海管道(TAP)開始向歐洲運輸天然氣。

在2022年,歐盟又與阿塞拜疆簽署了一項協議,到2027年將從阿塞拜疆進口的天然氣增加一倍,以填補歐盟與俄羅斯能源硬脫鉤的缺口。

歐盟要制裁阿塞拜疆,呼籲暫停進口其天然氣,歐盟要自廢武功? - 天天要聞

歐盟已經切斷了俄羅斯這根供應天然氣的中樞神經,如果它再切斷阿塞拜疆天然氣供應的神經,歐盟不就更殘了嗎?

當地時間9月25日,歐盟能源部門的負責人稱:歐盟對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的依賴將會持續下去,而且會持續數十年。

要知道,對歐盟來說,管道運輸的天然氣可比液化天然氣成本呢,俄羅斯的天然氣不用了,阿塞拜疆的天然氣也想斷了,這是要自廢武功么?

如果歐盟再這麼繼續折騰下去,以後歐盟的生死存亡,徹底就掌握在美國手中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着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着我國鐵路技術...